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98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疗效指数< 100%; (3) 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好转,大便形状及次数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 75%; (4) 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改变,疗效指数< 30% ; 疾病疗效指数=(治疗前主要症状总分值-治疗后主要症状总分值)/治疗前主要 症状总分值X 100%。
[0022] 2、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1) 治愈: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 (2) 显效:疗效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2级; (3) 有效:疗效结束后,症状分级减少1级; (4) 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0023](六)观察指标 1、疗效性观察: (1)治疗前、疗程中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0024] (2)每日大便次数、量。
[0025] (3)大便形状,如脓血便、粘液便和稀水便等。
[0026] (4)大便常规检查:大便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数量,有无不消化食物纤维、 脂肪滴等。
[0027] (5)部分病人做便培养。
[0028] (6)部分病人做结肠镜、肠造影,胃镜。
[0029] 3、安全性观察: (1)血、尿常规检查。
[0030] (2)便常规化验。
[0031] 4、主要临床症状观察: (1)功能性腹泻:腹泻、伴有里急后重、水样便、粘液便。
[0032] (2)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反酸。
[0033] (3)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胀、腹泻、便不尽、大便次数、形状。
[0034] (4)慢性感染性腹泻: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浓血便。
[0035] 二、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单纯使用本发明药物,用法用量为2粒/次,3 次/日,疗程为4周。
[0036]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0037]观察结果 1、 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总疗效观察,如表1所示 表1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总疗效表
2、 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显效率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各病种临床治疗前后显效率比较表

表明该药对上述4种病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0038] 三、结果显示 1、本发明的中成药对各种慢性胃肠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各病种效果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说 明对各种慢性胃肠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0039] 2、具有明显改善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对单病种主症的改善效果明显,总有 效率均在85%以上。
[0040] 3、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0041 ]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花前胡17份、回心 草10份、光慈菇10份、马齿苋10份、金钱草7份、萌芦须9份、桑椹15份、党参6份、柴胡6份、杜 仲200份。
[0042] -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 紫花前胡、回心草、光慈菇、马齿苋、金钱草、萌芦须、党参和柴胡研磨成粉末,搅拌 均匀; (2) 取一半步骤(1)的混合粉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30小时; (3 )将步骤(2 )完成的水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8摄氏度,将加热蒸汽冷凝回收; (4) 将步骤(1)的粉末的另一半放入180份的杜仲中,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2.5小 时,取出药汁; (5) 将步骤(4)完成的药汁和步骤(3)中冷凝回收的冷凝液进行混合,混合后二次加热 搅拌; (6) 将步骤(5)得到的混溶液中加入桑椹,搅拌后在5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热,去除水分 后将糊状混合物捏成丸状后蜡封。
[0043] 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花前胡13份、回心 草9份、光慈菇7份、马齿苋7.5份、金钱草4.5份、萌芦须7.5份、桑椹13份、党参5份、柴胡4.2 份、杜仲180份。
[0044] -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 紫花前胡、回心草、光慈菇、马齿苋、金钱草、萌芦须、党参和柴胡研磨成粉末,搅拌 均匀; (2) 取一半步骤(1)的混合粉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60小时; (3 )将步骤(2 )完成的水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摄氏度,将加热蒸汽冷凝回收; (4) 将步骤(1)的粉末的另一半放入180份的杜仲中,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2.5小 时,取出药汁; (5) 将步骤(4)完成的药汁和步骤(3)中冷凝回收的冷凝液进行混合,混合后二次加热 搅拌; (6)将步骤(5)得到的混溶液中加入桑椹,搅拌后在5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热,去除水分 后将糊状混合物捏成丸状后蜡封。
[004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花前胡10-17份、回心草8-10份、光慈菇5-10份、马齿苋5-10份、金钱草3-7份、萌芦须5-9份、桑椹10-15 份、党参3-6份、柴胡2-6份、杜仲150-20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紫花前胡12-14份、回心草8.5-9.5份、光慈菇6.5-7.5份、马齿苋7-9份、金钱草4-6份、萌 芦须6-8份、桑椹12-14份、党参4.5-5.5份、柴胡3-5.5份、杜仲160-190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紫花前胡13份、回心草9份、光慈菇7份、马齿苋7.5份、金钱草4.5份、萌芦须7.5份、桑椹 13份、党参5份、柴胡4.2份、、杜仲180份。4. 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的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步骤制成: (1) 紫花前胡、回心草、光慈菇、马齿苋、金钱草、萌芦须、党参和柴胡研磨成粉末,搅拌 均匀; (2) 取一半步骤(1)的混合粉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30-60小时; (3) 将步骤(2)完成的水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低于80摄氏度,将加热蒸汽冷凝回收; (4) 将步骤(1)的粉末的另一半放入杜仲中,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2.5小时,取出 药汁; (5) 将步骤(4)完成的药汁和步骤(3)中冷凝回收的冷凝液进行混合,混合后二次加热 搅拌; (6) 将步骤(5)得到的混溶液中加入桑椹,搅拌后在5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热,去除水分 后将糊状混合物捏成丸状后蜡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花前胡10-17份、回心草8-10份、光慈菇5-10份、马齿苋5-10份、金钱草3-7份、葫芦须5-9份、桑椹10-15份、党参3-6份、柴胡2-6份、杜仲150-200份。本发明的中成药组方来源于常用中药组分,且多为药食两用之品,原料价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等胃肠道功能性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原料药共奏消食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消积、疏肝下气之功效,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炎均具有良好的疗效;鉴于该病发病人数众多,且本发明的中成药具有无毒、可长期服用的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IPC分类】A61P1/04, A61P1/10, A61K36/896, A61P1/14, A61P1/00
【公开号】CN105560743
【申请号】CN201511011383
【发明人】张鹏
【申请人】张鹏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