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荆消痔丸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7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能治风杀虫。”《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肩,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苦参生物碱抗炎,消肿,抗寄生虫及抑菌作用[9]。
[0022]栀子:《本经》记载:“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白癞赤癞疮疡。”《本草衍义补遗》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行结气”,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用于疮疡肿毒,红肿热痛等症。本品含栀子素、栀子甙等多种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10]。
[0023]黄芩:《本经》载“主肠之辟,下血闭,治恶疽蚀火疡。”《日华子本草》指出:“疗疮、排脓”。《怪症奇方》治“久疮血出”,说明黄芩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的功能,可治疗诸出血症及痈肿疽疮,药理研究,其含有黄芩甙元、黄芩素等成分,能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菌谱广,对杆菌、球菌及皮肤真菌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11]。
[0024]黄柏:《本经》记载:“主五脏肠胃中结热,肠痔。”《药性论》记“治男子茎上疮,肩末敷之。”《本草拾遗》载:“主热疮起,虫疮下血,煎服。”《用药新法》“治疮痈不可忍者。”《濒湖集简方》记载:“治痈疽肿毒”等,说明本药有清热燥湿的功能,可以治疗痔疮,疮疡肿毒等症。药理研究,其含有各种碱、黄柏内酯及酮酸等成分,对各种球菌有抑制作用[12]。
[0025]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3]。
[0026]当归:《本草正》:“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现代药理研究:当归中含蒎烯、α-蒎烯、茨烯等中性油成分。含对-甲基苯甲醇、5-甲氧基-2,3_ 二甲苯酚等酸性油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当归有抗炎作用及抗菌作用[14]。
[0027]赤芍:味苦;微寒,归肝、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跌扑损伤等。李东垣:“赤芍药破瘀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仲景方中多用之者,以其能定寒热,利小便也。”现代药理研究,其含芍药甙,米糠,淀粉等多种成分,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15]。
[0028]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发斑;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现代药理研究:牡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牡丹酚新甙,具有抗凝、抗炎、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6 ]。
党参: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现代药理研究:党参含蒲公英萜醇乙酸酯、菠留醇及其葡萄糖甙、党参内酯和党参酸。党参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明显降低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动度、抑制体内外血栓形成。具有益气活血作用[17]。
[0029]薏米: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淋浊,白带。《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具有健脾利湿作用[18]。
[0030]苍术:味性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痰饮,湿肿等。《珍珠囊》曰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本草纲目》曰:“治湿痰留饮……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新修本草》称其能“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苍术燥湿健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抑菌等。苍术主要有效成分是以β-桉叶醇及茅术醇为代表的挥发油。苍术对血糖的影响。抗缺氧、中枢抑制、抗肿瘤、促进骨骼钙化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作用[19].。
[0031 ]大黄: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本经》曰:“下淤血,血闭安和五脏”。《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别录》记载治肠间结热,小腹痛,清热血留结”。《药性论》:“主寒热,利小肠”。《素问.病机保命集》中的大黄牵牛丸,治大便秘结。《金贵要略》中的大黄牡丹汤,治肠痈,少腹肿痞。说明本品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痈疡肿毒等症。药理研究,其含有多种葡萄糖甙、大黄鞣酸等成分,有泻下和抗菌的作用,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20]。
[0032]地榆:苦酸;寒;无毒归经肝;肺;肾;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疮痈肿痛,湿疹,阴痒。《别录》:“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其含鞣质及三萜皂甙成分,有止血、抗菌作用,对金葡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21 ]。
[0033]通过对上述每味药物文献记载复习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各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各自发挥各自作用,又存在共性,一起组成方剂,事半功倍,功能增强,方中紫荆皮、赤小豆、秦皮共同清热解毒,燥湿散结为君药,青蒿、黄芩、黄柏、大黄、栀子,清热泻火燥湿去积为臣药,青蒿、白芷、栀子、黄芩、黄柏、苦参等加强清热利湿作用,红花、当归、赤芍、丹皮、大黄、地榆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为辅药。苍术、党参、薏米健脾益气,升举下陷为佐使药。泻中寓补,补中有泻。本中药制剂组方严谨,配伍全面,君臣佐使得当,诸药合用,补而不滞,行而不泄。共奏清热解毒,养血止血,祛腐生肌,散结消痔之功。
[0034]参考文献:
[1]李时珍原著,紫图编绘.图解本草纲目.[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05
[2]张娟娟,张勇,唐文艺.紫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10):1782?1785
[3]扬风利,余静.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出血200例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0):716
[4]娄小娥,周慧君.青蒿琥酯的药理和毒性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3):175?177
[5]宁颖,孙健,吕海宁,等.赤小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938-1940
[6]王德才,李珂,徐晓燕,等.杭白芷香豆素组分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36.[7]马敏,马华,张京平,等.调免脱敏胶囊的药效及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10):800.[8]赵万红,曹永孝,刘静,等.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J].中国天然药物,2003, 1(3):161.[9]郑永权,姚建仁,邵向东,等.苦参杀虫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9,25(25):17
[10]沈爱宗,汤源泉.栀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79
(2):49-52
[11]程国强,冯年平,唐琦文,等.黄芩苷对眼科常见病原菌的体外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 (6):524-526
[12]徐涛.中药黄柏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4(2):111
[13]陈琼,顾仁樾,周瑞.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功能[J]辽宁中医杂志,1997; 24(8):372
[14]王亚平.当归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重庆医药,1989,8(4):31.[15 ]刘超,王静,杨军.赤芍总苷活血化瘀的研[J]究.中药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