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气郁结型矽肺的中药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52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 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 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 月父囊中。
[001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治痰气郁结型矽肺,在机体 整体观的基础上,讲究辨证论治,精选纯天然绿色药材,药效直达病灶,治疗疗程较短,疗效 较好,毒副作用较小,无不良反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还可以对机体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成本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治疗痰气郁结型矽肺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老虎姜、 白术、吉利子树、羊红膻、勾儿茶、黄毛榕、灰树花、土党参、棒棒草、辛参、陈皮、山药、红酸 七、栝楼子、独叶白芨、银耳、燕子尾、鼠曲草、糯稻根须、浙贝母、桔梗、天竺黄、剑花、竹茹和 瓦愣子。
[0016] 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老虎姜:别名白药子,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惹涅(藏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 精的根茎。春、秋挖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甘辛,平。润肺养阴,健脾益 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0017]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 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 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0018] 吉利子树: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 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讫柏麻葛荆麻、版筒柴。为椴树科植物小花扁担杆的枝叶。味 甘;苦;性温。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0019] 羊红膻:别名羊洪膻、六月寒。为伞形科植物缺刻叶茴芹的根或全草。味甘;辛;性 温。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止咳祛痰。
[0020] 勾儿茶:别名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为鼠李科植物牛鼻拳的根。全年可采。味微 涩,性平。祛风湿,活血通络,止咳化痰,健脾益气。
[0021 ]黄毛榕:别名老虎掌、老鸦风、大赦婆树、毛棵。桑科黄毛格,以根皮入药。甘,平。健 脾益气,活血祛风。
[0022] 土党参:另U名奶参、土羊乳,白洋参、对月参,野党参,浮萍参,土人参、土沙参,土 参,土洋参、人参薯、南人参、模登果,孩儿葛,柴党参,川人参。为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秋 季挖取根部;洗净,除去须根,晒干。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健脾胃,补肺气,祛痰止咳。
[0023] 灰树花: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甘;平。益气健脾;补虚扶正。
[0024] 辛参:别名土甘草、白元参、西参、山甘草、白洋参、白玄参。为唇形科植物假秦艽的 块根。味甘;苦;性凉。理气健脾;解毒消肿。
[0025] 陈皮:别名橘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 "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 健脾,燥湿化痰。
[0026] 山药: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 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 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 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0027] 红酸七: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粗轴油 点草,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甘,温。归肺、肾经。补虚止咳。
[0028] 棒棒草:别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根。甘;苦;微温。补肺;健 脾;养阴生津。
[0029] 栝楼子:别名瓜蒌仁,栝楼仁。为萌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 9~11月采收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甘,寒。入肺、胃、大肠经。润肺,化痰,滑肠。
[0030] 独叶白芨:别名糯白芨、小白芨,独菇。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秋季采集。 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苦,平。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
[0031] 银耳:别名白木耳、白耳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 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成竹刀采割,将鲜银耳以清水洗净后,晒干即成。甘,平。补肺益气,养 阴润燥。
[0032] 燕子尾:别名锅铲叶、老鼠铃。西番莲科燕子尾,以全草入药。苦、微甘,温。补肺益 气,消炎,杀菌。
[0033] 鼠曲草:别名佛耳草、猫耳朵草、清明菜。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性平,味甘。归肺 经。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
[0034] 糯稻根须:别名稻根须,糯稻根。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 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晒干。甘,平。入肝、肺、肾三经。补肺健脾,养胃津。
[0035] 浙贝母:别名象贝、大贝、珠贝。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性寒,味苦。归肺经、心 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0036]桔梗:别名梗草、土人参、苦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宣 肺祛痰、利咽排脓。
[0037]天竺黄:别名竹黄、竹膏、天竹黄。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的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 物。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0038]剑花:别名霸王花、量天尺花、七星剑花。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性微寒,味甘。 归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0039]竹茹:别名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茎杆的间层。微寒 性,味甘。归胃经、胆经、脾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0040] 瓦楞子:别名蚶壳、瓦垄子、魁蛤壳。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等同属数种的贝 壳。性平,味咸。归肺经、胃经、肝经。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0041]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本发明的汤剂 取老虎姜llg、白术18g、吉利子树8g、羊红膻22g、勾儿茶14g、黄毛榕22g、灰树花6g、土 党参30g、棒棒草18g、辛参24g、陈皮22g、山药13g、红酸七8g、栝楼子17g、独叶白芨7g、银耳 27g、燕子尾13g、鼠曲草9g、懦稻根须22g、浙贝母32g、桔梗20g、天竺黄7g、剑花19g、竹節13g 和瓦愣子8g。
[004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5cm,浸 泡6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200ml, 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3cm,浸泡6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300ml, 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实施例2本发明的颗粒剂 取老虎姜13g、白术15g、吉利子树10g、羊红膻14g、勾儿茶llg、黄毛格19g、灰树花8g、土 党参28g、棒棒草15g、辛参27g、陈皮24g、山药16g、红酸七15g、栝楼子llg、独叶白芨14g、银 耳21g、燕子尾18g、鼠曲草10g、懦稻根须20g、浙贝母25g、桔梗15g、天竺黄9g、剑花17g、竹節 20g和瓦愣子1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