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053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或听觉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致使听力有不同程度的 减退,临床上习惯统称之为聋。耳聋是一种症状或体征,可以发生在很多疾病,耳聋的病因 及病理十分复杂,遗传因素、听觉器官的老化性退行性变、传染病、全身系统性疾病、药物中 毒、创伤、自身免疫疾病等均可致耳聋。通常多按病变部位分为传音性聋、感音神经性聋 (包括耳蜗性聋和蜗后性聋)和混合性聋。传音性聋系传音变压装置发生障碍,影响声波传 导所致;感音性神经性聋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对声音的感受与 神经冲动传导等发生障碍。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最大的难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清。
[0003] 可因寒热痰火内扰、气血亏虚、药物中毒等所致。耳部疾病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皆 可导致耳聋。
[0004]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接骨仙桃【别名】接骨仙桃草、八卦仙桃、蟠桃草、夺命丹、活血丹、英桃草、蚁公草、本 地老鸦草、蚊母草、小头草、无风自动草、活血接骨丹、接骨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仙境 草的带根全草(连虫癭用)。春、夏之间,趁果实内寄生虫尚未逸出之前采收,将全草晒干或 蒸过后晒干,使果实内寄生虫死亡,干燥保存。【性味】味辛,性凉,无毒。【归经】入肺经。【功 能主治】活血,止血,清肺热,和肝胃。治跌打损伤,咳嗽痰中带血,吐血,鼻衄,咽喉肿痛,肝 胃气痛,疝痛,痛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摘录】《中华本草》。
[0005] 昏鸡头【别名】鸡脑冗I、鸡公头、鸡头赛、鸡老盖、铁狼鸡、小贯众、鸡头风尾、乌鸡 儿、鸦头鸡、小军鸡头、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小鸡娃采。【来源】为鱗毛厥科 植物山地贯众的根茎。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多。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晒 干或鲜用。【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血息风,散痰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 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仙鹤草【别名】鹤草芽、龙牙草、施州龙牙草、瓜香草、黄龙尾、铁胡蜂、金顶龙芽、老鹳 嘴、子母草、毛脚茵、黄龙牙、草龙牙、地椒、黄花草、蛇疙瘩、龙头草、寸八节、过路黄。【来 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 燥。【性味】苦、湿,平。【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疱,止痢,解毒。用于 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2g。【注意】非出血不止者不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6] 茜草【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 见愁。【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 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 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7] 马比木【别名】公黄珠子、追风伞。【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马比木 的根皮。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性味】温;辛。【归 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散寒。主风寒湿痹;浮肿;疝气。【用法用量】内 月艮: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0008] 瓦松【别名】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 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酸塔、塔松、兔子拐杖、干吊鳖、石塔花、狼爪子、酸溜溜、瓦宝塔、 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钝叶 瓦松及黄花瓦松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用开水泡后晒干或鲜用。【性味】酸;苦; 凉;【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湿剑疮。主吐血;鼻衄;便血;血 痢;热淋;月经不调;疔疮痈肿;痔疮;湿疹;烫伤;肺炎;肝炎;宫颈糜烂;乳糜尿。【用法用 量】内服:煎汤,5~15g。【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9] 望江青【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 蚕、白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的根或全草。采收和储藏:春季至 初冬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凉血活血。主咽喉肿痛;肺痈;百日咳;痢疾;乳痈;带状疱疹;目生翳障;咯血;跌打肿 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 安全有效治愈耳聋的目的。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接 骨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15 份。
[0012]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 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对照组男26例,女12 例,年龄20~59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3]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耳聋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一、传音性聋 (1)有外耳或中耳病史及症状。
[0014] (2)音叉检查:RT (_),ST延长,WT偏向病侧。
[0015] (3)电测听检查:多为低频听阈高,骨导正常,气、骨导听阈曲线差距大。
[0016] 二、感音性聋 (1)可有传染病、药物中毒、噪声等病史。
[0017] (2)多伴有高调耳鸣。
[0018] (3)音叉检查:RT (+),ST缩短,WT偏向健侧。
[0019] (4)电测听检查:听阈多为高频听阈高,骨导听阈提高,气、骨导听阈曲线差距小 或重合。
[0020] 三、混合性聋 (1)有上述两型聋的疾病史及症状。
[0021] (2)鼓膜及咽鼓管检查可有病变体征。
[0022] (3)音叉检查:RT (士),ST不定,WT不定。
[0023] (4)电测听检查:听阈低频,高频相差较少,骨导听阈一般提高,气、骨导听阈曲线 差距较小。
[0024]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一个月。
[0025] 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150mg/d,酚妥拉明,25 - IOOmg/次,3-6次/d ;疗程一个月。
[0026]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治愈:病因消除。听力恢复正常。
[0027] 有效:听力提尚20dB以上。
[0028] 无效:症状无改善。
[0029] 3. 2治疗结果见表1。
[0030]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耳聋,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2] 实施例1 称取:接骨仙桃25克、昏鸡头9克、仙鹤草12克、茜草12克、马比木12克、瓦松10克、 望江青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 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33] 用于治疗耳聋。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34] 实施例2 称取:接骨仙桃25克、昏鸡头9克、仙鹤草12克、茜草12克、马比木12克、瓦松10克、 望江青15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 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35] 用于治疗耳聋。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36] 实施例3 称取:接骨仙桃25克、昏鸡头9克、仙鹤草12克、茜草12克、马比木12克、瓦松10 克、望江青15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 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37] 用于治疗耳聋。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 接骨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 15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接骨 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15份; 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 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接骨 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15份; 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 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接骨 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15份; 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 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聋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接骨仙桃25份、昏鸡头9份、仙鹤草12份、茜草12份、马比木12份、瓦松10份、望江青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耳聋。
【IPC分类】A61P27/16, A61K36/80
【公开号】CN105326986
【申请号】CN201510858664
【发明人】陈焕斌
【申请人】陈焕斌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