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3123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
【背景技术】
[0002]痢疾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的病例超过1.6亿,并导致100万患者死亡。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在肠道传染病中位居第二位。
[0003]痢疾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
[0004]现有技术中治疗痢疾的药物通常显效慢,或者成分复杂且副作用大;治疗疗程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加重了痢疾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因此不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药物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中药口服液还具有治疗效率高,费用低,时间短,无毒副作用。
[0006]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
[0007]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0008]马鞭草:苦,凉。归肝、脾经。
[0009]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0010]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入肾、胃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0011]鬼针草:味苦;性微寒。
[001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13]白蔹:苦,微寒。归心、胃经。
[001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0015]刘寄奴:苦,温。入心、脾经。
[0016]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掀肿。
[0017]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0018]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0019]紫河车:甘、咸,温。归心、肺、肾经。
[0020]功能主治: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羸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少乳。
[0021]篇蓄:苦,微寒。归膀胱经。
[0022]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0023]阴香叶:辛;微甘;性温。脾;胃经。
[0024]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
木槿花:甘;苦;凉。脾;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O主肠风与血;赤白下病;涛疮出血;肺热咳嗽;咳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
肉豆蔻: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0025]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0026]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
[0027]功能主治:疏散风热;降气化痰。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0028]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0029]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0030]李根皮:苦;咸;寒;无毒。肝;脾;心经。
[0031]功能主治:降逆,燥湿,清热解毒。主气逆奔豚,湿热痢疾,赤白带下,消渴,脚气,丹毒疮痈
牛蒡根:味苦;微甘;性凉。归肺;经心。
[0032]功能主治:散风热;消毒肿。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而肿;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症瘕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
[0033]瞿麦:苦,寒。归心、小肠经。
[0034]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0035]古羊藤:苦微甘;凉。脾;肾;膀胱经。
[0036]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痢疾;胃痛;腹痛;跌打瘀痛;毒蛇咬伤。
[0037]扁豆花:平;甘淡;无毒。脾;胃;大肠经。
[0038]功能主治: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
[0039]秋楓木:味辛;湿;性凉。心经。
[0040]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
[0041]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0042]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0043]水皂角子: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治目花,夜盲,偏头痛,水肿,脚气,黄疸。
[0044]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菟丝子5-12份、马鞭草2-6份、凤尾草1-5份、鬼针草5-12份、
白蔹2-6份、刘寄奴3-8份、槐花1-5份、紫河车3-8份、
篇蓄5-12份、阴香叶2-6份、木槿花1-5份、肉豆蔻1-5份、
前胡5-12份、车前子3-8份、李根皮2-6份、牛蒡根3-8份、
瞿麦1-5份、古羊藤5-12份、扁豆花2-6份、秋楓木3-8份、
山楂2-6份、水皂角子5-12份;
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配方比例将菟丝子、马鞭草、凤尾草、鬼针草、白蔹、刘寄奴、槐花、紫河车、篇蓄、阴香叶、木槿花、肉豆蔻、前胡、车前子、李根皮、牛蒡根、瞿麦、古羊藤、扁豆花、秋楓木、山楂、水皂角子22种中药原料洗净放入砂锅加五倍药物质量的水浸泡两小时,用大火煎煮20-40分钟,然后文火煎煮I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三倍药物质量的水,煎煮I小时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装瓶,置于温度2 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0045]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菟丝子6-10份、马鞭草3-5份、凤尾草2-4份、鬼针草6-10份、
白蔹3-5份、刘寄奴4-6份、槐花2-4份、紫河车4-6份、
篇蓄6-10份、阴香叶3-5份、木槿花2-4份、肉豆蔻2-4份、
前胡6-10份、车前子4-6份、李根皮3-5份、牛蒡根4-6份、
瞿麦2-4份、古羊藤6-10份、扁豆花3-5份、秋楓木4-6份、
山楂3-5份、水皂角子6-10份。
[0046]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菟丝子8份、马鞭草4份、凤尾草3份、鬼针草8份、
白蔹4份、刘寄奴5份、槐花3份、紫河车5份、
篇蓄8份、阴香叶4份、木槿花3份、肉豆蔻3份、
前胡8份、车前子5份、李根皮4份、牛蒡根5份、
瞿麦3份、古羊藤8份、扁豆花4份、秋楓木5份、
山楂4份、水皂角子8份。
[00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有效治疗痢疾的中药口服液,是经多年治疗痢疾的临床经验,在家传祖医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精心筛选原料而制成,能够有效解除痢疾患者的痛苦,本口服液具有组方科学,配伍合理,治疗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