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1043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特别涉及以中药治疗的组合药物,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愛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Aipositan-Ba,er ershi bindu ganran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1n, EBV infect1n ) 一种疱疫病毒-1iB 病毒引起的感染。EB病毒即愛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简称,是1963年Μ.A.爱泼斯坦和Y.M.巴尔对非洲儿童罹患的伯基特氏淋巴瘤的细胞进行体外组织培养时发现的,由此得名。此病毒是一种亲淋巴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γ组、能感染人及灵长类动物的B淋巴细胞。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以下简称为EB病毒感染(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3]EB病毒感染很普遍,在社会经济情况较差的地区,人群感染EB病毒的年龄较早,EB病毒抗体阳性率高,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在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地区,EB病毒感染发生在青春期以后,且多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4]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EB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各异。EB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检测EB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因EB病毒有致癌潜能,其减毒疫苗或死疫苗都有一定危险性。膜抗原疫苗正在研究中。(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5]原发性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在第三世界国家中,3岁以内的儿童约有90?100%曾受EBV感染。感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血清中有特异性抗EBV抗体。感染后EBV可在人体B淋巴细胞及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形成持久的潜伏感染,并不断通过唾液排出体夕卜,感染健康人。(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6]EB病毒感染所表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抗EBV抗体阴性的青少年及成人。主要表现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脾大。末梢血淋巴细胞增高,可达50?60%以上,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10%以上。血嗜异性凝集试验及抗EBV抗体阳性,在有免疫缺陷的病人中,可表现慢性、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预后好,主要对症治疗。(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7]伯基特氏淋巴瘤发生在赤道非洲和新几内亚儿童中的一种恶性淋巴瘤。取伯基特氏淋巴瘤细胞进行培养,可发现瘤细胞中有EBV基因及EBV特异性抗原。伯基特氏淋巴瘤病人的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EBV衣壳抗原(VCA)抗体(抗体滴度多1:160,阳性率可达80%以上),而正常人高滴度VCA抗体阳性率仅5?15%。有人用EB病毒实验感染某些猴类,造成与伯基特氏淋巴瘤相似的恶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因此,目前认为非洲儿童在婴幼儿时期有重度和持续的EBV感染,在EB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又出现疟疾感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瘤基因被激活,导致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形成伯基特氏淋巴瘤。(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8]鼻咽癌EBV感染可能是(尤其是未分化型鼻咽癌)的病因之一。研究证明,将鼻咽癌活体细胞进行培养,可在癌细胞中发现EBV基因及EBV特异性抗原。同时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发现多种EBV抗体。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和唾液中,EBV特异性IgA抗体的滴度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他肿瘤病人。检测EBVIgA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病人普查、诊断、判定疗效和预后的敏感及可靠指标。(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09]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病人的EBV感染,此类病人由于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体内长期潜伏感染的EBV被激活,引起病毒血症和多个脏器的严重感染,如肝炎、脑炎、肺炎等。严重感染或全身泛发性感染均可引起死亡。(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
[0010]EB病毒感染目前没有专门的治疗药物,预防疫苗也在研究中,治疗主要针对出现的表面症状对应治疗,但不能根本上消灭病根,易于复反甚至引发癌症。

【发明内容】

[0011]中医中药能解决治疗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的治疗缺陷,以中医学观点分析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属于阴血不足,风淫湿遏,温热结毒,气血阻痹而发此病,治疗应以滋阴补肾、凉血活血、清热拔毒、祛风化痰之中药结合治疗。
[0012]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川芎10份、金银花20份、生地15份、连翘15份、桑叶15份、野芋15份、桅子15份、牛膝15份、板兰根15份、蜈蚣10份、鳖甲15份、甘草7份。
[0013]下面分析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中各中药的药性功效。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抗病毒、消散痈肿之力强,是治疗热毒疮痈的重要药材,适用于治疗各种热毒壅盛引起的外疡内痈、喉痹、丹毒等。可外敷亦可煎服。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连翘的功效与作用:属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抑杀作用。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桑叶有很好的抑菌抗病毒功效,还可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野芋祛风驱邪之功效特强,野芋有毒,不能多用、不能食用茎渣,野芋主治乳痈,肿毒,麻风,疥癣,跌打损伤,蜂螫伤。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栀子泡水能清热泻火,除烦,解毒,消肿止痛。牛膝,归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牛膝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板蓝根,又称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抗病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蜈蚣功用主治: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鳖甲,咸、寒,功效:滋肾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骨蒸劳热、疟母、胁下坚硬、腰痛,经闭症瘕等症。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药性。
[0014]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通过以中医学观点分析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属于阴血不足,风淫湿遏,温热结毒,气血阻痹而发此病,以滋阴补肾、凉血活血、清热拔毒、祛风化痰之中药结合治疗,开创了以中医中药治疗爱泼斯坦一巴尔氏二病毒感染的正确理论方案,并且收到明显、稳定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川;10份、金银花20份、生地15份、连翘15份、桑叶15份、野芋15份、桅子15份、牛膝15份、板兰根15份、蜈蚣10份、鳖甲15份、甘草7份。根据以上药物配比比例,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适合于一个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患者服用的一个剂量药物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组合而成:川芎10克、金银花20克、生地15克、连翘15克、桑叶15克、野芋15克、桅子15克、牛膝15克、板兰根15克、蜈蚣10克、鳖甲15克、甘草7克。使用方法:煎汤内服药液,弃药渣,日服一剂量,连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可依病情减缓而稍减药量继续服用,直至各症状消失。
【主权项】
1.爱泼斯坦一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其特征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川;10份、金银花20份、生地15份、连翘15份、桑叶15份、野芋15份、桅子15份、牛膝15份、板兰根15份、蜈蚣10份、鳖甲15份、甘草7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感染及其治疗药物,医学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爱泼斯坦-巴尔氏二病毒感染治疗的艰难与缺陷,通过分析爱泼斯坦-巴尔氏二病毒感染属于阴血不足,风淫湿遏,温热结毒,气血阻痹而发此病,以滋阴补肾、凉血活血、清热拔毒、祛风化痰之中药结合治疗:川芎10份、金银花20份、生地15份、连翘15份、桑叶15份、野芋15份、桅子15份、牛膝15份、板兰根15份、蜈蚣10份、鳖甲15份、甘草7份,开创了以中医中药治疗爱泼斯坦-巴尔氏二病毒感染的正确理论方案,并且收到明显、稳定之疗效。
【IPC分类】A61K36/888, A61K35/648, A61K35/586, A61P31/22
【公开号】CN105213664
【申请号】CN201510637927
【发明人】吕小萍, 李先强
【申请人】吕小萍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