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16600阅读:来源:国知局
肿;小便不利。【摘录】 《中华本草》
[0031] 百脉根:【别名】柏脉根、牛角花、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来源】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根。【性味】甘;苦;微寒。【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补虚;清热;止渴。主 虚劳;阴虚发热;日渴。【摘录】《中华本草》
[0032] 人面子:【别名】人面果、银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实。 【性味】甘;酸;性凉。【归经】脾;胃;肝经。【功能主治】健胃;生津;醒酒;解毒。主食欲不振;热 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痒。【摘录】《中华本草》
[0033] 浮尸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菩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的全草。【性味】甘;溫。【归经】 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补肾,敛汗,止血。主久病体虚,阴虚盗汗,崩漏,带下。【摘录K中华本 草》
[0034] 九牛力:【别名】川太、±革游。【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穿銷费奠的根茎。 【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脾胃;强筋骨。主脾虚少食;耳鸣;乏力;腰膝酸软。【摘录】 《中华本草》
[0035] 香茶菜:【别名】蛇总管,山薄荷,蛇通管,小叶蛇总管,母猪花头,盘龙屯。【来源】药 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地上部分。【性味】味辛;苦;性凉。【归经】归肝;肾经。【功能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散疲;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痘;淋证;水肿;咽喉肿痛;关节搏痛;闭经; 乳痴;持疮;发背;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6] 草石蚕:【别名】甘露子、滴露、地蚕、甘露儿、±蝴、宝塔菜、蜗儿菜、±虫草、±人 参、±蕊子、毛菜、风子草、地枯牛草、地纽、螺丝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 的块茎及全草。【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清肺;利湿解毒; 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痘;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7] 百足藤:【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娱蚁、飞天娱蚁、百足草、铁斑鸠、己岩姜、姜藤、 天娱蚁、±石娱蚁、雄鸡尾、细娱蚁草、娱蚁草、石娱蚁、下山娱蚁。【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性味】味辛;性溫。【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散疲接骨,消肿止痛。 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摘录】《中华本草》
[003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绿青10~20份,木豆20~30份,葛仙米 15~25份,班豆根10~20份,牛奶柴5~15份,梅核仁20~30份,白补药10~20份,显子草10 ~20份,排草香10~20份,百脉根20~30份,人面子10~20份,浮尸草20~30份,九牛力20~ 30份,香茶菜10~20份,草石蚕10~20份和百足藤15~25份。
[003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W如下:绿青10~15份,木豆20~25份, 葛仙米17~22份,班豆根13~18份,牛奶柴8~13份,梅核仁25~30份,白补药12~17份,显 子草15~20份,排草香13~18份,百脉根22~27份,人面子10~15份,浮尸草23~28份,九牛 力20~25份,香茶菜15~20份,草石蚕10~15份和百足藤18~23份。
[0040]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最优选如下:绿青14份,木豆20份,葛仙米21 份,班豆根14份,牛奶柴12份,梅核仁25份,白补药16份,显子草15份,排草香18份,百脉根24 份,人面子14份,浮尸草24份,九牛力25份,香茶菜15份,草石蚕14份和百足藤20份。
[0041]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最优选如下:绿青12份,木豆25份,葛仙米18 份,班豆根16份,牛奶柴10份,梅核仁28份,白补药14份,显子草20份,排草香15份,百脉根26 份,人面子10份,浮尸草26份,九牛力22份,香茶菜20份,草石蚕10份和百足藤22份。
[004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 括W下步骤:
[0043]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0044]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W文火煎煮,煎煮时 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 质量的2~4倍;
[0045] 第=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W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过 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滤渣质量的2~4倍;
[0046]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 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0047]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 分比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 [004引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 包括W下步骤:
[0049]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W回流液为溶剂,W滤渣为溶质,采用 渗漉法W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 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溫度160~ 175°C、出风溫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50]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薦糖粉和0.1~ 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51] W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 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W实施。
[0052] 实施例1:散剂
[0053] 取绿青120g,木豆250g,葛仙米180g,班豆根160g,牛奶柴lOOg,梅核仁280g,白补 药140g,显子草200g,排草香150g,百脉根260g,人面子100g,浮尸草260g,九牛力220g,香茶 米200g,草石蚕100g和百足藤220g;
[0054] 按W下步骤制备:
[0055]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0056]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10小时,W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4小 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倍;
[0057] 第=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W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获得 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滤渣质量的3倍;
[005引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 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100目;
[0059]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 分比为2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分装,每10克为一袋分装。
[0060] 实施例2:颗粒剂
[0061 ] 取绿青140g,木豆200g,葛仙米210g,班豆根140g,牛奶柴120g,梅核仁250g,白补 药160g,显子草150g,排草香180g,百脉根240g,人面子140g,浮尸草240g,九牛力250g,香茶 米150g,草石蚕140g和百足藤200g;
[0062] 按W下步骤制备:
[0063]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5 %的 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W回流液为溶剂,W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W每分钟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55°C时相对密度为 1.08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溫度170°C、出风溫度80°C,随后粉碎成粉末,审U 成干膏粉;
[0064]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5倍的薦糖粉和0.13倍的糊 精,制成颗粒,于45°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化]毒性实验:
[0066]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3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散 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26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 量为36.3生药A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 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 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 口服灌胃本发明的散剂LD50〉36.3生药A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2.6生药Ag/日。本发明的 中药临床用药量为6.2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W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3g生药Ag/ 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05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7]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散剂对S组小鼠(每组20只)按13.25、19.36和 32.65g生药Ag连续用药15周(1.OmVlOOg体重,每天2次)及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