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自取药和远程操控功能的医药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3354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32]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箱或者医药装置、医疗设备,其结构如图1、2、3、4、5所示,包括箱体10,箱体10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储放和取用各药物的各储药单元,以及对各储药单元取用的药物进行收集供患者服用的集药单元;储药单元包括用于储放药物的储药机构和将储药机构内的药物按量取出的取料机构,储药机构包括敞口立状布置的储药桶21,储药桶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储药桶21内补充药物的第一药盒22,第一药盒22的盒底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卸料口,第一卸料口与储药桶21的口部相对应布置;
[0033]储药桶21包括立状布置固定安装在箱体内的桶体,桶体内设置有立状布置的用于提升桶体内储放的药物的顶料杆211,顶料杆211与桶体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顶料杆2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撑托药物的托料面21a,第一驱动机构驱使顶料杆211上、下移动,储药桶21的桶口处设置有对顶料杆211取出的药物进行临时储放的方形储药盒23,储药盒23与顶料杆211上下对应布置,储药盒23的盒底开设供顶料杆211的上端插入的插孔,插孔的形状与顶料杆211的上端形状保持一致;集药单元包括倾斜布置的主管32,主管32上间隔设有与其连通连接的各支管31,支管31沿远离主管32方向的管身高度逐渐增大,各支管31高度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各储药盒23相连接,主管32高度较低的一端与箱体上设置的第二药盒33相对应布置,第一、二药盒分别与箱体构成抽屉式连接配合;储药盒23上设置有将储药盒23内临时储放的药物送至支管31内的卸料机构231;
[0034]第一驱动机构调节顶料杆211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顶料杆211的托料面21a与储药桶21的桶底上表面相平齐布置的取药位;其二为:顶料杆211的托料面21a与储药盒23的盒底上表面相平齐布置的卸药位;
[0035]通过设置储药机构和取料机构,使得患者每次需要服用的药物自动的按量取好储放在第二药盒33内,这样患者每次服药,只需要将第二药盒33内的药物全部取出服用即可,可以保证意识不太清楚病人的准确取药和服药,避免漏取药、少服药、多服药现象的发生,同时避免了专利201410326193.X中易于混淆的问题。托料面21a的尺寸设置应当只满足单粒或单片药物的取料,亦即托料面21a恰好只能堆放一粒或一片药剂,取料机构每次取药只能取一粒或一片药剂。虽然取料机构一次只能实现单片或者单粒取药,但是一般两次服药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因此通过取料机构的多次取药,能够有效保证多片或多粒取药的准确性,保证病患服药的可靠性。集料单元可以保证每次所取的药物都被可靠的收集落至第二药盒33内,这样每次只需要从第二药盒33中将所有药物取出服用即可。具体的,托料面21a为一凹形面,储药桶21的下部设置成斗状,储药桶21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0036]储药盒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卸料口,支管31的管腔通过第一卸料口与储药盒的盒腔相连通连接,顶料杆211为第一管件构成,第一管件的上端设置活动托料板23a,活动托料板23a—侧边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管件的上端铰接连接,活动托料板23a向背离支管31的一侧延伸设置,第二铰接轴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与第一卸料口的孔芯方向垂直,活动托料板23a的上表面构成托料面,卸料机构231包括管件内设置的顶升杆,顶升杆的上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活动托料板23a的下表面铰接连接,第二、三铰接轴相互平行布置,顶升杆的下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活动托料板23a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活动托料板23a水平布置装配在顶料杆211的上端用于托起药物的托料态;其二为:顶升杆顶起活动托料板使得活动托料板23a绕第二铰接轴进行翻转、使得托料面上药物滑落至支管的内卸料态;如图4、5、
6、7所示。第二驱动机构可为小气缸或者其他驱动组件构成。储药盒23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传感器对取药板215的取药进行判断,由于顶料杆的上下移动取药,不一定使得每次都有药物可以落至托料面21a上(此情况发生概率非常小),因此有时会出现取不到药的情形。通过设置储药盒23,对取料机构所取的药物进行临时储放以及便于药物送至集料单元进行收集。通过对第一传感器241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判断是否有取药,从而保证准确的取药。
[0037]各第一药盒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控第一药盒22是否能够打开的第一电磁锁51,第一药盒22的外轮廓为抽屉状,第一药盒22的盒腔为开口向上的斗状且盒腔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盒腔的腔底开设第一卸料口,第一卸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关闭和开启第一卸料口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边部通过第一铰接轴与第一药盒22的盒底铰接连接,箱体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用于支撑第一药盒22的支撑板101,第一铰接轴与第一药盒22的移动方向呈垂直状布置,第一板体221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第一药盒22抽出进行加药、支撑板对第一板体221进行支撑使得第一板体221水平布置对第一卸料口进行关闭的补药位;其二为:第一药盒22完全插入箱体内、第一板体221绕第一铰接轴向下翻转开启第一卸料口使得第一药盒22内的药物下落至储药桶21内的卸料位,第一板体221处于卸料位时第一铰接轴位于支撑板1I的内侧(内侧和外侧是指沿第一药盒2 2移动方向的内侧和外侧,下同);支撑板101与第一铰接轴相平行布置。如图7、8所示。上述结构的第一药盒22,在补充和添加药物时,只需要将第一药盒22抽出打开将药物添加至第一药盒22内,然后将第一药盒22关闭,这样添加的药物就可以从第一卸料口落至储药桶21内,实现快速补药。
[0038]箱体上还设置有分别对各取料机构单次取用的药物数量进行检测的各第一传感器241,箱体10上还设置有对用于输入各药物服用信息的人机交互单元11A、用于计时的计时单元13、用于播报药物服用信息的语音单元16、以及调控各部件运行状态的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接收人机交互单元11A、计时单元13、第一传感器241输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依据分析处理的结果调控第一驱动机构、卸料机构231、第一电磁锁51的运行状态以及调控语音单元16播报药物服用信号。通过控制装置11的调控,使得药箱的自动取药操作可靠、准确的进行,保证病患者的准确服药。
[0039]箱体10上还设置有与远程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通讯单元14,控制装置11通过通讯单元14向远程操作人员发送药物即将用完的信号以及接收远程操作人员发送的改变药物用量、服用时间的信号,远程人员包括病患者的亲人、药物供应人员,箱体10上设置有电池单元12。通过设置通讯单元14,这样病患者的亲人能够及时得知那种药物即将缺失的信息,同时供应该药物的药房销售人员或者乡村医院的医生也会收到相应的那种药物即将用完的信息,这样只需要在外务工的病患亲人与药房销售人员或者乡村医院的医生进行联系,将药物的费用通过网银或者支付宝等支付手段支付给销售人员或者医院,销售人员或医院收到费用后,及时将药物送到病患者的家中,打开药箱进行补充。解决传统购买用药困难、断药影响治疗的难点。有些药物不同时段的服用量不同,如高血压患者服用的利尿药物“氢氯噻嗪”,在初期,病患者浮肿较严重,需加大用量消肿,服用一段时间后浮肿消退,由于该药物对人体损害较大,需要减量,这样医生或者销售人员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药箱发送药物服用修改指令,减少剂量,使得病人能够准确、变量的服用各药物。
[0040]通讯单元14可采用GSM的短信方式进行通讯,这样通讯单元14可采用插入通讯运营商的S頂卡的GSM通讯扩展板组成。另外也可采用网络通讯的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网络通讯方式可在移动终端安装远程操控药箱的app。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当地网络覆盖程度进行具体选取。计时单元13可以在控制装置11的芯片板上集成内置,也可单独设置,箱体10上还设置有用于储存数据的储存单元15,储存单元15可为一般TF卡,由于储存相关输入的信息。
[0041]具体的为,第一传感器241可为储药盒23的盒顶内壁上设置的CCD图像传感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