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3368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熟地34?36份、赤芍34?36份、白芍34?36份、当归34?36份、元胡34?36份、丹皮34?36份、陈皮34?36份、红花34?36份、桃仁34?36份、党参34?36份、干姜34?36份、五灵脂34?36份、泽兰34?36份、肉桂34?36份、炙甘草34?36份。将按照所述药物成分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药材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本发明药液配合针灸,舒筋活血,打通经络,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疗效显著,适用于痛经患者。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
【背景技术】
[000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现在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0003]现有技术常规针灸治疗起效的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施治,且医生的劳动强度大,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使治疗效果差异很大,特别是针对痛经等疑难疾病,治疗周期长,治愈困难,大多数情况是起到缓解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毒副作用,配合针灸,舒筋活血打通经络,见效快,疗效显著。
[0005]本发明米用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4-36份、赤芍34-36份、白芍34-36份、当归34-36份、元胡34-36份、丹皮34-36份、陈皮34-36份、红花34-36份、桃仁34-36份、党参34-36份、干姜34-36份、五灵脂34-36份、泽兰34-36份、肉桂34-36份、炙甘草34-36份。
[0006]进一步,所述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4份、赤芍34份、白芍34份、当归34份、兀胡34份、丹皮34份、陈皮34份、红花34份、桃仁34份、党参34份、干姜34份、五灵脂34份、泽兰34份、肉桂34份、炙甘草34份。
[0007]进一步,所述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当归36份、元胡36份、丹皮36份、陈皮36份、红花36份、桃仁36份、党参36份、干姜36份、五灵脂36份、泽兰36份、肉桂36份、炙甘草36份。
[0008]—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制备方法:将按照所述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熟地、赤芍、白芍、当归、元胡、丹皮、陈皮、红花、桃仁、党参、干姜、五灵脂、泽兰、肉桂、炙甘草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C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
[0009]配方中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0010]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0011]白苟,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0012]当归,性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13]元胡,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0014]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0015]陈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0016]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0017]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0018]党参,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
[0019]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0020]五灵脂,性甘、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
[0021 ]泽兰,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0022]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0023]炙甘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0024]本发明所述的针灸用药液在临床上是这样使用的:将针灸针的尖部放入酒精灯火内烧红,将烧红的针尖迅速浸入药液内,再经火焰上略加热,使针尖部吸附的药油微冒白烟,迅速扎入患部经络穴位,留针一段时间即可。隔日针I次,12次为I疗程。
该药液配合针灸,舒筋活血,打通经络,对于治疗痛经,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特点,效果大大优于普通针灸,特别能够治好普通针灸以及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痛经,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I)针灸用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4份、赤芍34份、白芍34份、当归34份、兀胡34份、丹皮34份、陈皮34份、红花34份、桃仁34份、党参34份、干姜34份、五灵脂34份、泽兰34份、肉桂34份、炙甘草34份。
[0026](2)将按照所述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熟地、赤芍、白芍、当归、元胡、丹皮、陈皮、红花、桃仁、党参、干姜、五灵脂、泽兰、肉桂、炙甘草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Γ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_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
[0027]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I)针灸用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当归36份、元胡36份、丹皮36份、陈皮36份、红花36份、桃仁36份、党参36份、干姜36份、五灵脂36份、泽兰36份、肉桂36份、炙甘草36份。
[0028](2)将按照所述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熟地、赤芍、白芍、当归、元胡、丹皮、陈皮、红花、桃仁、党参、干姜、五灵脂、泽兰、肉桂、炙甘草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Γ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_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
[0029]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I)针灸用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5份、赤芍35份、白芍35份、当归35份、元胡35份、丹皮35份、陈皮35份、红花35份、桃仁35份、党参35份、干姜35份、五灵脂35份、泽兰35份、肉桂35份、炙甘草35份。
[0030](2)将按照所述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熟地、赤芍、白芍、当归、元胡、丹皮、陈皮、红花、桃仁、党参、干姜、五灵脂、泽兰、肉桂、炙甘草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Γ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_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
[0031]典型病例:
李XX,女,22岁,痛经,去了某医院治疗,无效,经过本发明药液配合针灸,6次针灸治好;
王XX,女,29岁,痛经,在某医院针灸科治疗,连续进行多次针灸均无效,经过本发明药液配合针灸,7次针灸治好;
赵X X,女,33岁,痛经,进行多次普通针灸治疗无效,经过本发明药液配合针灸,8次针灸治好;
钱X,女,38岁,痛经,曾经推拿和普通针灸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本发明药油配合针灸,9次针灸治好;
孙X,女,27岁,痛经,进行多次普通针灸治疗无效,经过本发明药油配合针灸,8次针灸治好;
吴XX,女,42岁,痛经,进行多次普通针灸治疗无效,经过本发明药油配合针灸,2疗程针灸治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4-36份、赤芍34-36份、白芍34-36份、当归34-36份、元胡34-36份、丹皮34-36份、陈皮34-36份、红花34-36份、桃仁34-36份、党参34-36份、干姜34-36份、五灵脂34-36份、泽兰34-36份、肉桂34-36份、炙甘草34-3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4份、赤苟34份、白苟34份、当归34份、兀胡34份、丹皮34份、陈皮34份、红花34份、桃仁34份、党参34份、干姜34份、五灵脂34份、泽兰34份、肉桂34份、炙甘草3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熟地36份、赤芍36份、白芍36份、当归36份、元胡36份、丹皮36份、陈皮36份、红花36份、桃仁36份、党参36份、干姜36份、五灵脂36份、泽兰36份、肉桂36份、炙甘草36份。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痛经的针灸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按照所述药物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准备的熟地、赤芍、白芍、当归、元胡、丹皮、陈皮、红花、桃仁、党参、干姜、五灵脂、泽兰、肉桂、炙甘草切片后混合加食醋105份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加热容器中150-170Γ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者颜色加深,取出放晾,将晾干药材粉碎至85-90目,加50-55度白酒525份,浸泡3_5天,过滤后得到药液。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5999171SQ20161051761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5日
【发明人】张阳, 丁少华, 张玥
【申请人】张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