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治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及制法

文档序号:9672598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治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种医治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及制 法。
【背景技术】
[0002] 盆腔炎系指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及盆腔腹膜等部位炎症的总称。根据 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有急、慢性之分。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少腹疼痛,带下多,月经不调 等。1.急性盆腔炎症,其症状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 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 延长,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脓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 困难;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等直肠症状。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慢性盆腔炎症,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 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迀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 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其次是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病程长时部分妇女可 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 管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
[0003] 公布号CN 104288418 A(申请号201410502988.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 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0~20 份、黄苓10~20份、虎杖25~35份、香附5~15份和当归5~15份。公布号CN 103948719 A(申请号201410121697.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复方毛冬青灌肠 液及其制备方法,成分包括毛冬青、大黄、枳实、败酱草,先按重量比精选出原材料并水洗干 净,然后熬制,煮沸后改用中火熬制、浓缩,提取植物精华,最后过滤灭菌装瓶。公布号CN 103495120 A(申请号201310468120.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 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丹参,郁金,路路通,香附,荔枝核等。
[0004] 药物治疗盆腔炎多以西药为主,副作用较大,服用后患者不良发应严重,且治疗效 果不甚显著,因此需改进治疗手段,加强对中药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可靠、使用安全的一种医治 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及制法。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治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白术7-12; 毛冬青9-13;观音苋6-10;鸭儿芹4-9;皂角刺3-7;水蓑衣6-9;败酱8-12;小白薇5-10;合欢 皮7_11;落地荷花4-10;路路通2-8;绣球防风5_11;虎尾兰6_12;素馨花4-9; fe风草6_11。
[0007] 优选方案为,白术9-10;毛冬青10-12;观音苋7-9;鸭儿芹5-8;皂角刺4-6;水蓑衣 7-8;败酱9-11;小白薇6-9;合欢皮8-10;落地荷花6-8;路路通4-6;绣球防风6-10;虎尾兰8- 10;素馨花6-7;惊风草7-10。
[0008] 更加优选的是,白术9.5;毛冬青11;观音苋8;鸭儿芹6.5;皂角刺5;水蓑衣7.5;败 酱10 ;小白薇7.5;合欢皮9 ;落地荷花7 ;路路通5;绣球防风8;虎尾兰9 ;素馨花6.5 ;惊风草 8.5〇
[0009]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取鸭儿芹、路路通、虎尾兰和素馨花抢水洗净,放入煮沸的醋液中浸泡,取出,置于 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喷淋炼蜜水,灭尽火星,炒干,取出放凉; (2) 取皂角刺和合欢皮除去杂质,置于蒸锅隔水蒸,取出,将净制的河砂置于炒锅内,武 火炒至灵活,加入洗净的皂角刺和合欢皮,文火翻炒10-18分钟(优选的:文火翻炒12-16分 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14分钟),取出放凉,筛去河砂; (3 )将白术、毛冬青和小白薇除去杂质,清水洗净,加入黄酒闷润20-30分钟,取出切厚 片,置于炒制容器内,文火翻炒至表面变黄,取出放凉,与步骤(1)(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 过筛,制成药粉; (4) 将观音苋、水蓑衣、败酱、落地荷花、绣球防风和惊风草洗净除杂,置于非铁质容器 内,加水大火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继续煎煮22-36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继续煎煮26-32分钟; 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继续煎煮29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 混合步骤(3)(4)所得药粉和滤液,加热煮至沸腾,趁热过滤,静置32-48小时后,减 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 /3,灭菌封装,即得中药灌肠液。
[0010]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1)浸泡4-10分钟(优选的:浸泡6-8分钟;更 加优选的:浸泡7分钟)。
[0011]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⑵隔水蒸5-1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8-12分 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0分钟)。
[0012]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⑶闷润22-28分钟(优选的:闷润25分钟)。
[0013]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3)粉碎过90-1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1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25目筛)。
[0014]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9倍(优选 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8倍;更加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5倍)。
[0015] 所述的中药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步骤(5)静置36-44小时(优选的:静置40小时)。
[001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治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液不仅组方科学,且制备方法简单,产 品给药方便。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 本发明疗效好,防复发,不良反应少,适用范围广; 2、 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3、 本发明原料为中药植物材料,用药安全,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18]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白术: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 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9] 毛冬青:基原: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性味:苦;涩;寒。归经:肺;肝;大肠经。功 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 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
[0020] 观音苋:基原: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全草。性味:《福建中草药》:"微甘辛,平。"功能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
[0021 ]鸭儿芹:基原: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茎叶。性味:味辛;苦;性平。功能主治:祛风 止咳;利湿解毒;化瘀止痛。主感冒咳嗽;肺痈;淋痛;疝气;月经不调;风火牙痛;目赤翳障; 痈疽疮肿;皮肤瘙痒;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0022]皂角刺:基原: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0023]水蓑衣:基原:为爵床科水蓑衣属植物水蓑衣的全草。药性:甘、微苦,凉。功用主 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时行热毒,丹毒,黄疸,口疮,咽喉肿痛,乳痈,吐衄,跌打伤痛, 骨折,毒蛇咬伤。
[0024] 败酱:基原: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 经:归肋;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产后瘀滞腹 痛。
[0025] 小白薇: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蘑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的根。性味:味苦、辛;性微 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郐盘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小儿麻痹后遗 症,跌打损伤。
[0026] 合欢皮:基原: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化学成份:树皮含皂甙、鞣质等。种子含合 欢氨酸和S_(2-羧乙基)-L_半胱氨酸等氨基酸。5月中采集的新鲜叶含维生素 C189毫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