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9799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特别是供肝胆湿热型黄疸患者使用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肝胆湿热,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证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偏大,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数等。
[0003]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y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y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0004]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肝胆湿热型黄疸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肝胆湿热型黄疸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肝胆湿热型黄疸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以解决肝胆湿热型黄疸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肝胆湿热型黄疸。
[0006]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陈6?16g、虎杖15?45g、黄连2.5?5g、叶下珠25?48g、黄柏8?16g、姜半夏3?10g、全瓜蒌15?20g、枳实3?12g、厚朴3?12g、茯苳15?25g、薏该仁10?32g、白扁豆9?16g、山药15?30g、白茅根10?32g、鸡内金5?16g、蒲公英15?48g、乌梅4?8g、枸申己子10?20g、郁金8?16g0
[0007]—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陈8?14g、虎杖20?40g、黄连3?4.5g、叶下珠30?42g、黄柏10?14g、姜半夏6?9g、全瓜蒌15?17g、枳实8?Ilg、厚朴6?llg、茯苳18?22g、薏该仁15?28g、白扁豆10?14g、山药18?26g、白茅根15?30g、鸡内金8?14g、蒲公英20?42g、乌梅5?7g、枸紀子12?17g、郁金10?14g。
[0008]—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陈13g、虎杖35g、黄连4g、叶下珠38g、黄柏13g、姜半夏8g、全瓜蒌16g、枳实10g、厚朴10g、茯苓120g、薏苡仁25g、白扁豆13g、山药23g、白茅根26g、鸡内金13g、蒲公英36g、乌梅
6.58、枸杞子158、郁金138。
[0009]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为:4.7mm-4.8mm),进而晒干,瓶装密封备用。
[0010]—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g /次,饭前服,服药7?28天,诸症消失,病获痊愈。
[0011]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
虎杖,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症;
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聘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症;
叶下珠,性味:微苦、甘、凉,具有清热利尿、明目、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等症;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
姜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偏重于止呕的解毒,多用于化脾胃之痰,而法半夏偏于燥湿化痰,偏于化肺上的痰;
全瓜蒌,性味: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枳实,性味:苦、辛、寒,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效,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厚朴,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