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580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经行眩晕病是指以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 症状,其特点为随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一种月经期病症。该病症患者往往经期或经行前 后感到头晕目眩,常伴有神疲气短,烦躁失眠,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食欲 不振,头重如蒙等多种症状表现。本病常见于中年妇女,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晕厥。临床常 见证型有气血两虚证、脾虚痰湿证、阴虚阳亢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 一一一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该证型系因阴虚阳亢而发的经行眩晕。从中医角度讲,阴 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阴血亏 虚,肝阳偏亢从而引起经行眩晕病症。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服用激素药的方式,治标 不治本,且副作用极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滋阴潜阳、平肝止眩"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 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 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 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龟甲8 -12份,珍珠母 20-25份,石菖蒲8-10份,石决明15 -20份,英丝子25-30份,白苟18-20份,牡販 8 -10份,麦冬15 - 2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 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 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龟甲具有滋阴退热潜阳、息风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功 效;所采用的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定惊的功效;所采用的石菖蒲具有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功效;采用的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采用的菟丝子 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的功效;采用的白芍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 汗。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的功效;所采用的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 采用的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 好,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
[0006] 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 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9%。
[0007]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8]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叶某,女,1970年出生,从41岁开始,时常出现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头晕目眩,视物 昏花烦躁易思神疲气短,烦躁失眠,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症状表现。经在 我处诊断患有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2两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0009] 2、安某,女,1981年出生,32岁开始,时常出现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晕眼花,并 兼有胸闷,恶心,呕吐,耳鸣,面部烘热等症状。患者在我处诊断为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 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就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再服用此药1个疗 程巩固后,症状全消,痊愈。
[0010] 3、李某,女,1977年出生,35岁开始,常出现经期或经行前后头晕目眩,并伴有胸 闷食少,嗜卧懒言,神疲乏力,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等症状表现。在我处诊 断为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服用此药两个疗程后,患者就感觉症状明显缓解,后又连 续服用两个疗程,症状全消,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12] 实施例1 :龟甲8克,珍珠母20克,石菖蒲8克,石决明15克,菟丝子25克,白 芍18克,牡蛎8克,麦冬1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 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3] 实施例2 :龟甲10克,珍珠母22克,石菖蒲9克,石决明18克,菟丝子28克,白 芍19克,牡蛎9克,麦冬18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 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4] 实施例3:龟甲12克,珍珠母25克,石菖蒲10克,石决明20克,菟丝子30克,白 芍20克,牡蛎10克,麦冬20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 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中药制剂:龟甲8 - 12份,珍珠母20-25份,石菖蒲8 -10份,石决明15 - 20份,菟丝子 25- 30份,白芍18 - 20份,牡蛎8 -10份,麦冬15 - 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龟甲8-12份,珍珠母20-25份,石菖蒲8-10份,石决明15-20份,菟丝子25-30份,白芍18-20份,牡蛎8-10份,麦冬15-20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9%。
【IPC分类】A61K36/8968, A61K35/586, A61P1/08,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362642
【申请号】CN201510899296
【发明人】孙世林
【申请人】孙世林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