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766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的日益增大压迫静脉血管,使血液回流不畅,因此90%的女性在孕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水肿,更有甚者会造成全身水肿,而此类水肿通常在胎儿娩出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消退,产妇在生产完后身体极度虚弱,仍无法进行较长时间的身体活动,造成身体水肿的消退比较缓慢,而现有医院的病床大多为平板结构,无法有效的辅助产妇身体水肿的快速消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护理床。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于床架之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沿床身方向两侧设有两条对称长条孔,两条长条孔之间通过横条孔连接,所述每条长条孔内固定设有两根支杆,两根支杆与所述横条孔内的受力杆通过铰接装置连接,所述长条孔内还设有固定间距的卡口,所述支杆的直径小于卡口。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支杆下部固定在卡口内将受力杆调节至一定高度,产妇可以将小腿置于受力杆之上,抬高的小腿利于血液的回流,从而帮助身体水肿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俯视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0]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I和设于床架I之上的床板2,床板2沿床身方向两侧设有两条对称长条孔3,两条长条孔3之间通过横条孔4连接,每条长条孔3内固定设有两根支杆5,两根支杆5与横条孔4内的受力杆6通过铰接装置7连接,长条孔3内还设有固定间距的卡口 8,支杆5的直径小于卡口 8。
[0011]上述护理床在使用时,支杆5下端固定于卡口 8内,通过固定在卡口 8的不同位置调节受力杆6的高度,产妇将双腿放置于受力杆6上,不使用时,将支杆5和受力杆6放置于长条孔3和横条孔4内,与普通病床无异。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I)和设于床架(I)之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沿床身方向两侧设有两条对称长条孔(3),两条长条孔(3)之间通过横条孔(4)连接,所述每条长条孔(3)内固定设有两根支杆(5),两根支杆(5)与所述横条孔(4)内的受力杆(6)通过铰接装置(7)连接,所述长条孔(3)内还设有固定间距的卡口(8),所述支杆(5)的直径小于卡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于床架之上的床板,床板沿床身方向两侧设有两条对称长条孔,两条长条孔之间通过横条孔连接,所述长条孔内固定设有两根支杆,两根支杆与横条孔内的受力杆通过铰接装置连接,长条孔内还设有固定间距的卡口,支杆的直径小于卡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帮助下肢水肿的产妇产后水肿的快速消退。
【IPC分类】A61G13-00
【公开号】CN204446475
【申请号】CN201520076418
【发明人】张树玲
【申请人】张树玲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