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33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略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主含胶原蛋白,系多肽类物质,经水解后产生分子量不等的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尚含纤维粘连蛋白及糖胺多糖。实验表明,本品具有促进造血、增强免疫、抗福射和抗休克功能。
[0036]苏叶: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属理气药。用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暖气呕吐、胎动不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紫苏醛、1-柠檬烯、α-蒎烯及β -蒎烯、β - 丁香烯、α -香柑油烯及芳樟醇等。还含紫苏酮、异白苏烯酮、白苏烯酮、紫苏烯、精氨酸、枯酸、紫苏苷及亚麻酸等。药理实验表明,具孕激素样作用,与孕酮一样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
[0037]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发表镇痛、降气化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用治外感表证、头痛昏眩、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含白花前胡丙素、白花前胡丁素、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等香豆素类及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佛手内酯、阿魏酸等。动物试验表明,水煎液有镇痛、镇静、解热和抗炎作用。
[0038]川楝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小肠经、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驱虫。属理气药药。用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蔽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l),21-0-乙酰川楝子三醇(21-0-acetyltoosendantr1l),21-0-甲基川楝子五醇(21-0-methyltoosendan-pentaol)。
[0039]蝉衣:味甘;咸;性寒。肺经;肝经。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0040]毛冬青: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也可治疗肺热喘咳,外感风热,预防流脑。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也可治疗喉头水肿,咽喉炎症,暑季外感热症,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外用治烧、烫伤,冻疮。也可用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丹毒,烫伤,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以及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
[0041]天麻:平肝息风止痉。天麻常用以治疗中风偏瘫、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体麻木、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炎、用脑过度、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四肢拘挛、降血脂、降血压、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病症。具有助阳气、壮身延年、长阴肥健、补五劳七伤、通脉开窍等作用。天麻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增加心血输出量,具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血液循环,增加抗损作用。天麻对中央动脉血管有顺应性的改善作用,使得主动脉、大动脉等血管弹性增强,从而增强了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
[0042]星秀草:性寒,味苦、辛。归脾经、胆经、肾经。清热利尿、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具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较强抑制作用,对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43]焦三仙: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味甘、辛,药性温。入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0044]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肾经、肝经、肺经、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用治热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浊、水肿、湿盛所致的水泻、目赤障翳、风热目暗涩痛等。含桃叶珊瑚苷、具降糖作用的车前子粘多糖A等。具有利尿、祛痰、止咳、平喘、利尿排石、降低眼压等作用。
[0045]细辛:性温,味辛。归心经、肺经、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祛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用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含挥发油,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优香芹酮、黄樟醚、蒎烯、α-蒎烯、龙脑、异茴香醚、细辛酯素等。此外,尚含一种消旋.去钾乌药碱。微量元素有钾、钠、镁、妈、铁、猛、铜、锌等。有局部麻醉作用,对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挥发油能使麻醉动物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并具消炎和抗惊厥作用。还有镇痛、镇静、抑制发热、解热和兴奋呼吸作用。
[0046]松节: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肾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用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油松、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挥发油含α-和β-蒎烯)约90%以上。另含少量的樟烯、二戊烯等,还含油脂。油松的松节还含熊果酸,异海松酸。
[0047]本发明以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血液循环,增加抗损作用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协同,主要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解毒消肿,通窍止痛,消炎解热,对风湿性心脏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0048]临床观察:
[0049](1)临床资料
[0050]本发明人于2001年至今,对29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41?68岁。
[0051](2)治疗方法
[0052]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0?30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30?60天即可痊愈。
[0053](3)疗效判定标准
[0054]治愈:症状消失。
[0055]显效:症状明显减轻。
[0056]有效:症状减轻,但容易因情绪、饮食等诱因而复发或加重。
[0057]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58](4)临床结果
[0059]临床治愈236 例(79.73% ),显效 37 例(12.50% ),有效 19 例(6.42% ),无效 4例(1.35% ),总有效率为98.65%。
[0060]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实施例1:
[0062]取灸甘草9克,桂枝6克,炒枣仁8克,茯神9克,远志6克,芡实7克,白术7克,党参7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黄芪6克,当归8克,米仁6克,山药8克,丹参7克,桃仁8克,熟地7克,枳壳6克,木防己8克,葶苈子6克,红参7克,坤草7克,茅根6克,阿胶6克,苏叶8克,前胡5克,川楝子6克,蝉衣6克,毛冬青7克,天麻8克,星秀草7克,焦三仙6克,车前子6克,细辛8克,松节6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6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0064]实施例2:
[0065]取灸甘草18克,桂枝12克,炒枣仁16克,茯神15克,远志15克,芡实15克,白术16克,党参19克,麦冬17克,五味子15克,黄芪18克,当归16克,米仁16克,山药16克,丹参15克,桃仁16克,熟地15克,枳壳15克,木防己15克,葶苈子15克,红参16克,坤草16克,茅根15克,阿胶15克,苏叶16克,前胡16克,川楝子16克,蝉衣15克,毛冬青15克,天麻16克,星秀草15克,焦三仙15克,车前子16克,细辛16克,松节15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66]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0067]实施例3:
[0068]取灸甘草12克,桂枝10克,炒枣仁12克,茯神12克,远志13克,芡实12克,白术13克,党参12克,麦冬13克,五味子12克,黄芪13克,当归12克,米仁12克,山药13克,丹参12克,桃仁12克,熟地11克,枳壳12克,木防己12克,葶苈子12克,红参12克,坤草13克,茅根12克,阿胶12克,苏叶13克,前胡13克,川楝子12克,蝉衣12克,毛冬青12克,天麻12克,星秀草12克,焦三仙13克,车前子13克,细辛12克,松节13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69]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灸甘草9-18克,桂枝6-12克,炒枣仁8-16克,茯神9_15克,远志6_15克,芡实7_15克,白术7_16克,党参7-19克,麦冬6-17克,五味子6-15克,黄芪6_18克,当归8_16克,米仁6_16克,山药8-16克,丹参7-15克,桃仁8-16克,熟地7_15克,枳壳6_15克,木防己8_15克,葶苈子6-15克,红参7-16克,坤草7-16克,茅根6_15克,阿胶6_15克,苏叶8_16克,前胡5_16克,川楝子6-16克,蝉衣6-15克,毛冬青7-15克,天麻8_16克,星秀草7_15克,焦三仙6_15克,车前子6-16克,细辛8-16克,松节6-15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灸甘草9克,桂枝6克,炒枣仁8克,茯神9克,远志6克,芡实7克,白术7克,党参7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黄芪6克,当归8克,米仁6克,山药8克,丹参7克,桃仁8克,熟地7克,枳壳6克,木防己8克,葶苈子6克,红参7克,坤草7克,茅根6克,阿胶6克,苏叶8克,前胡5克,川楝子6克,蝉衣6克,毛冬青7克,天麻8克,星秀草7克,焦三仙6克,车前子6克,细辛8克,松节6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该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以灸甘草,桂枝,炒枣仁,茯神,远志,芡实,白术,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米仁,山药,丹参,桃仁,熟地,枳壳,木防己,葶苈子,红参,坤草,茅根,阿胶,苏叶,前胡,川楝子,蝉衣,毛冬青,天麻,星秀草,焦三仙,车前子,细辛和松节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IPC分类】A61P29/00, A61K35/36, A61K35/64, A61P9/00, A61K36/8998
【公开号】CN105288360
【申请号】CN201510887193
【发明人】刘典晓, 张文霞, 侯芳
【申请人】刘典晓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