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23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24]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宣风除热,透疹,利咽,解痉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咽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肝经风热,目赤多泪等证。
[0025]白花蛇舌草:拉丁名Hedyotis diffusa,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证。
[0026]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作用,桂枝温经通脉,横通肢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0027]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肺、肝、脾、膀胱经,有散寒解表,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止痒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证及寒邪郁闭,内热郁结之表寒里热证等。
[0028]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掀热肿痛者等,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新城疫、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
[0029]秦充:拉丁名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味辛、苦,性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证。
[0030]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证,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改善外周循环,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
[0031]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
[0032]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之纳呆腹胀、便溏、完谷不化、恶心呕逆等证。
[0033]卷柏:味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证。
[0034]威灵仙:味辛、成,性温,有小毒,入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的功效,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0035]黄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的作用,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少,消渴多饮,脾胃虚弱,脾气虚或脾阴不足,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证。
[0036]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有平肝熄风,解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疼,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之劲风抽搐、癫痫等证。
[0037]钩藤:味甘,性微温,入肝经,有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作用,主要用于热急生风或肝风内动所致之痉挛,抽搐,躁动不安,肝阳上亢或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0038]蓝布正:拉丁名Gei Herba,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肺经,具有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等证。
[0039]白附子:味辛,性温,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通经络,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等证。
[0040]白芍:味苦,辛,性寒,归肝、脾经,具有凉血解毒,活血调经,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肠炎痢疾,乳痈,痈肿疔毒,烫伤,蛇咬伤,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口疮等证。
[0041]见风消: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行气散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痢疾,肠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荨麻疹,淋巴结结核等证。
[0042]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0043]第一步,将蝉蜕、白花蛇舌草、防风、丹参、鸡血藤、白扁豆、卷柏、威灵仙、天麻、蓝布正、白附子、元宝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所加入的乙醇的量为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6倍,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膏体,随后加入相对于膏体质量3?5倍量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相对于质量百分浓度5%?10%氢氧化钠水溶液助溶,调节pH值为7?8,过滤,加浓度为10%的盐酸调节pH值为3?4,静止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
[0044]第二步、将余下原料药组分按上述重量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24小时?36小时,乙醇添加量为该步获得的混合粉末的质量5?8倍,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4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至不滴为止,将渗漉液减压浓缩获得干霄,粉碎成粉末;
[0045]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取500g混合物,加入500ml蒸馏水溶解,随后加入蔗糖50g,尼泊金乙酯5g,搅拌溶解均匀,在0°C?4°C的条件下静置24h,过滤,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分装入瓶,每瓶10ml。
[0046]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7]实施例1中药口服液
[0048]将蝉蜕20g、白花蛇舌草20g、防风30g、丹参30g、鸡血藤25g、白扁豆40g、卷柏35g、威灵仙25g、天麻40g、蓝布正35g、白附子40g、白芍30混合,用醇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所加入的乙醇的量为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5倍,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膏体,随后加入相对于膏体质量4倍量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相对于质量百分浓度5%氢氧化钠水溶液助溶,调节pH值为7,过滤,加浓度为10%的盐酸调节pH值为4,静止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将黄芪55g、苍术30g、桂枝25g、金银花35g、秦艽25g、黄精30g、钩藤35g混合,粉碎成粉末,用醇浓度为8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36小时,乙醇添加量为该步获得的混合粉末的质量6倍,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4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至不滴为止,将渗漉液减压浓缩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将前面获得的粉末混合,取500g混合物,加入500ml蒸馏水溶解,随后加入蔗糖50g,尼泊金乙酯5g,搅拌溶解均匀,在0°C?4°C的条件下静置24h,过滤,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分装入瓶,每瓶10ml。
[0049]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005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黄芪、苍术、蝉蜕、白花蛇舌草、桂枝、防风、金银花、秦艽、丹参、鸡血藤、白扁豆、卷柏、威灵仙、黄精、天麻、钩藤、蓝布正、白附子、白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液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黄苗50重量份?60重量份、苍术25重量份?35重量份、蝴蚊15重量份?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5重量份?25重量份、桂枝20重量份?30重量份、防风25重量份?35重量份、金银花30重量份?40重量份、秦充20重量份?30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35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30重量份、白扁? 35重量份?45重量份、卷柏30重量份?40重量份、威灵仙20重量份?30重量份、黄精25重量份?35重量份、天麻35重量份?45重量份、钩藤30重量份?40重量份、蓝布正30重量份?40重量份、白附子35重量份?45重量份、白苟25重量份?35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中药口服液,其原料药包括黄芪、苍术、蝉蜕、白花蛇舌草、桂枝、防风、金银花、秦艽、丹参、鸡血藤、白扁豆、卷柏、威灵仙、黄精、天麻、钩藤、蓝布正、白附子、白芍。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方面疗效显著,还避免了使用激素的用量及副作用,使患者能够在恢复期内痊愈,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IPC分类】A61K35/64, A61P25/02, A61K9/08, A61K36/8988
【公开号】CN105381268
【申请号】CN201510848414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殷志杰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