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7104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15?20g、赤芍20g、炙甘草24?26g、葛根25g、桑葚8?12g、百合8?10g、钩栗5?7g、紫草4?6g、蝉蜕3g、橘皮5g、乌药5g、荔枝核4?6g、墨旱莲3g、凌霄花3g、水红花子3g、鸡血藤2?4g、紫罗兰4g、丝瓜络4g、裙带菜2g、飞燕草4g。本发明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组方独特,配伍合理,上述诸药协同作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解肌透疹,对初起麻疹治疗效果甚好,治愈率高达94.1%,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痛苦。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3]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肩为特征。其传染性很强,应该尽快治疗,现有药物治疗周期过长,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0004]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本发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麻疹初起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15_20g、赤芍20g、炙甘草24-26区、葛根25〖、桑葚8-12〖、百合8-10〖、钩栗5-7〖、紫草4-6〖、蝴銳3〖、橘皮5〖、乌药5〖、蒸枝核 4-68、墨旱莲38、凌霄花38、水红花子38、鸡血藤2_48、紫罗兰48、丝瓜络48、裙带菜28、飞燕草4g。
[0008]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丝瓜络混合,然后加入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得中药A,将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混合,然后加入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桑葚、百合、裙带菜、飞燕草煎煮20分钟得中药B,将中药A浴中药B混合煎煮10分钟即得产品。
[0009]飞燕草取其茎叶,葛根、钩栗均经清炒处理。
[0010]下面对各原料的药理功效进行说明。[〇〇11]升麻:性味:辛、甘,微寒。归经:归肺、脾、大肠、胃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0012]赤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 须根及泥沙,晒干。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0013]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0014]紫草:性味:味甘、咸,性寒。归经:归心、,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0015]飞燕草:茎叶杀虫。
[0016]丝瓜络为萌芦科植物丝瓜或粵丝瓜的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又名天萝筋(《脉因证治》),丝瓜网(《医林纂要?药性》),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 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 (《湖南药物志》),丝瓜布(《四川常用中草药》)。原植物粵丝瓜又名:棱角丝瓜。有通经活络, 解毒消肿的功效。
[0017]_銳:性味:甘、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0018]裙带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褐藻酸、甘露醇、褐藻糖胶、高不饱和脂肪酸、岩藻黄素、有机碘、留醇类化合物、 膳食纤维等多种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免疫调节,抗突变,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减肥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0019]乌药: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⑴乌药辛开温通,善于疏通气机,功能行散气滞、止痛,能上入肺、脾,舒畅胸腹之气滞,故凡寒邪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均可应用,常与木香相须为用。亦可配合香附、枳壳、郁金等同用。(2)善于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可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3)用于经行腹痛, 可配合当归、香附等同用。(4)乌药又能下行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对肾与膀胱虚寒所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常配合益智仁、山药等同用。
[0020]荔枝核:辛,温,归肝经。功效: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主治:(1)本品药性辛温,专入肝经,功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为治疗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气,睪丸肿痛的常用要药,常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药配合应用。(2)本品疏肝理气止痛,用于肝气郁滞的胃脘疼痛, 可与木香同用;(3)若用肝郁气滞的痛经及产后腹痛,可配香附同用。
[0021]墨旱莲(旱莲草):甘,酸,凉,归肝、肾经。含挥发油、鞣质、皂甙、葡萄糖甙、异黄酮甙类、烟酸、维生素E、维生素A等多种成分。功效:滋肝益肾,丰肌泽肤、乌发固齿、凉血止血。主治:(1)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痛筋软等证。(2)用于阴虚内热,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及崩漏出血。(3)可用于治疗皮肤粗糙、脸色晦黯、须发早白。用旱莲草单味或与女贞子、熟地黄、制何首乌等药物配伍使用,有较好的护肤、嫩肤、乌发等作用。
[0022]凌霄花: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0023]水红花子:性味归经:咸,微寒。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平,味苦。”③《药材资料汇编》:“辛,无毒。”④《药材学》:“性平,味甘。”入肝、胃、脾三经。 有化痞散结,清热止痛功能。用于痞块腹胀,肝脾肿大,颈淋巴结核,消渴,胃痛。
[0024]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功能:行血补血,舒经活络。主治:(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证。(2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证。
[0025]紫罗兰:能够清热解毒,美白祛斑,滋润皮肤,除皱消斑,清除口腔异味,增强光泽,防紫外线照射,紫罗兰对呼吸道的帮助很大,对支气管炎也有调理之效,还可以润喉,以及解决因蛀牙引起的口腔异味。
[0026]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 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0027]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主治:(1)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3)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4)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5)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6)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〇〇28]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含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梓檬酸、縣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铁、锌及硬脂酸、油酸、芸香甙、花青素甙等成分。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丰肌悦色。主治:(1)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症。(2)适用于治疗津伤内热消渴,阴虚肺燥干咳,津伤肠燥便秘。
[0029]百合:甘,寒,归肺、心经。百合含蛋白质、脂肪、去甲秋水仙碱、葡萄糖、果糖、妈、 磷、铁等。功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1)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如百合固金汤。(2)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如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0030]钩栗:功效:涩肠止泻。主治:治痢疾。性味归经:甘,涩入肠经。
[00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组方独特,配伍合理,上述诸药协同作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解肌透疹,对初起麻疹治疗效果甚好,治愈率高达94.1%,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痛苦。[〇〇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〇〇33]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15g、赤芍20g、 炙甘草24g、葛根25g、桑葚12g、百合8g、钩栗6g、紫草4g、蝴銳3g、橘皮5g、乌药5g、蒸枝核6g、 墨旱莲3g、凌霄花3g、水红花子3g、鸡血藤4g、紫罗兰4g、丝瓜络4g、裙带菜2g、飞燕草4g。
[0034]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丝瓜络混合,然后加入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得中药A,将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混合,然后加入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桑葚、百合、裙带菜、飞燕草煎煮20分钟得中药B,将中药A浴中药B混合煎煮10分钟即得产品。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〇〇35]飞燕草取其茎叶,葛根、钩栗均经清炒处理。
[0036]尹某某,女,现年1岁,济南人,出现身热头痛,咳嗽,经诊断为麻疹,服用本实施例中药2天后症状痊愈,停药,至今未复发。[〇〇37]实施例2:—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20g、赤芍20g、 炙甘草25g、葛根25g、桑葚8g、百合10g、钩栗5g、紫草5g、蝴銳3g、橘皮5g、乌药5g、蒸枝核5g、 墨旱莲3g、凌霄花3g、水红花子3g、鸡血藤2g、紫罗兰4g、丝瓜络4g、裙带菜2g、飞燕草4g。
[0038]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丝瓜络混合,然后加入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得中药A,将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混合,然后加入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桑葚、百合、裙带菜、飞燕草煎煮20分钟得中药B,将中药A浴中药B混合煎煮10分钟即得产品。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〇〇39]飞燕草取其茎叶,葛根、钩栗均经清炒处理。
[0040]习某,男,现年2岁,济南人,身热头痛,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经诊断为麻疹,疹发不出,服用本实施例中药2天后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服用2天后,停药,未复发。
[0041]实施例3:—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17g、赤芍20g、 炙甘草26g、葛根25g、桑葚12g、百合9g、钩栗7g、紫草6g、蝴銳3g、橘皮5g、乌药5g、蒸枝核4g、 墨旱莲3g、凌霄花3g、水红花子3g、鸡血藤3g、紫罗兰4g、丝瓜络4g、裙带菜2g、飞燕草4g。
[0042]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丝瓜络混合,然后加入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得中药A,将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混合,然后加入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桑葚、百合、裙带菜、飞燕草煎煮20分钟得中药B,将中药A浴中药B混合煎煮10分钟即得产品。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〇〇43]飞燕草取其茎叶,葛根、钩栗均经清炒处理。
[0044]王某,男,现年2岁,聊城人,出现身热头痛,咳嗽,经诊断为麻疹,疹发不出,服用本实施例中药一天后症状消失,继续服用1天后,停药。[〇〇45]实施例4:为了验证本发明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效果,2014年至今对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到10岁不等,治愈率高达94.1%。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升麻15-20g、赤芍 20区、炙甘草24-268、葛根258、桑葚8-128、百合8_1(^、钩栗5-78、紫草4-68、蝴銳38、橘皮5区、 乌药5g、荔枝核4-6g、墨旱莲3g、凌霄花3g、水红花子3g、鸡血藤2-4g、紫罗兰4g、丝瓜络4g、 裙带菜2g、飞燕草4g。2.—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钩栗、紫草、丝瓜络混合,然后加入升麻、赤芍、炙甘草、葛 根、钩栗、紫草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得中药A,将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 花、水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混合,然后加入蝉蜕、橘皮、乌药、荔枝核、墨旱莲、凌霄花、水 红花子、鸡血藤、紫罗兰重8倍量的水煎煮半小时,然后再加入桑葚、百合、裙带菜、飞燕草煎 煮20分钟得中药B,将中药A浴中药B混合煎煮10分钟即得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麻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飞燕草取其茎 叶,葛根、钩栗均经清炒处理。
【文档编号】A61K36/8967GK106038969SQ20161046992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6日
【发明人】殷延超
【申请人】济南让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