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型盗汗患者服用的制剂及制法_2

文档序号:9461270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 百合、挂金灯和乌梅肉混合,文火加热,边炒边喷淋0. 2-0. 4倍量的黄酒(优选边炒 边喷淋〇. 3倍量的黄酒),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取出,放凉,研末,备用; (2) 将除步骤(1)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干燥器中充分干燥,转粉碎机中一同粉碎成细 粉,备用; (3) 将步骤(1)和(2)所得原料药粉混合,过120-150目筛(优选过135目筛),得混合 细粉,备用; (4) 向上述混合细粉中加入含量为0. 7%的硬脂酸镁和含量为1. 3%的可压性淀粉,搅拌 均匀,置于压片机中压成片剂,即得。
[0016]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百合: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鳞茎的鳞叶。 化学成份:百合鳞茎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药理作用:百合煎 剂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小白鼠肺灌流使流量增加,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 蟾蜍哮喘。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入心、肺经。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 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 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 惚,常配地黄。
[0017] 合掌消:基原:为萝蘑科植物合掌消的根或全草。化学成份:黄绿花合掌消根中含 甾体甙成分。分离到白前甙元B和白前甙元-C-单-D-黄花夹竹桃糖甙。性味:味苦;辛; 性平。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偏头痛;腰 痛;月经不调;乳痈;痈肿疔毒。
[0018] 地骨皮:基原: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化学成份: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类物 质、甜菜碱。也有报道,甜菜碱只含于枸杞的叶和果实,不存在于根皮。根中尚含抑制硫胺 素活性的物质,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半胱氨酸及维生素C解除。地骨皮中尚分离得谷甾 醇、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等。性状:干燥根皮为短小的筒状或槽状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 3~10厘米,宽0。6~1。5厘米,厚约3毫米。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 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药理作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②降 血糖作用,③解热作用。性味:甘,寒。归经:入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虚 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0019] 穿心草:基原:为龙胆科植物穿心草的全草。性味:①《广西中草药》:"味微甘微 苦,性平,无毒。"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 痛。治肺热咳嗽,肝炎,钩端螺旋体病,黄疸,胸痛,胃痛,跌打内瘀,毒蛇咬伤。
[0020] 麦斛:基原:为兰科植物麦斛的全草。性味:甘;辛;凉;无毒。归经:肺;胃经。功 能主治:清热滋阴;润肺止咳。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咽喉疼痛;热病烦渴;风湿痹痛;月 经不调;跌打损伤。
[0021] 挂金灯:基原: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化学成份:含类胡 萝卜素成分酸浆果红素。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果实鲜汁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2.抗肿瘤作用:酸浆果实水提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有抑 制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枸橼酸。性味:味酸;甘;性寒。归经:归肺;肾经。功能主治:清 肺利用咽;化痢利水。主肺热痰咳;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小便淋涩;天疱湿疮。
[0022] 九头狮子草:基原:为爵床科九头狮子草属植物九头狮子草的全草。成分:地上部 分含植物淄醇类:羽扇豆醇,豆留醇,谷留醇糖苷,谷留醇葡萄糖苷。药理:抗菌作 用九头狮子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较强的 抑制作用。药性:辛,凉。功用主治:祛风清热,凉肝定惊,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 喘,肝热目赤,小儿惊风,咽喉肿痛,肿毒,痔疮,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0023] 乌梅: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味:酸,温。归经:入肝、脾、肺、 大肠经。功能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 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0024] 豇豆根:基原: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性味:甘;平。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消积;解毒。主脾胃虚弱;食积;白带;淋浊;痔血;疔疮。
[0025] 短柄菝葜: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托柄菝葜的根茎。性味:辛;苦;凉。功能主治:祛 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风湿热痹;足膝肿痛;血淋;崩漏。
[0026] 柴胡: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味:苦、凉。归经:归 肝、胆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 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0027] 面根藤: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化学成份:根茎含 防已内酯,掌叶防已碱。叶含山柰酚-3-半乳苷。性味:甘微苦;平。归经:肝;肾经。功能 主治:健脾;利湿;调经。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府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 [0028] 三消草:基原: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多种三萜皂戒,有 车轴草皂甙I、II、111、IV、V的甲酯,0-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大豆皂醇B甲酯,大豆皂甙I 甲酯,大豆皂甙II甲酯及赤豆皂甙II甲酯等。全草、根、种子均含异黄酮,已知的有刺芒柄花 素7-(C〃C-对羟基苯甲酸)-〇-P-D-葡萄糖甙。叶含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葡萄糖,果 糖,D-肌酸甲醚,a,甲基葡萄糖甙,亚麻苦甙,氰甙,甘油酸。性味:味微甘;性平。归 经:心;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宁心。主癫病;痔疮出血;硬结肿快。
[0029] 独叶一枝花:基原: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草。性味:甘;微苦;平。归经:肺 经。功能主治: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 外伤出血。
[0030] 本发明提供的肾阴虚型盗汗患者服用的制剂组方科学,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简 单,所得产品适合各年龄阶段患者服用。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7、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 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么本组方在清热燥湿,固表止汗的同时,加强了补中益气,调和营卫之功。所选材料皆 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 又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2] 实施例1肾阴虚型盗汗患者服用的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50g/份):百合8份;合掌消9份;地骨皮6份;穿心草10份;麦斛8份;挂金灯6份;九头 狮子草8份;乌梅5份;5工豆根9份;短柄菝葜7份;柴胡9份;面根藤6份;三消草8份; 独叶一枝花9份。
[0033]肾阴虚型盗汗患者服用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百合加入0. 06倍量的蜂蜜,拌匀,小火加热炒至金黄色,不粘手为度,捣碎成糊状, 备用;乌梅去核、取肉,加0.05倍量的米醋,研磨成泥状,备用; (2) 取穿心草、麦斛、挂金灯、九头狮子草、三消草和独叶一枝花置于药锅内,加5倍量 的清水,常温下浸泡2小时,然后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3分钟,第二次煎煮14分钟, 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1. 18-1. 20的稠膏,备用; (3) 豇豆根、柴胡、合掌消、地骨皮、短柄菝葜和面根藤混合,置于密闭容器内,加黄酒和 蜂蜜拌匀(原料药与黄酒和蜂蜜的质量比为6:1:0. 5),焖12分钟,然后置于瓦片上武火焙 干,取出,研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和(3)处理后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2)所得稠膏中,混合均匀,加入辅 料(辅料为含量为1. 5%的糊精细粉和含量为0. 8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工成梧桐子大小 的丸剂,即得。
[0034]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6-10丸,温水送服,10天一个疗 程。
[0035] 典型病例:于XX,男,16岁,学生。自述:近三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症状,伴有 心烦、乏力症状。白天上课精神倦怠,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曾在校医院治疗,给予药物治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