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8839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血虚风燥型湿疹皮肤潮红,肿胀,有丘疹,小水泡,渗出糜烂与结痂呈片状。慢性者皮肤呈暗红色,结痂,鳞屑片状或苔癣样改变。现代医学对此证的治疗尚未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药物。它具有补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能,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效果好。能达到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当归、赤芍、川芎、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7种原料药构成。
[0005]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
[0006]本发明中的当归,性味甘、辛,温。含挥发油,烟酸,棕榈酸,蔗糖等。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调经润燥,润肠胃,温中止痛。主治血虚头痛,腰疼,心腹诸疼,温病,症瘕,痈疽疮疡,经来腹痛,崩漏,胃石症。
[0007]本发明中的赤芍,性味酸、苦,微寒。含苯甲酸,芍药甙,淀粉,鞣质,粘液质,糖类等。散瘀活血,止痛,泻肝火。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经闭症瘕,痈肿疮毒,胸胁痛,目赤。
[0008]本发明中的川芎,性味辛,温。含挥发油,生物碱,酚性成分,内酯类,阿魏酸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0009]本发明中的荆芥,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右旋柠檬烃等。发表祛风,理血。主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疔毒,疮疥,产后血晕,中风口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0010]本发明中的防风,性味辛、甘,温。含挥发油,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等。发表,祛风,胜湿。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周身疼痛,风湿痹痛,四肢挛急。
[0011]本发明中的蝉蜕,性味咸、甘,寒。含甲壳质,异黄质喋呤等。散风热,解痉,透疹,退醫。王治失首,目醫,风瘡皮肤发库,麻瘡未退,惊痛。
[0012]本发明中的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含牛蒡子甙,脂肪油,留醇,生物碱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痈肿疮毒。
[0013]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病因病机为血虚风燥而致。本发明具有补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能,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效果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1.配方及重量比例:当归15份、赤芍16份、川芎12份、荆芥12份、防风15份、蝉脱15份、牛蒡子18份。
[0015]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药物,其特征是配方及重量比例是当归15份、赤芍16份、川芎12份、荆芥12份、防风15份、蝉蜕15份、牛蒡子18份;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药物,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当归、川芎、防风、牛蒡子等7种原料药构成,用制药设备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本发明具有补血润燥的功能,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效果好,服用方便,安全有效。
【IPC分类】A61K36/71, A61P17/00, A61K35/64
【公开号】CN105582075
【申请号】CN201410574158
【发明人】陈冠卿, 陈洪波, 王芳
【申请人】陈冠卿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