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4237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 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 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 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 吐吞酸。
[0032] 青黛:又名青蛤粉、靛青花,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寥科寥属植物寥蓝、豆科木 蓝属植物木蓝、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药性: 本品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味咸,性寒。成分:其主要成分有靛玉红, 靛蓝。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溃疡、抗菌、清热凉血、解毒的 功效,用于温毒斑疹,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状。
[0033] 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 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降血压,降血脂。现代研究表明,荷叶有降血脂作 用。
[0034] 芦荟:味苦性寒,清肝热、通便、杀虫;此外还用于头痛、大便秘结、小儿惊痫、疳疡 疖肿、烧烫伤、癣疮、痔、萎缩性鼻炎、瘰、肝炎、胆道结石、湿癣等。芦荟的叶片中含有超过 二百种化合物,当中包括有20种矿物质、18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养分, 包括多种黏多糖、脂肪酸、蒽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类又名安特拉归农综 合体,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主要存在于汁液里。
[0035]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 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36] 贯众,苦,凉。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 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 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0037]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入药部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 龙胆、的根和根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 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 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 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 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 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 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 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0038] 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除下焦湿肿。《用药心法》记载黄柏:"治疮痛不可忍者。"黄柏含有 大量生物碱类成分,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能够阻断神经节,对中枢神经有抑制的作用。
[0039]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翳羞明;目珠 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癭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滇南本 草》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 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夏枯草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抗菌作用。
[0040] 桑叶:性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 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 代茶止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铁和维生素(:、81、82、83、六、叶酸 以及铜、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血脂含量、降低 胆固醇,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桑叶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每克桑叶大约含叶酸105yg,它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可达到抗各种 贫血和促进生长的效果,并能治疗胃癌,肠胃道障碍,神经管畸形,营养不良和疮疹炎等疾 病,对人体健康有益。桑叶中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化合物和桑苷,黄酮化合物能有效降低人 体衰老速度延缓衰老,并有美容作用;桑苷则有清凉明目,平肝息风的作用。桑叶还具有祛 热醒脑作用。
[0041]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 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 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0042]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 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43]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收湿止痒,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 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0044] 鱼腥草:拉丁名houttuyniaeherba,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病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 要上等证。
[0045]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医林纂要》载其: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0046] 紫河车:甘、咸、温、补,安心养血、益气、补精、解毒等,主治虚损、羸瘦、咳血气喘、 劳热骨蒸、遗精等。
[0047]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肝,心,胃,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热病高热烦 渴;神昏;斑疹;吐血;紐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痒腮。
[0048]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 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0049] 知母属于清热、下火药,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尿、 清热泻火之效,用于温病、阴虚燥咳、肠燥便秘、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清泄肺胃之火、滋养肺 肾之阴等症状。
[0050] 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 疲饮眩晕,热淋湿痛;尚血脂。
[0051] 菊花:甘、苦,微寒。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 肿毒。
[0052] 白芨:收敛止血药性味与归经:苦、甘、湿,微寒。归肺、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收敛 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0053]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桑白皮:性味归经:寒;甘;归肺经。功能主治:泻 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0054]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祛湿除痹、健脾止泻、清热 排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痹拘挛、湿温初起以及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证。
[0055] 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0056] 荜拨,味辛,性温,归胃、脾、肾经,具有祛寒、活血、温阳、通痹、理气等功效,主要用 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腹痛、腹泻等疾病。
[0057] 小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较复杂,祖国医学称"胎潋 疮"、"奶癣"、"胎癣"等,多由禀受胎毒及外感风湿,蕴结肌肤所致。肌肤营卫不得通行,郁 而化热腐而成脓水,热毒蕴于肌肤,日久化燥,风燥相兼而使局部皮肤干燥且痒。《外科正 宗?奶癣》云:"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馎,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 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治宜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连、蒲 公英、龙胆草、黄柏、马齿苋、鱼腥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之功效,为君药;紫花地丁、连翘、贯 众、夏枯草、升麻、虎杖、大青叶、菊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肿散结,为臣药;葛根、青黛、荷 叶、桑叶、白术等药为佐使,解毒燥湿,清热泻火,升阳解肌,透疹止泻,凉血止血,加强本方 中君药和臣药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防腐抑菌的功效。
[0058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