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590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属中药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初起咳嗽频作,痰稀薄白,喉痒声重,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所以治宜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药物合理配伍方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O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配伍合理,原料来源广,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的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
[0004]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用1200毫升糯米酒浸制而成:桑叶30克,菊花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杏仁30克,桔梗30克,甘草10克。
[0005]制法和用法:将配方量的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7味药搅碎放进容器中,然后加入糯米酒1200毫升,浸至10天即可饮用。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早晚各I次。
[0006]上方各药的功效作用: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的作用;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薄荷:辛、凉,入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功效,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等;
杏仁: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作用,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
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胃经,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功效,治咳嗽痰多、咳痰不爽、胸膈痞闷、咽喉肿痛、肺痈咳吐脓血;
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
[0007]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配伍合理,原料来源广,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宣肺止咳功效,用于风寒病初起、邪客上焦、发热不重、风寒咳嗽、鼻塞、口微渴等具有治疗效果好,见效快,费用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中药酒作进一步说明: 称取以下原料:桑叶30克,菊花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杏仁30克,桔梗30克,甘草10克,糯米酒1200毫升;将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7味药搅碎,然后放入容器中,再加入糯米酒,浸至10天即可服用。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早晚各I次。现已有18例患者采用本发明的药酒治疗风寒咳嗽、鼻塞病症大部分有效和全愈。
[0009]病例:曾生,男,35岁,2013年春节前,因起居不注意发病,初起发热咳嗽,鼻流清涕,当地医生按感冒给予治疗,后因发热不解,又转到当地卫生院接受治疗,医院化验报告诊为风寒咳嗽。他服用了本发明的药酒4天后,病情全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用1200毫升糯米酒浸制而成:桑叶30克,菊花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杏仁30克,桔梗30克,甘草10克。
【专利摘要】发明一种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酒,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用1200毫升糯米酒浸制而成:桑叶30克,菊花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杏仁30克,桔梗30克,甘草10克。将配方量的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7味药搅碎放进容器中,然后加入糯米酒,浸至10天即可饮用。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本发明的中药酒,配伍合理,原料来源广,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宣肺止咳功效,用于风寒病初起、邪客上焦、发热不重、风寒咳嗽、鼻塞、口微渴等具有治疗效果好,见效快,费用低的优点。
【IPC分类】A61P11/02, A61K36/736, A61K9/00, A61P11/14
【公开号】CN105497209
【申请号】CN201610097546
【发明人】赖永玲
【申请人】岑溪市永玲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