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63763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 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 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该并发病原因复杂,可 能与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以及与机体免疫调节、清除等功能发生障碍有关,好发于青少年。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腰痛、倦怠、乏力,肉眼或镜检可见血尿及蛋白尿。属中医"水 肿"、"腰痛"、"血症"、"虚劳"等范畴,发病率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以上,而 西医治疗多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时间服用该类药物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疗效 也不是太理想。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治疗肾炎的民间验方进行深入研究并 改进,从而提供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 成本低廉、毒副作用低。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经过水煎煮提 取制备而成:黄芪17-30份、益母草17-30份、蔷薇根21-30份、牡蛎9-18份、白花蛇舌草 30-50份、柳树花5-11份、玉米须21-30份、萌芦21-30份、紫苏叶5-11份、旱莲草5-11份。
[0006] 优选地,所述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经过水 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21-25份、益母草21-25份、蔷薇根24-26份、牡蛎12-14份、白花 蛇舌草39-42份、柳树花7-9份、玉米须24-26份、萌芦24-26份、紫苏叶7-9份、旱莲草7-9 份。
[0007]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 经过水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23份、益母草23份、蔷薇根25份、牡蛎13份、白花蛇舌草 40份、柳树花8份、玉米须25份、萌芦25份、紫苏叶8份、旱莲草8份。
[0008] 上述任意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它被制成口服制剂,包括口服 液、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000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材原料来源如下:黄芪选用豆科植物膜荚 黄苗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益母草选用唇形科植物益母 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干燥地上部分。蔷薇根选用蔷薇科植物野蔷薇Rosa multifloraThunb.的干燥根。牡·选用牡科动物长牡^OstreagigasThunberg 的贝壳。白花蛇舌草选用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 [Oldenlandiadiffusa(Willd. )Roxb.]的干燥全草。柳树花选用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L.的干燥花序。玉米须选用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maysL.的花柱和 花头。萌芦选用萌芦科植物萌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的干燥果皮。紫 苏叶选用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11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旱莲草选用菊科植物 鱼豊肠Ecl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1)疗 效显著。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后,其水肿、血压、腰膝疼痛等自觉症状、体 征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消失,肾功能正常,疗效优于常规的西药疗效。(2) 花费少,安全性高。由于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传统中药材制备而成,毒性低,药物生产成本低, 患者花费少,同时用药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2] 实施例1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0013] 生药处方:黄苗0. 23kg、益母草0. 23kg、蔷薇根0. 25kg、牡 0. 13kg、白花蛇舌草 0. 40kg、柳树花0. 08kg、玉米须0. 25kg、萌芦0. 25kg、紫苏叶0. 08kg、旱莲草0. 08kg。
[0014]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上述中药材,合并,粉碎,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 1-1. 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2倍量的水,煎煮3h, 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每毫升 含2. 2g生药量,搅拌均匀,置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得口服液。
[0015] 实施例2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0016] 生药处方:黄苗0. 25kg、益母草0. 25kg、蔷薇根0. 25kg、牡 0. 18kg、白花蛇舌草 0. 50kg、柳树花0. 10kg、玉米须0. 21kg、萌芦0. 21kg、紫苏叶0. 10kg、旱莲草0. 10kg。
[0017]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上述中药材,合并,粉碎,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 1-1. 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2倍量的水,煎煮3h, 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每毫升 含2. 0g生药量,搅拌均匀,置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得口服液。
[0018] 实施例3:中药口服液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0019] 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如下两组:中药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 龄22-35岁;病程1 - 6个月。西药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1 - 36岁;病程1 - 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变程度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无显著性差 异,具有可比性。西药组患者按西医常规治疗,给予潘生丁 50mg,阿斯匹林肠溶片25mg,均 为3次/d;维生素ElOmg,2次/d。中药组给予中药口服液(按本发明实施例1的处方工艺 制备)治疗,每次30ml,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水肿、血压、腰 膝疼痛);同时统计治疗前后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尿血红细胞计数,以及肾功能的检测指 标血肌酐、尿素氮。
[0020]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指导原贝1J》制定如下疗效判定标准:
[0021] 完全缓解:自觉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消失,肾功能正 常;
[0022] 显著缓解:自觉症状、体征缓解,尿蛋白持续减少多50%,尿红细胞持续减少 多50%,肾功能正常;
[0023] 好转: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尿蛋白持续减少多25 %,尿红细胞持续减少多25 %, 肾功能基本正常;
[0024] 无效:自觉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尿蛋白、尿红细胞无减少,肾功能无好转甚至 加重、恶化。
[0025] 两组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见表1。通过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药组的疗效显 著优于西药组。
[0026]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0027]
[0028] 表2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比较
[0029]
[0030]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 05。
[0031 ]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比较 [0032]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质量 份的中药材经过水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17-30份、益母草17-30份、蔷薇根21-30份、牡 蛎9-18份、白花蛇舌草30-50份、柳树花5-11份、玉米须21-30份、萌芦21-30份、紫苏叶 5-11份、旱莲草5-11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 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经过水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21-25份、益母草21-25份、蔷 薇根24-26份、牡蛎12-14份、白花蛇舌草39-42份、柳树花7-9份、玉米须24-26份、萌芦 24-26份、紫苏叶7-9份、旱莲草7-9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 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经过水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23份、益母草23份、蔷薇根25 份、牡蛎13份、白花蛇舌草40份、柳树花8份、玉米须25份、萌芦25份、紫苏叶8份、旱莲 草8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药物组合物被制成口服制剂,包括口服液、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材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炎的药物中的应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中药材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肾炎为系膜增生性肾炎。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中药材经过水煎煮提取制备而成:黄芪17-30份、益母草17-30份、蔷薇根21-30份、牡蛎9-18份、白花蛇舌草30-50份、柳树花5-11份、玉米须21-30份、葫芦21-30份、紫苏叶5-11份、旱莲草5-11份。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后,其自觉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消失,肾功能正常,疗效优于常规的西药疗效。
【IPC分类】A61K36/899, A61K35/618, A61P13/12
【公开号】CN105395936
【申请号】CN201510889361
【发明人】刘素, 李红梅, 陈建民, 崔超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