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378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0002]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急性阑尾炎的4%-10%。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患者多有右下腹疼痛,或者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表现。亦可有轻微腹泻等表现。少数病人可因大网膜压迫肠管,造成不全肠梗阻症状。
[0003]现代医学认为,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急性阑尾炎症扩散,手术后出现的肠粘连,伤口感染形成的窦道经久不愈,坏疽在穿孔前被大网膜和附近肠膜所包裹,穿孔后感染仅限于阑尾周围而形成脓肿,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饮食不节,湿热蕴滞肠内,瘀血凝阻肠中,热蕴炽盛,热盛腐肉而成脓,脓溃则破,溢于四周,故成脓肿。
[0004]目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主要措施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费用高昂、恢复较慢,并且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很大。而现有的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药物较少,目前主要是消炎药和抗生素,消炎药治标不治本,抗生素又是国家限制使用的药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合理、纯中药组成、副作用小、治疗效率高的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
[0006]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小红藤:性温,昧辛。接骨。
[0007]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
[0008]鬼针草:味苦;性微寒。
[0009]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10]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0011]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12]破布草:味淡;微苦;性凉。归脾;心经。
[001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拔毒止捧。主赤;白病;疮按;附骨痕;湿疫。
[0014]半枝莲: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0015]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0016]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
[0017]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0018]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0019]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0020]五灵脂:苦甘,温。入肝、脾经。
[0021]功能主治: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0022]散血莲:微辛;寒;微苦;凉。归肝经。
[0023]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各种肿毒初起
大腹皮: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0024]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0025]麦芽:甘,平。归脾、胃经。
[0026]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0027]三颗针: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利;腹湾;黄疸;湿疹;疮疡;口疮;目赤;咽痛。
[0028]寒水石:辛咸,寒。入心、胃、肾经。
[0029]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湾,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0030]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
[0031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0032]代赭石:苦,寒。归肝、心经。
[0033]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0034]仙鹤草:苦、湿,平。归心、肝经。
[0035]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0036]梅花草:苦;凉。归肺;肝;胆经。
[0037]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咳化痰。主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咽喉肿痛;脉管炎;疮痈肿毒;咳嗽多痰。
[0038]望江南:苦;寒。归肺;肝;胃经。
[0039]功能主治:肃肺,清肝,利尿,通便,解毒消肿。主咳嗽气喘,头痛目赤,小便血淋,大便秘结,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0040]赶风柴:涩微辛苦;平。归心经。
[0041 ]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B土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
倒生莲:辛;苦;平;凉。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主吐血;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0042]花蕊石:酸、湿,平。归肝经。
[0043]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0044]岩青兰:味辛;苦;性凉。
[0045]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肝止血。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吐血;衄血。
[0046]慕荷:性平,味酸涩,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0047]螺庵草:辛;凉;微苦。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痛;略血;吐血;IlE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0048]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0049]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0050]隔山香:辛、苦,微温。
[0051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利湿解毒。用于胃痛,腹痛,心绞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疝痛,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闭经,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伤。
[0052]橹苦子:味辛;淡;性凉。归肾;脾;肝;胃经。
[0053]功能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
[0054]山海螺:甘、辛平。归肺、肝、脾、大肠经。
[0055]功能主治:败毒抗癌、补气养血、消肿排脓。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
[0056]白花映山红:辛;甘;性温。
[0057]功能主治:和血;散瘀;止咳。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损伤。
[0058]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红藤3-10份、鬼针草3-10份、公英10-20份、破布草2-8份、
半枝莲10-20份、皂角刺10-20份、槐花3-10份、五灵脂3-10份、
散血莲1-6份、大腹皮3-10份、麦芽2-8份、三颗针10-20份、
寒水石2-8份、石菖蒲10-20份、代赭石3-10份、仙鹤草10-20份、
梅花草1-6份、望江南1-6份、赶风柴2-8份、倒生莲1-6份、
花蕊石1-6份、岩青兰2_8份、暴荷2_8份、螺庵草1-6份、
白茅根10-20份、隔山香10-20份、橹罟子1-6份、山海螺3-10份、
白花映山红2-8份。
[0059]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比例将小红藤、鬼针草、公英、破布草、半枝莲、皂角刺、槐花、五灵脂、散血莲、大腹皮、麦芽、三颗针、寒水石、代赭石、花蕊石浸入800-1200份水中40-60分钟,煎煮1-2小时,过滤后药渣加入300-500份水煎煮15分钟,滤液弃渣,将两次滤液合并煎熬,浓缩至稠霄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
(2)、按配方比例将石菖蒲、仙鹤草、梅花草、望江南、赶风柴、倒生莲、岩青兰、慕荷、螺厣草、白茅根、隔山香、橹罟子、山海螺、白花映山红筛选,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3 )、将制备方法(I)、( 2 )得到的原料药细粉混合均匀,密封72小时后分装胶囊。
[0060]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红藤4-8份、鬼针草4-8份、公英12-18份、破布草3_6份、
半枝莲12-18份、阜角刺12-18份、槐花4-8份、五灵脂4-8份、
散血莲2-5份、大腹皮4-8份、麦芽3-6份、三颗针12-18份、
寒水石3-6份、石菖蒲12-18份、代赭石4-8份、仙鹤草12-18份、
梅花草2-5份、望江南2-5份、赶风柴3-6份、倒生莲2-5份、
花蕊石2_5份、岩青兰3_6份、暴荷3_6份、螺庵草2_5份、
白茅根12-18份、隔山香12-18份、橹罟子2-5份、山海螺4-8份、
白花映山红3-6份。
[006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红藤6份、鬼针草6份、公英15份、破布草4份、
半枝莲15份、阜角刺15份、槐花6份、五灵脂6份、
散血莲3份、大腹皮6份、麦芽4份、三颗针15份、
寒水石4份、石菖蒲15份、代赭石6份、仙鹤草15份、
梅花草3份、望江南3份、赶风柴4份、倒生莲3份、
花蕊石3份、岩青兰4份、慕荷4份、螺厣草3份、
白茅根15份、隔山香15份、橹罟子3份、山海螺6份、
白花映山红4份。
[0062]本发明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中药胶囊具有药力强大,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的治疗原则;同时兼有活血散瘀、健脾燥湿、泻热通肠的作用,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实施例1
小红藤3g、鬼针草3g、公英1g、破布草2g、
半枝莲10g、皂角刺10g、槐花3g、五灵脂3g、
散血莲Ig、大腹皮3g、麦芽2g、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