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积脾胃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4309阅读:5590来源:国知局
小儿消积脾胃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用于小儿消积健胃的小儿消积脾胃贴。
【背景技术】
[0002]脾胃系统疾病在儿科疾病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历代中医儿科名家对小儿脾胃学说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脾胃在小儿生理和病理上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胃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人”而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小儿药证值诀、五脏所主》中讲“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这里面包括了小儿脾胃病:乳食停滞,胃热和脾为湿困等实证,又包括了脾胃虚弱,运化失健导致呕吐,腹泻等。因此中医儿科对脾胃的治疗和调理很重视。近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加上独生子女及饮食结构变化,正如《幼科类翠》日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克化,留而成积”
[0003]由于以上小儿特殊的生理和疾病特点,小儿患病的种种痛苦和疾病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危害,虽然大多数儿童的疾病在临床诊断没有困难,但是治疗的实施却比较困难。
[0004]常人都知道良药苦口,绝大部分药物原本的味道都是苦涩难咽,儿童本能都是抗拒服药的,家长和医护人员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加糖调味哄骗或强制灌药,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难点,一天三次,饭前或饭后或者特别需要分开口服的药物,加起来有时候一天要给儿童喂药4?6次,加上儿童患病之后大多数食欲锐减,不想进食,强行喂药后果更加影响到胃口和心情,儿童根本不愿意进食,则家长着急,医生怕儿童脱水,营养不良就给儿童开住院或门诊输液治疗,加上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比较担心儿童,医生压力重重不得不小病大治疗,过度医疗就包括了过度使用和依赖药物,儿童的肝脏解毒和肾脏的代谢功能都不成熟,身体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在大量药物和过多输液、打针等治疗下被渐渐损害,后果在当时感觉不到,日后影响身体素质,生长发育,少数会造成各个脏器功能减弱或损害却是无法挽回弥补的。典型的例子如上海的‘激素男孩’。虽然政府和专家一再强调控制医生滥用药和家长盲目滥给儿童服药的问题,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在儿童用药方面近年逐步升级。以前感冒就开1?2种药,而现在常常开3?6种药,输液打针的病人并没有减少。由于专业的儿童药厂很少,许多儿童药物都用成人药,品种品质难以保证。
[0005]中国专利CN1112837公开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疳症,也可用于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烦躁啼哭,夜睡不宁,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因感受风寒所致的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的药品及制备工艺。健儿消积贴主要由中药栀子30—40%。丁香4%,苦杏仁13 — 23%,白胡椒,葱白及尼泊金乙酯等组成,经粉碎,提取,浓缩,配料,成型包装等特定工艺加工制备。用法简便、只要将药片放置涤纶胶布中央,外贴于两足心涌泉穴24小时就可,治愈率达99%。
[0006]中国专利CN101856407A公开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脚心贴膏,选用丁香、胡椒、杏仁、山栀四味中药做成贴膏,贴患者双脚心,即涌泉穴四周,使药物的微分子渗透,刺激人体各器官的对应反射区,具有促进气血运行,通经活络的作用,达到舒肝理气,健脾暖胃,消积去淤,调解内分泌,促进阴阳平衡,调节内脏器官功能,因此能在短期内有效地治愈小儿疳积。
[0007]中国专利CN1686221公开小儿厌食贴脐散,贴散剂由人参、山药、白术、扁豆、薏苡仁、焦山楂、炒神曲、炒鸡内金、炒麦芽、炒莱菔子、柯子、干姜、杏仁、炙甘草、陈皮、石斛、玉竹等配成。使用时,将贴脐散填满脐内,覆盖药棉、有孔胶布,7天为一疗程。
[0008]中国专利CN101822764A公开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外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含有太子参、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山楂、莲子、芡实、陈皮、清半夏、乌梅、决明子、黄芪、枳实、防风,经特定工艺制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外用贴剂,体外用药,安全、方便,避免了药物对肝胆的首过效应和对肠胃刺激及肾的负担,选用食药两用的气味佳而药性缓软的药物组方,使外用贴剂不刺激皮肤,而又温煦脾胃,适用于小儿厌食症患者。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积滞并有健脾胃作用的小儿消积脾胃贴。
[0010]所述小儿消积脾胃贴包括透皮剂、中药组合物和敷贴;
[0011]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12]陈皮120?150g、枳壳60?90g、白首乌100?150g、太子参100?150g、炒白术120?150g,厚朴150?180g,木香120?150g、藿香120?180g,山楂120?180g,豆蔻120 ?150g,肉桂 60 ?90g、麻油 250mL。
[0013]所述透皮剂可采用肉桂油,透皮剂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中药组合物的10%?15%。
[0014]所述敷贴可采用医用愈肤肤膜,所述医用愈肤肤膜可采用山东东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愈肤肤膜。
[0015]所述小儿消积脾胃贴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6]1)先制备透皮剂;
[0017]2)将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物选净,过水,晾干,磨粉,得中药组合物;
[0018]3)使用时在中药组合物中加入透皮剂,制成膏剂,再将膏剂涂在敷贴上。
[0019]所述小儿消积脾胃贴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0]直接将小儿消积脾胃贴贴在脐部,保持6?8h。所用膏剂的剂量可为10g。
[0021]小儿消积脾胃贴的优点:使用方法简单,收效快,适合大部分脾胃实证,如积滞证和伤食或脾胃虚弱又夹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脾胃受伤的调理治疗,一般3-6天,不需要口服药物,无毒副作用,减少患儿不适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0022]中国专利CN1686221、CN101822764A、CN1112837三件专利均为治疗调理脾胃系统疾病,中国专利CN1686221小儿厌食贴脐散及中国专利CN101822764A均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国专利CN1112837用于治疗小儿疳症。临床常见积滞及食积患儿腹胀满,舌苔厚腻,大便干结或酸臭。这是由于食滞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所致,配方中陈皮,厚朴、枳壳,木香理气和胃,山楂消食化滞,与前几味配合畅通中焦气机。白首乌健脾消食,补益肝肾,太子参,炒白术健脾助运,消滞而又补脾益气。豆蔻藿香化湿和胃,加上麻油配肉桂一凉一温补,肉桂性温热,味辛,归脾经肾经,二者制成的透皮剂引药入经,脾肾阳气充足,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三焦气机畅达又不至于过热。
[0023]本发明在祖国医学和临床应用基础上提供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治疗儿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中药穴位敷贴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使用取得很好效果,保证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见效快,儿童容易接受,操作方便,家长可以在家中自己操作,不影响饮食和睡眠,儿童吃饭好睡眠得到保障,心情和情绪感觉愉快有利于疾病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临床案例1:患儿,李**2岁1个月,反复咳嗽一月,加重2天,腹泻3天来诊,病程中无发热,气喘,无呛咳史。咳嗽呈阵发性,有时伴侯间痰鸣,早晚或遇风后咳嗽明显,饮食稍减,睡眠尚安,大便稀薄,含不消化食渣略有酸味,每日2?3次。诊断:脾虚夹滞,痰湿恋肺,由于脾虚湿浊内聚或感寒之后,邪祛痰恋于肺所致。治疗:先用【小儿化痰止咳贴】(所述小儿化痰止咳贴包括中药散剂、溶剂和敷贴;所述中药散剂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为白矾30?100g、生姜粉5-10g、淀粉50?150g ;所述溶剂为透皮剂和米醋;所述敷贴为山东东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愈肤肤膜。)以祛湿化痰,每日一次,敷于双足低的涌泉穴8h。然后用【小儿消积脾胃贴】,每日一次,贴敷于脐部8h,以消食积,健脾助运,同时健脾助消痰湿。配合普米克和异丙托嗅安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2天,第4天来复诊,诉偶有咳嗽,痰鸣。大便明显改善,呈黄软便1?2次/日。但是患儿食欲不好,舌苔厚腻。继续用【小儿消积脾胃贴】治疗10天,之后电话随访患儿睡前偶有咳嗽,无痰鸣,饮食很好,大便正常。
[0025]所述小儿消积脾胃贴包括透皮剂、中药组合物和敷贴;
[0026]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27]陈皮120g、枳壳80g、太子参120g、炒白术130g,厚朴150g,木香130g、藿香130g,山楂120g,豆蔻150g,肉桂80g、麻油250mLo
[0028]所述透皮剂可采用肉桂麻油,透皮剂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中药组合物的10%。
[0029]所述敷贴可采用医用愈肤肤膜,所述医用愈肤肤膜可采用山东东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愈肤肤膜。
[0030]临床案例2:患儿陈**,男,5岁,因腹胀腹痛3天,患儿节日期间,饮食杂多,导致食滞中焦,气滞腹痛,三天未解大便。观察患儿面赤口唇红,舌苔厚腻,口臭尿黄。脉弦滑。诊断:食积腹痛。先用【小儿腹胀便秘贴】(所述小儿腹胀便秘贴包括中药散剂和敷贴;所述中药散剂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为栀子30?90g、大黄30?90g ;所述敷贴为所述敷贴为山东东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愈肤肤膜。)消积导滞,贴脐部24h,次日复诊患儿大便通畅,腹痛腹胀缓解。然后用【小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