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胰岛素贴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8221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胰岛素贴附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胰岛素栗,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胰岛素栗的栗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九九二年,由美国美敦力公司发明了一种胰岛素栗,此栗有一个较大的栗体,由一根较长(约35cm)的输液管道与身体连接,由一根可留置的注射针头埋置于腹部皮下,由手动控制栗体上的按钮控制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以栗体内的控制软件调节控制胰岛素的基础剂量。这种栗相对皮下人工注射胰岛素具有以下优点:1、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因为有每天的餐前锋值注射外,还有上百次的水剂量基础胰岛素的注射,能有效的全天24小时控制血糖。特别是对黎明血糖升高现象的患者,更加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的升高对人体器官的损害;2、方便患者减少注射次数。用此栗后,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换一次注射部位,大大减少了人工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因注射造成的二次感染和因注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但是此栗同时存在以下缺陷:1、患者使用时极不方便,因栗体较大,患者一般都是挎在肩上或挂在腰间,患者做运动、洗澡、睡觉时都不方便,栗体没有防水功能,更不能大幅运动和游泳等体育运动;2、不能保护患者隐私,每次餐前注射峰值胰岛素时患者必须在栗体上按动按钮,由于栗体较大,在夏秋气温高时,栗体暴露,患者不能保护患病的隐私;3、价格较贵,目前进口的胰岛素栗价格都在4-6万以上,每月耗材约在400-600元以上,给患者增加了费用负担;4、不能有效的控制低血糖。由于连接管道较长,患者在最后换药匣时由于外部气压较大,残留药液会一次性进入皮下,造成过量注射引起低血糖反应;5、管道更换时浪费较大,由于是高浓度胰岛素栗送剂每毫升内含200单位,每月要换管道2到4次,每次要浪费胰岛素约20到40单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连接管道短、注射量可精确控制的胰岛素贴附栗。
[000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附栗,它包括外壳和封装于其内腔中的胰岛素栗送装置和带活塞的药匣,胰岛素栗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部件和传动部件,传动部件的末端构件与药匣的活塞连接,使活塞可沿药匣的内壁移动将胰岛素制剂挤压栗出经皮下留置针注入患者体内。
[0005]所述外壳为封闭形状的U型体,由相应U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围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与上、下壳体两平行侧壁平行的密封隔板将外壳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外壳中设置有穿过密封隔板的U型导管。
[0006]所述药匣和所述动力部件、传动部件分置于所述外壳的两个腔室中;药匣的活塞端朝内,另一端上侧设置有与水平面成四十五度夹角、往上倾斜的出口管。
[0007]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微型马达和其连接的齿轮减速箱,微型马达采用可反复充电的高能量微型电池作为电源。
[0008]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丝杆、传动螺母和柔性活塞杆,柔性活塞杆采用碳纤维合成材料制作,其一端插入所述U形导管中,另一端与所述药匣的活塞可拆卸连为一体,传动丝杆沿U型导管两平行侧壁的一侧布置,传动螺母连接于传动丝杆上,传动螺母的侧壁连接有传动块,U型导管上对应传动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与之平行的条形槽,传动块插入条形槽中与柔性活塞杆的相应端面连为一体。
[0009]所述传动丝杆作为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出轴或者通过连轴器与齿轮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传动丝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传动螺母的直线运动来推动柔性活塞杆及所述药匣的活塞向前移动。
[0010]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药匣外端的出口管处有相应角度的倾斜孔,用于留置针插入,倾斜孔处配置相应的密封圈。
[0011]所述外壳内对应所述动力部件所处的腔室内还布置有连接到所述微型马达的控制电路集成板;外壳上连接有与控制板连接的USB接口和照明灯。
[0012]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面作为贴附面通过生物胶粘贴于患者下腹部皮肤上,上壳体对应所述药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密封盖板便于药匣的更换。
[0013]所述外壳和U型导管、密封隔板为一次成型的碳纤维合成材料整体件,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药匣、微型电机、齿轮减速箱及传动丝杆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次成型的相应的固定结构。
[0014]本发明利用传动丝杆和传动螺母结构来将传动丝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传动
螺母的直线运动,再通过传动螺母推动柔性活塞杆进而推动药匣自带的活塞向前移动,将药匣内的胰岛素制剂挤压栗出经皮下留置针注入患者体内,留置针直接与药匣的出口管连接,残留药液少,能避免现有技术因连接管道长而可能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还能避免药液的浪费,节约费用。
[0015]为了使传动丝杆产生低速旋转运动,配置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的动力装置采用微型电机,这样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又可以减小占用空间。
[0016]为了使动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将外壳进行独立分区,使药匣和动力装置分别置于外壳的独立腔室中。
[0017]为了满足医院对皮下注射的操作规范,将药匣的出口管设置为向上倾斜的45度角,同理将外壳的对应位置处也设置相同角度的倾斜孔,用于留置针的插入,这样保证留置针注入皮下的进针也为45度。
[0018]为了便于药匣的更换,将柔性活塞杆和药匣的活塞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在外壳的上侧开设相应的可滑动的密封盖板。
[0019]为了减轻整个栗的重量及便于贴附,采用碳纤维合成材料制作外壳及U型导管、柔性活塞杆,这样贴附栗的整体重量很轻,可直接贴附于患者下腹部合适位置的皮肤上,不影响患者的活动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0020]为了便于控制药液的注射量,通过控制微型马达的转速来控制传动螺母前进的距离进而控制药匣活塞前进的距离实现药液的注射量。
[0021]还可通过USB接口传输数据和给微型马达的电源充电。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胰岛素栗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附栗,包括外壳I和封装于其内腔中的胰岛素栗送装置2和药匣3。外壳I为全封闭形状的U型,采用碳纤维制作,由相应U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围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与上、下壳体两平行侧壁平行的密封隔板11将外壳I分成大小两个独立的腔室。外壳I中设置有穿过密封隔板11的U型导管14,其两平行侧壁分别位于外壳I的两个腔室中。
[0026]胰岛素栗送装置2包括微型马达21、齿轮减速箱22、传动丝杆23、传动螺母24、柔性活塞杆25。
[0027]微型马达21采用可反复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