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97990阅读:来源:国知局
g、酒炒地龙8g、炙甘草5g。
[0009]实施例2:—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15g、炒山药20g、茯苓10g、熟地黄10g、赤芍10g、桂枝15g、秦艽15g、当归12g、茜草10g、丹参10g、川芎5g、人参5g、桃仁10g、红花5g、制乳香5g、制没药10g、苏木15g、川牛膝6g、酒炒地龙5g、炙甘草6g。
[0010]实施例3:—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25g、炒山药10g、茯苓12g、熟地黄12g、赤芍15g、桂枝12g、秦艽12g、当归10g、茜草15g、丹参12g、川芎8g、人参8g、桃仁10g、红花8g、制乳香10g、制没药8g、苏木12g、川牛膝10g、酒炒地龙10g、炙甘草10g。
[001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30g、炒山药15g、茯苓10g、熟地黄20g、赤芍20g、桂枝10g、秦艽10g、当归15g、茜草10g、丹参15g、川芎10g、人参10g、桃仁10g、红花10g、制乳香6g、制没药1g、苏木1g、川牛膝5g、酒炒地龙5g、炙甘草8g。
[001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取本发明组方的中药原料药物放入容器中,先加水浸泡,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15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先用武火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滤出取药液汁200ml;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10厘米,水沸后煎煮20?25分钟,滤出取药液汁200ml。两次煎煮取得药液汁合并备用。
[0013]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总结:
[0014]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108例,其中男72例,女36例,年龄18?40岁。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达半年。
[0015]二、诊断标准:
[0016]本病主要累及肢端,双足和两小腿最常见。发作时主要表现是手掌、足底或指(趾)阵发性皮肤发红,伴有烧灼性疼痛及皮肤温度升高,浸入冷水中可暂时缓解。常因周围温度升高或运动而激发。晚间入睡时足部常因温暖而发生剧痛,遇冷或抬高患肢则疼痛减轻或缓解。发作呈阵发性,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数天。本病可持续多年。原发性者常见于年轻人,多两侧对称发病,病损主要侵犯手足尤以两足常见。继发性者常见于中年人,多单侧发病,甚至仅累及一个手指或足趾,不会因降温而缓解,且常常发展成缺血性坏疽,同时有其原发病表现。
[0017]实验室检查:患者血液中的5-HT含量增高。其他辅助检查:1.微循环检查可见肢端微血管对温热反应增强,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管腔明显扩张,甲皱毛细血管襻模糊不清。2.皮肤临界温度试验将手或足浸泡在32?36°C水中,若有症状出现或加重,即为阳性。
[0018]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7剂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
[0019]四、疗效标准:
[0020]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0021]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改善。
[0022]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0023]五、治疗效果:临床观察108病例中,服药1-5个疗程,治愈76例,有效31例,无效I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4]六、典型病例:
[0025]1、王某:男,35岁,患者半个月前出差到北方,两足受冻,麻木疼痛,近几天来加重,不能着地行走,如放入被内,得暖则疼痛更甚,每天晚上因剧痛而不能入睡,须用冷水浸泡患足。就诊时见两足白踝关节以下均呈弥漫性肿胀,足趾较甚,轻度发红,压之无凹陷,足跖及足趾有明显触痛,被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坚持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一个疗程,两足疼痛已基本消失。又治疗一个疗程,病情稳定,获痊愈。
[0026]2、刘某,女,18岁,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手双脚感到针刺灼烧般的疼痛,晚上睡觉都不敢把手脚放在被子里,总感觉凉了四肢会舒服。无奈下,为了缓解疼痛和烧灼感,只能把手脚泡在冷水里。时间长了,手脚都出现了冻伤和感染。最后被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患者采用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用药两个疗程,患者疼痛消失,其它症状明显减轻,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但仍遗留轻度麻木;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加以巩固治疗后,患者诸症均无,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027]3、李某,男,25岁。患者二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两足疼痛,疼痛时每次约发作一个小时,每天发作数次,后转为持续性灼痛。局部皮色潮红,遇冷则疼痛减轻,医院检查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采用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皮肤色泽改善明显;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加以巩固治疗后,患者诸症均无,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10-30g、炒山药10-20g、茯苓10-15g、熟地黄10-20g、赤芍10-20g、桂枝10-15g、秦艽 10-15g、当归 10-15g、茜草 10-15g、丹参 10-15g、川芎5-10g、人参5-10g、桃仁5-10区、红花5-1(^、制乳香5-1(^、制没药5-1(^、苏木10-158、川牛膝5-1(^、酒炒地龙5-1(^、炙甘草5-1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20g、炒山药15g、茯苓15g、熟地黄15g、赤芍12g、桂枝10g、秦充10g、当归15g、茜草12g、丹参15g、川考10g、人参10g、桃仁5g、红花10g、制乳香8g、制没药5g、苏木I Og、川牛膝5g、酒炒地龙8g、炙甘草5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焦白术10-30g、炒山药10-20g、茯苓10-15g、熟地黄10-20g、赤芍10-20g、桂枝10-15g、秦艽10-15g、当归10-15g、茜草10-15g、丹参10-15g、川芎5-10g、人参5-10g、桃仁5-10g、红花5-10g、制乳香5-10g、制没药5-10g、苏木10-15g、川牛膝5-10g、酒炒地龙5-10g、炙甘草5-10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具有清热通络、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去瘀止痛、改善机体的功效,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药性平和,有效率达99.07%,治愈率达70.37%。
【IPC分类】A61K35/62, A61P9/00, A61K36/8945, A61P29/00
【公开号】CN105560729
【申请号】CN201510989986
【发明人】刘晓云, 邢健昆, 丁勇
【申请人】刘晓云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