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及其用图

文档序号:993380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及其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制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 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临床常常表现为:咽干,咽紧,咽痒,咽部异物感,咽部灼热疼痛,咽 部不适,刺激性咳嗽等症状。是一种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咽部疾病。给患者的生 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统计其发病率在农村人口中占咽部疾病的5.5%,在 城镇人口中占10-20%,而且由于近年来气候的变化,空气污染的加重及饮食结构的变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压力的日益增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 的趋势,因此对慢性咽炎防治的研究日显迫切。
[0003]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 %棚酸溶液,3 %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 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 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 瓜霜等。虽然西医在慢性咽炎局部治疗上的方法很多,但是其疗效不甚满意,尚缺乏公认的 理性方法。
[0004] 慢性咽炎属祖国传统医学"喉痹"的范畴。多认为其病位在咽部,且与脏腑功能失 调有密切关系。古代医家多认为脏腑阴虚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且主要与肺、脾、肾三脏 有关。认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相火妄动,虚火上炎,循经熏蒸咽喉,咽喉失于津液的濡养 而发病或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养而发病。不过各临床 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又不尽相同,其临床辨 证治疗也不尽一致:有从肾阴不足、肺阴虚、胃阴虚论治的,有从肝肾阴虚、脾肾不足着手 的,也有从阳虚、气虚、痰凝及血瘀气滞考虑的,还有人认为慢性咽炎为风热毒邪侵袭咽喉 所致。总之,目前中医各临床医家对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理的认识亦未完全统 一,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也没有公认的标准。目前有关传统医药临床治疗慢性咽炎的 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方药的临床报道、用药经验的总结和一些文献的综述,尚缺乏对传统 医药治疗慢性咽炎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根据风热毒邪侵袭咽喉,日久炼液为痰,痰热内盛,病久入络成瘀,痰瘀互 结,蕴积咽部及经络,致咽部气血运行不畅,咽喉失于濡养的发病机理,结合临床经验,采用 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解毒利咽的治法,研制出的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0006]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按照重量分数比包括:黄芩10-20份、金银花20-30 份、丹皮20-30份、薄荷20-30份、淡竹叶20-30份、麦冬15-30份、生甘草20-30份、乌梅20-30 份、桑叶10-20份、百部10-20份、蝉蜕12-25份、丹参8-15份、玄参8-15份、半夏8-15份、厚朴 10-20份、浙贝母10-30份、白芍20-30份、郁金20-30份、蒲公英12-20份、合欢皮20-30份。
[0008] 为了进一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以上各成分按 照重量比为:黄芩15份、金银花25份、丹皮25份、薄荷25份、淡竹叶25份、麦冬20份、生甘草25 份、乌梅25份、桑叶15份、百部15份、蝉蜕20份、丹参10份、玄参12份、半夏12份、厚朴15份、浙 贝母20份、白芍25份、郁金25份、蒲公英18份、合欢皮25份。
[0009] 为了进一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以上各成分按 照重量比为:黄芩10份、金银花20份、丹皮20份、薄荷20份、淡竹叶20份、麦冬15份、生甘草20 份、乌梅20份、桑叶10份、百部10份、蝴蜕12份、丹参8份、玄参8份、半夏8份、厚朴10份、浙贝 母1 〇份、白芍20份、郁金20份、蒲公英12份、合欢皮20份。
[0010] -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在治疗慢性咽炎药物或保健产品中 的应用。
[0011] -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制备成雾化剂、含片等外用制剂。
[0012] -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制备成颗粒剂,散剂,胶囊剂,丸剂, 片剂以及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0013] 本发明药物制备不同剂型仅所用的成型工艺和辅料不同,药物有效成分是一样 的,治疗效果也相同或近似。颗粒剂的辅料可为庶糖粉、羟甲基纤维素钠、糊精及矫味剂等 中进行选择;散剂可从淀粉、白陶土、磷酸钙、沉降碳酸钙等中选择;胶囊剂的辅料可从二氧 化硅、蔗糖、HPC、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乳糖、糖粉、羧甲淀粉钠、羧甲纤维素钠、羟丙甲 纤维素等中进行选择;丸剂的辅料可从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等中进行选择;片剂 的辅料可从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乳糖、糖粉、羧甲淀粉钠等中进 行选择。
[0014] 本发明中所用到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15]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 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0016]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 病发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不但能清热解毒,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及病毒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慢性咽炎常常由细菌感染所致,因此,用金银花可起到较好的抑菌作 用,对治疗咽炎有利。
[0017] 丹皮,即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所含 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 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 用。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 效。
[0018] 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微凉,归心肺胃三经,有清心除烦、利咽喉、通小便的功效,性 味平和,味道甘爽,竹叶能"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 惊痫"。现代研究表明,竹叶黄酮有抗溃疡、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竹叶多糖能增强免疫力,尤 其适合治疗儿童心经火盛、胃肠积热导致的咽喉肿痛、尿频。
[0019] 麦冬,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渴;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 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0020] 生甘草,具有调和诸药和利咽解毒的作用。
[0021] 乌梅,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 痢;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
[0022] 桑叶,桑叶具有抗凝血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血栓形成 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血糖作用、抗病毒作用、抑菌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疲劳作 用、抗衰老作用、抗丝虫病作用、抗溃疡作用、解痉作用、润肠通便作用、减肥作用、改善肠功 能等。
[0023] 百部,止咳、杀虫,百部所含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止 咳之效。对支气管痉挛有松驰作用,强度与氨茶碱相似。
[0024] 蝉蜕,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 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
[0025] 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