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616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温仪。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降温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降温仪产品多数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为制冷部件,应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产生冷源,进行制冷,并通过导冷金属板对产生的冷源进行传导。
[0003]发明人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发现,现有的降温仪中,导冷金属板在对产生的冷源进行传导的过程中,由于导冷金属板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接触面有限,导致导冷金属板对冷源的传导不均匀,对冷源的传导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温仪,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源进行均匀转换,从而解决了现有传导不均匀,传导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降温仪,包括:
[0007]前盖;
[0008]导冷金属板;
[0009]所述前盖和所述导冷金属板之间,自所述前盖至所述导冷金属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中框壳体、散热风扇、散热片和半导体制冷片;
[0010]所述导冷金属板包括传导转换部件和导冷板;
[0011]所述传导转换部件设置有接触部、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
[0012]所述传导转换部件的接触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
[0013]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分别与所述导冷板相接触,其各自的接触点关于所述导冷板的对称轴对称。
[0014]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接触点位于所述导冷板的第一端与其对称轴之间的中心区域内。
[0015]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传导转换部件为搭桥结构;所述导冷板为弧形板;
[0016]所述传导转换部件的桥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接触连接;
[0017]所述传导转换部件的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的外侧相接触;其各自的接触点关于所述弧形板的对称轴对称;所述传导转换部件与所述弧形板之间形成中空腔;
[0018]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弧形板的接触点,位于所述弧形板的第一端与其对称轴之间的中心区域内。
[0019]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散热片面向散热风扇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
[0020]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分别由散热铜板组成;
[0021]所述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之间内嵌有所述散热风扇。
[0022]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还包括:
[0023]USB 接口线;
[0024]所述USB接口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连接。
[0025]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前盖与所述中框壳体卡接。
[0026]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冷金属板上。
[0027]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为无边框风扇。
[0028]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USB接口线的连接电源为电源适配器。
[0029]上述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USB的接口线的连接电源为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为5V-1A的移动电源。
[0030]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包括:前盖;导冷金属板;所述前盖和所述导冷金属板之间,自所述前盖至所述导冷金属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中框壳体、散热风扇、散热片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导冷金属板包括传导转换部件和导冷板;所述传导转换部件设置有接触部、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传导转换部件的接触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分别与所述导冷板相接触,其各自的接触点关于所述导冷板的对称轴对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传导转换部件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源,通过其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传导至导冷板,使冷源的传导更加均匀的到达导冷板,从而提升了冷源的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温仪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导冷金属板的俯视图;
[003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散热片的俯视图;
[003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外接电源示意图;
[003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外接电源的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温仪,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0041]前盖101、中框壳体102、散热风扇103、散热片104、半导体制冷片105和导冷金属板 106 ;
[0042]所述前盖101和所述导冷金属板106之间,自所述前盖101至所述导冷金属板106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中框壳体102、散热风扇103、散热片104和半导体制冷片105。
[0043]所述导冷金属板106包括传导转换部件201和导冷板202 ;
[0044]所述传导转换部件设置有接触部、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
[0045]所述传导转换部件的接触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
[0046]所述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分别与所述导冷板相接触,其各自的接触点关于所述导冷板的对称轴对称。
[004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主要针对现有降温仪,导冷金属板在对产生的冷源进行传导的过程中,对冷源的传导效率低的这一具体问题提出。本申请的降温仪,导冷金属板106由传导转换部件201和导冷板202组成,所述传导转换部件202设置有接触部、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接触部与半导体制冷片105相适配接触,然后通过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将半导体制冷片105产生的冷源均匀传输到导冷板202,从而使导冷板202得到的冷源更加均匀,可以直接与人体进行接触,起到降温的作用。
[0048]本申请提供的降温仪,相比现有的降温仪单一接触面传导冷源,将冷源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传导,传导更加均匀。
[004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中,所述导冷板202为轴对称结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导转换部件201中的第一接触端与所述导冷板202的接触点为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导冷板202的接触点为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关于所述导冷板202的对称轴对称。
[0050]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导冷板202的第一端与其对称轴之间的中心区域,相对应的第二接触点也位于第二端与其对称轴之间的中心区域内。这样可以保证,传导转换部件201传输的冷源,可以相对称的传输到导冷板202的两个中心区域中,从而使冷源扩散时,在所述导冷板202上是均匀扩散,从而达到均匀传输冷源的作用,提升了传输效率,同时避免了局部温度过低情况的出现。
[005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优选介绍了所述传导转换部件201包括两个接触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还可以扩展至所述传导转换部件201包括多个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的个数为偶数个,所述多个接触端对称分布在所述导冷板202对称轴的两侧,且每一侧的各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等同,这样保证了半导体制冷片105产生的冷源,可以均匀的传输到导冷板202上,通过设置多个接触端,使冷源分布更加均匀,传输效率更高。
[005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优选的,所述传导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