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3356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400?500份;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茴香23?35份、木香14?26份、香橼12?24份、柿蒂15?29份、砂仁17?29份、豆蔻14?22份、刀豆10?20份、橘核12?18份、荔枝核13?21份、川楝子16?28份、牡蛎20?40份、葫芦巴18?26份、茵陈17?31份、紫苏15?26份、秫米70?100份和枳壳15?27份;该中药酒具有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温中通便的功效,对腰腹胀痛、胃寒胃痛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 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大部分水溶性物质 及水不能溶解。中药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盐类、较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 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等均较易溶解于乙醇中。乙醇不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 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还有防腐作 用,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
[0003] 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杨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 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应辨虚实寒热、在 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 痛甚,得溫则痛减,为寒证;胃腕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 病在气,久病在血。治疗W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 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 血疲者,化疲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溫运脾阳即所谓通。 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0004] 目前现有的药酒不能起到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溫中通便的功效,对腰腹胀痛、胃 寒胃痛的症状无明显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起到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溫中通便的 功效,对腰腹胀痛、胃寒胃痛的症状有明显治疗效果的驱寒行气中药酒。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W下 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400-50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 药材料:小茵香23-35份、木香14-26份、香祿12-24份、柿蒂15-29份、砂仁17-29份、豆違14- 22份、刀豆10-20份、橘核12-18份、慕枝核13-21份、川棟子16-28份、牡颇20-40份、葫芦己 18-26份、茵陈17-31份、紫苏15-26份、林米70-100份和积壳15-27份。
[000引进一步的,所述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 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 的中药材料:小茵香23份、木香14份、香祿12份、柿蒂15份、砂仁17份、豆違14份、刀豆10份、 橘核12份、慕枝核13份、川棟子16份、牡颇20份、葫芦己18份、茵陈17份、紫苏15份、林米70份 和积壳15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 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 药材料:小茵香35份、木香26份、香祿24份、柿蒂29份、砂仁29份、豆違22份、刀豆20份、橘核 18份、慕枝核21份、川棟子28份、牡颇40份、葫芦己26份、茵陈31份、紫苏26份、林米100份和 积壳27份。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 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600份和黄酒45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 药材料:小茵香29份、木香20份、香祿18份、柿蒂22份、砂仁23份、豆違18份、刀豆15份、橘核 16份、慕枝核17份、川棟子22份、牡颇30份、葫芦己22份、茵陈24份、紫苏20份、林米85份和积 壳21份。
[0011]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12] 1)取小茵香23-35份、葫芦己18-26份、茵陈17-31份和紫苏15-26份清洗干净,然后 置于通风处将水风干,备用;
[0013 ] 2)将步骤1)的中药材通过碎料机绞碎,制得中药混合碎料,备用;
[0014] 3)取香祿12-24份洗净,然后切成片状,置于阳光下惊干水分,制得香祿薄片,取砂 仁17-29份放入器皿内,并用捣巧将砂仁巧捣碎,制得砂仁碎料,备用;
[0015] 4)取牡颇20-40份用猛火烘烤,使得牡颇变脆,然后趁热将牡颇研磨成牡颇粉,备 用;
[0016] 5)取林米70-100份用净水浸泡,使得林米膨胀发软,备用;
[0017] 6)取木香14-26份、柿蒂15-29份、丑違14-22份、刀丑10-20份、橘核12-18份、慕枝 核13-21份、川棟子16-28份和积壳15-27份W及步骤2)制得的中药混合碎料装入絹布袋内, 并绑紧袋口,防止药材外露,制得中药包,备用;
[0018] 7)取黄酒400-500份倒入蒸炉内,并将步骤6)制得的药包放入,武火加热煮沸,持 续30分钟,使得药包内的药材被黄酒润透,备用;
[0019] 8)将步骤7)润透后的药包和步骤4)制得的牡颇粉、步骤5)泡发的林米放入酒坛 内,再取米酒500-700份倒入酒坛内并浸没中药包,然后密封酒坛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14 天,备用;
[0020] 9)每隔1天对酒坛进行摇晃,使得中药包的成分与酒精充分混合,并在14天后打开 酒坛,将中药包取出,将药酒装瓶,即得。
[0021] 本发明的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其中药配方的具体功效如下:
[0022]小茵香:行气,散寒,止痛;
[0023]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
[0024] 香祿:疏肝理气,宽胸化疲,除湿和中;
[0025] 柿蒂:降压,利水,消炎,止血;
[00%]砂仁:化湿开胃,溫脾止泻,理气安胎;
[0027]豆違:散寒燥湿,解酒毒,化湿消瘡,行气溫中,开胃消食;
[002引刀豆:溫中下气,利肠胃;
[0029]橘核酒气,散结,止痛;
[0030] 慕枝核:行气散结,桂寒止痛;
[0031] 川棟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0032] 牡颇:平肝息风,养阴;
[0033] 葫芦己:补肾阳,桂寒湿;
[0034] 茵陈:疏肝、清肝热;
[0035] 紫苏:行气宽中,解郁止呕;
[0036] 林米:益脾和胃,安神止泻;
[0037] 积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00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助酒作为溶媒,能够将中药材内的有效成分析出来,能充 分结合酒精发挥其疗效快、效果显著的药效,将酒与治疗腰腹胀痛、胃寒胃痛等症状的中药 "溶"为一体制成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见效快和无副作用的优点,更 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1:
[0040]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 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茵香23 份、木香14份、香祿12份、柿蒂15份、砂仁17份、豆違14份、刀豆10份、橘核12份、慕枝核13份、 川棟子16份、牡颇20份、葫芦己18份、茵陈17份、紫苏15份、林米70份和积壳15份。
[0041]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42] 1)取小茵香23份、葫芦己18份、茵陈17份和紫苏15份清洗干净,然后置于通风处将 水风干,备用;
[0043] 2)将步骤1)的中药材通过碎料机绞碎,制得中药混合碎料,备用;
[0044] 3)取香祿12份洗净,然后切成片状,置于阳光下惊干水分,制得香祿薄片,取砂仁 17份放入器皿内,并用捣巧将砂仁巧捣碎,制得砂仁碎料,备用;
[0045] 4)取牡颇20份用猛火烘烤,使得牡颇变脆,然后趁热将牡颇研磨成牡颇粉,备用;
[0046] 5)取林米70份用净水浸泡,使得林米膨胀发软,备用;
[0047] 6)取木香14份、柿蒂15份、豆違14份、刀豆10份、橘核12份、慕枝核13份、川棟子16 份和积壳15份W及步骤2)制得的中药混合碎料装入絹布袋内,并绑紧袋口,防止药材外露, 制得中药包,备用;
[0048] 7)取黄酒400份倒入蒸炉内,并将步骤6)制得的药包放入,武火加热煮沸,持续30 分钟,使得药包内的药材被黄酒润透,备用;
[0049] 8)将步骤7)润透后的药包和步骤4)制得的牡颇粉、步骤5)泡发的林米放入酒坛 内,再取米酒700份倒入酒坛内并浸没中药包,然后密封酒坛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14天,备 用;
[0050] 9)每隔1天对酒坛进行摇晃,使得中药包的成分与酒精充分混合,并在14天后打开 酒坛,将中药包取出,将药酒装瓶,即得。
[0化1]实施例2:
[0052]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 的主要材料:米酒5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茵香35份、木 香26份、香祿24份、柿蒂29份、砂仁29份、豆違22份、刀豆20份、橘核18份、慕枝核21份、川棟 子28份、牡颇40份、葫芦己26份、茵陈31份、紫苏26份、林米100份和积壳27份。
[0053]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54] 1)取小茵香35份、葫芦己26份、茵陈31份和紫苏26份清洗干净,然后置于通风处将 水风干,备用;
[0055] 2)将步骤1)的中药材通过碎料机绞碎,制得中药混合碎料,备用;
[0056] 3)取香祿24份洗净,然后切成片状,置于阳光下惊干水分,制得香祿薄片,取砂仁 29份放入器皿内,并用捣巧将砂仁巧捣碎,制得砂仁碎料,备用;
[0057] 4)取牡颇40份用猛火烘烤,使得牡颇变脆,然后趁热将牡颇研磨成牡颇粉,备用;
[0058] 5)取林米100份用净水浸泡,使得林米膨胀发软,备用;
[0059] 6)取木香26份、柿蒂29份、豆違22份、刀豆20份、橘核18份、慕枝核21份、川棟子28 份和积壳27份W及步骤2)制得的中药混合碎料装入絹布袋内,并绑紧袋口,防止药材外露, 制得中药包,备用;
[0060] 7)取黄酒500份倒入蒸炉内,并将步骤6)制得的药包放入,武火加热煮沸,持续30 分钟,使得药包内的药材被黄酒润透,备用;
[0061] 8)将步骤7)润透后的药包和步骤4)制得的牡颇粉、步骤5)泡发的林米放入酒坛 内,再取米酒500份倒入酒坛内并浸没中药包,然后密封酒坛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14天,备 用;
[0062] 9)每隔1天对酒坛进行摇晃,使得中药包的成分与酒精充分混合,并在14天后打开 酒坛,将中药包取出,将药酒装瓶,即得。
[0063] 实施例3:
[0064]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由W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 的主要材料:米酒600份和黄酒450份;包括W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茵香29份、木 香20份、香祿18份、柿蒂22份、砂仁23份、豆違18份、刀豆15份、橘核16份、慕枝核17份、川棟 子22份、牡颇30份、葫芦己22份、茵陈24份、紫苏20份、林米85份和积壳21份。
[0065] -种驱寒行气中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66] 1)取小茵香29份、葫芦己22份、茵陈24份和紫苏20份清洗干净,然后置于通风处将 水风干,备用;
[0067] 2)将步骤1)的中药材通过碎料机绞碎,制得中药混合碎料,备用;
[0068] 3)取香祿18份洗净,然后切成片状,置于阳光下惊干水分,制得香祿薄片,取砂仁 23份放入器皿内,并用捣巧将砂仁巧捣碎,制得砂仁碎料,备用;
[0069] 4)取牡颇30份用猛火烘烤,使得牡颇变脆,然后趁热将牡颇研磨成牡颇粉,备用;
[0070] 5)取林米85份用净水浸泡,使得林米膨胀发软,备用;
[0071] 6)取木香20份、柿蒂22份、豆違18份、刀豆15份、橘核16份、慕枝核17份、川棟子22 份和积壳21份W及步骤2)制得的中药混合碎料装入絹布袋内,并绑紧袋口,防止药材外露, 制得中药包,备用;
[0072] 7)取黄酒450份倒入蒸炉内,并将步骤6)制得的药包放入,武火加热煮沸,持续30 分钟,使得药包内的药材被黄酒润透,备用;
[0073] 8)将步骤7)润透后的药包和步骤4)制得的牡颇粉、步骤5)泡发的林米放入酒坛 内,再取米酒600份倒入酒坛内并浸没中药包,然后密封酒坛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14天,备 用;
[0074] 9)每隔1天对酒坛进行摇晃,使得中药包的成分与酒精充分混合,并在14天后打开 酒坛,将中药包取出,将药酒装瓶,即得。
[00对实验例:
[0076] 实验对象:150试用者,分为3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和实验组,每组50人。
[0077] 试验方法:对照组为普通驱寒行气西药,对照组二使用普通驱寒行气中药,使用时 间为7天,实验组使用本发明的驱寒行气中药酒,使用时间为7天。
[007引判断标准;
[00巧]显效:服用后,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溫中通便的功效明显。
[0080] 有效:服用后,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溫中通便的功效不够明显。
[0081] 无效:服用后,补血止痛、驱寒止泻和溫中通便的功效无明显变化。
[0082] 3组进行1天的效果比较,结果见下表:
[0083]
[0089] 通过对3组实验进行实验对比,本发明的驱寒行气中药酒效果更显著。
[0090] 典型案列:
[0091] 郭某某,女,35岁,由于郭某某在上学时没有主注意饮食,导致她患有胃病,同时郭 某某的每次胃病发作都会疼痛难忍和通便不杨,因此,郭某某选用了本发明的驱寒行气中 药酒,通过酒快速析出中药的成分,能够快速起到治疗效果,同时效果稳定,因此郭某某每 天坚持饮用一小杯,滋养胃部,驱寒行气,持续12天后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并治愈了。
[009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助酒作为溶媒,能够将中药材内的有效成分析出来,能充 分结合酒精发挥其疗效快、效果显著的药效,将酒与治疗腰腹胀痛、胃寒胃痛等症状的中药 "溶"为一体制成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见效快和无副作用的优点,更 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0093]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料和辅助材料制成: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400-500份;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茵香23 -35份、木香14-26份、香橡12-24份、柿帝15-29份、砂仁17 -29份、 豆蔻14-22份、刀豆10-20份、橘核12-18份、荔枝核13-21份、川楝子16-28份、牡蛎20-40份、 萌芦巴18-26份、茵陈17-31份、紫苏15-26份、秫米70-100份和枳壳15-27份。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 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7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 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茴香23份、木香14份、香橼12份、柿蒂15份、砂仁17份、豆 蔻14份、刀豆10份、橘核12份、荔枝核13份、川楝子16份、牡蛎20份、萌芦巴18份、茵陈17份、 紫苏15份、秫米70份和枳壳15份。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 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500份和黄酒500份;包括以下 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茴香35份、木香26份、香橼24份、柿蒂29份、砂仁29份、豆蔻22 份、刀豆20份、橘核18份、荔枝核21份、川楝子28份、牡蛎40份、萌芦巴26份、茵陈31份、紫苏 26份、秫米100份和枳壳27份。4.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驱寒行气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 料和辅助材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主要材料:米酒600份和黄酒450份;包括以下 重量份数配比的中药材料:小茴香29份、木香20份、香橼18份、柿蒂22份、砂仁23份、豆蔻18 份、刀豆15份、橘核16份、荔枝核17份、川楝子22份、牡蛎30份、萌芦巴22份、茵陈24份、紫苏 20份、秫米85份和枳壳21份。
【文档编号】A61P1/14GK105999042SQ20161057949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1日
【发明人】夏放军
【申请人】夏放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