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053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腰麻后头痛常发生在麻醉作用消失后24小时,2?3天内最剧烈,少数可持续7?14天,坐立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可减轻。现代医学认为,脑脊液泄漏,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或麻药及其他异物刺激脑膜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原因,可去枕平卧,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吸氧或往椎管内注入一定量生理盐水,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但止痛时间短,容易反复,只治标不治本。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治疗腰麻后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野草香,四楞通,花拐藤根,刺蒺藜,大头陈,雪里开,夏枯草,蕨麻,蚱蝉,水牛角,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野草香30 - 40份,四楞通20 — 30份,花拐藤根20 - 30份,刺蒺藜15 - 25份,大头陈15 — 25份,雪里开15 — 25份,夏枯草15 —25份,蕨麻10 - 20份,蚱蝉6 — 10份,水牛角2-4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野草香35份,四楞通25份,花拐藤根25份,刺蒺藜20份,大头陈20份,雪里开20份,夏枯草20份,蕨麻15份,蚱蝉8份,水牛角3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7]野草香:辛、凉。清热解表,解毒截疟。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鼻渊头痛,风湿关节痛,泻痢腹痛,疟疾,疔疮肿毒,汗斑,神经性皮炎等。
[0008]四楞通:涩、甘、微寒。祛风通络,平肝熄风。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高血压,偏头痛,小儿惊风,脱肛等症。
[0009]花拐藤根:苦、辛、微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妇女闭经等症。
[0010]刺蔡藜:苦、辛、平。归肝、肺、肾、心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临床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等症。大头陈:辛、苦、平。疏风解表,化湿消滞。用于皮炎,感冒头疼,发热,腹痛泄泻,消化不良等症。
[0011]雪里开:辛、苦、凉。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祛痰镇咳,行气活血,止痛。主治小儿高热惊风,咳嗽,咽喉肿痛,头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腮腺炎,蛇伤等。
[0012]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临床用于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癭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症。
[0013]蕨麻:甘、苦、寒。归脾、胃经。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用于脾虚泄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风湿痹痛等症。
[0014]蚱蝉:咸、甘、寒。归肝、肺经。清热,熄风,镇惊。临床用于小儿发热,惊风抽搐,癫痫,夜啼,偏头痛等症。
[0015]水牛角:苦、咸、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热病头痛,商热神昏,发斑发疹,瘀热发黄,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0016]腰麻后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治疗腰麻及手术会伤及督脉,损及脏腑,致使脏腑经脉气血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上泛,而出现头痛。本发明野草香清热、解表、解毒、止痛,为君药,四楞通祛风通络、止痛,花拐藤根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为臣药,刺蒺藜平肝、祛风,大头陈疏风解表,雪里开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止痛,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蕨麻补气血、健脾胃,蚱蝉清热、镇惊、止痛,水牛角清热、解毒,共同达到治疗腰麻后头痛的目的。
[0017]本发明中药使用于2010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腰麻后头痛42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18]1、一般资料
[0019]4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38岁,最大56岁,阑尾切除术30例,腹腔脓肿清除术3例,疝气修补术7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
[0020]2、诊断标准
[0021 ]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2]头痛发生于穿刺后I?2天,头痛部位以巅顶及枕部疼痛为多,少数痛部在前额。平卧时痛轻,坐起时加重,直立或行走时更剧,常伴有恶心欲吐,食欲不振,苔白微腻或微黄等症。
[0023]3、治疗方法
[0024]3.1处方:野草香35g,四楞通25g,花拐藤根25g,刺蒺藜20g,大头陈20g,雪里开20g,夏枯草20g,蕨麻15g,蚱蝴8g,水牛角3g。
[0025]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0026]3.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日2次,4天为I疗程。
[0027]4、治疗结果:
[0028]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9]显效:即起床活动无不适者;
[0030]有效:即卧床无不适,但起床后有头痛,尚能忍受;
[0031]无效:即卧床或起床均有剧烈头痛,不能忍受者。
[0032]4.2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5例(59.5% ),有效12例(28.6% ),无效5例(11.9% ),总有效率为88.1%。
[0033]5、典型病例
[0034]5.1周某,男,45岁,患者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6小时开始头晕头痛,其痛如裂,恶心呕吐,二便如常,舌质红润,苔腻而色黄白相兼,脉弦。曾以西药对症治疗近十天,症状尚未缓解。服用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治疗I个疗程后,诸症均已消失,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35]5.2付某,女,35岁。患者腰麻行疝气修补术,术后3小时开始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坐起时加重,直立或行走时更剧,舌质红润,苔黄腻,脉弦。服用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治疗I个疗程后,诸症均已消失,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7]实施例1,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野草香30g,四楞通20g,花拐藤根20g,刺蔡藜15g,大头陈15g,雪里开15g,夏枯草15g,蕨麻10g,蚱虫单6g,水牛角2g。
[0038]实施例2,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野草香35g,四楞通25g,花拐藤根25g,刺蔡藜20g,大头陈20g,雪里开20g,夏枯草20g,蕨麻15g,蚱蝴8g,水牛角3g。
[0039]实施例3,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野草香40g,四楞通30g,花拐藤根30g,刺蔡藜25g,大头陈25g,雪里开25g,夏枯草25g,蕨麻20g,蚱蝴1g,水牛角4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腰部麻醉后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野草香30 - 40份,四楞通20 - 30份,花拐藤根20 — 30份,刺蒺藜15 — 25份,大头陈15 - 25份,雪里开15 - 25份,夏枯草15 — 25份,蕨麻10 — 20份,蚱蝉6 — 10份,水牛角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野草香35份,四楞通25份,花拐藤根25份,刺蒺藜20份,大头陈20份,雪里开20份,夏枯草20份,蕨麻15份,蚱蝉8份,水牛角3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中药,该中药是由野草香,四楞通,花拐藤根,刺蒺藜,大头陈,雪里开,夏枯草,蕨麻,蚱蝉,水牛角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腰麻后头痛。
【IPC分类】A61K36/80, A61P25/00, A61K35/64, A61K35/32
【公开号】CN105326987
【申请号】CN201510939298
【发明人】于德胜, 李娜, 李静
【申请人】于德胜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