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542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器具领域,尤其为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下肢病残的患者来说,残肢姿势是否适当对于康复进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姿势会导致残肢受损的部分朝着不可康复的方向发展。现有的该类病患通常是由医护人员每次将病患的肢体摆放到恰当的姿势以利于康复,无法依靠病人家属独立对残肢姿势进行调整,这种简单重复而又及其耗费体力的劳动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康复护理良姿固定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包括经由若干角度调节件依次连接的大腿垫枕、大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的上侧面分别具有与大腿侧面、小腿侧面以及脚部侧面相适应的支护槽。
[0005]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中部设置有导向柱的固定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定位环、中部设有通孔且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下部从而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柱转动的转动板;所述导向柱的上部纵向设置有凸楞或者凹槽,所述定位环内部对应设置有定位凹槽或者定位凸楞,从而所述定位环在导向柱的上部仅可相对于定位柱滑动而不能产生转动;定位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定位片,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定位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通孔周侧的卡槽,所述定位片插入位于转动板上的卡槽内时,转动板受所述定位环的限制从而不能相对于导向柱以及固定板转动;所述固定板、转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中的两者,则相连接的二者之间的角度可作调节,所述卡槽的外侧设置有角度标记。
[0006]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均由支护架、包覆垫以及气垫组成,所述支护架的上侧面具有所述支护槽,所述包覆垫贴覆于支护架的上侧面以及周侧面,所述气垫连接于所述支护架的底部,从而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的高度随所述气垫充气多少而变化。
[0007]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气垫的中部具有凸起部,所述支护架的下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气垫的外侧边缘包裹所述支护架以及包覆垫的下部边缘。
[0008]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上部具有位于所述导向柱上方的端盖,该端盖的内部连接有磁铁,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为铁质。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互相之间角度可调节的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使得病患的下肢各部之间可以形成满足康复需要的角度,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病患家属可以无需专业护理知识而仅仅依靠角度调节件对病患的姿势进行继续调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固定板、定位环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固定板与转动板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4所示A向视图。
[0015]图6为定位环上部设置有端盖的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支护架、包覆垫以及气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所示,该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包括若干支护垫7和经由若干角度调节件4依次连接的大腿垫枕1、小腿垫枕2、脚部垫枕3,大腿垫枕1、小腿垫枕2、脚部垫枕分别呈与大腿侧面、小腿侧面、脚部侧面相对应的支护槽123。
[0019]具体地,角度调节件4包括中部设置有导向柱的固定板41、滑动设置于导向柱43上的定位环42、中部设有通孔441且套接于导向柱下部从而可相对于导向柱转动的转动板44;导向柱的上部纵向设置有凸楞45 (或者凹槽),定位环内部对应设置有定位凹槽46 (或者定位凸楞),从而定位环在导向柱的上部仅可相对于定位柱滑动而不能产生转动;定位环42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定位片421,转动板与定位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位于通孔周侧的卡槽442,定位片插入位于转动板上的卡槽内时,转动板受定位环的限制从而不能相对于导向柱以及固定板转动;固定板、转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中的两者,则相连接的二者之间的角度可作调节,卡槽的外侧设置有角度标记(图中未标记)。
[0020]使用角度调节件的时候,首先向上拔动定位环,使得定位环外侧的定位片脱离转动板上的卡槽,继而转动该转动板一定角度,使得其他卡槽与定位片相对,下压定位环,使得定位片再次进入卡槽,只是定位片前后两次所处的卡槽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此角度量即转动板相对于固定板之间的调节角度,也即是大腿垫枕与小腿垫枕之间的角度或者小腿垫枕与脚部垫枕之间的角度。
[0021]为了便于对定位环进行操作,定位环42的上部具有位于导向柱上方的端盖49,该端盖的内部连接有磁铁48,导向柱的上端为铁质,从而在向上拔动定位环时需要克服端盖与导向柱上端的吸合力,相应地,在下压定位环后,定位环在该吸合力的作用下稳固地与转动板连接,不至发生脱落。
[0022]大腿垫枕1、小腿垫枕2以及脚部垫枕3均由支护架11、包覆垫12以及气垫13组成,支护架的上侧面具有支护槽123,包覆垫贴覆于支护架的上侧面以及周侧面,气垫13连接于支护架的底部,从而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的高度随气垫充气多少而变化。
[0023]气垫13的中部具有凸起部131,支护架的下部具有与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111,凸起部位于凹陷部内,气垫的外侧边缘包裹支护架以及包覆垫的下部边缘。
[0024]通过上述角度调节件将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互相之间的角度根据康复需要调整完毕后,将病患的残肢放置在支护槽,使得残肢的各部分与支护槽的各部分相一致从而使得残肢处于康复良姿;实际使用时,可以用软管19将各个气垫串接好后,利用气泵一次性对整个装置充气从而将其提高到病人适宜的高度,并且也可以再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之间的间隙处选择放置垫块10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在使用完毕后,本通过角度调节件将本实用新型各部互相折叠好后便于收藏。
【主权项】
1.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由若干角度调节件依次连接的大腿垫枕、大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的上侧面分别具有与大腿侧面、小腿侧面以及脚部侧面相适应的支护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中部设置有导向柱的固定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定位环、中部设有通孔且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下部从而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柱转动的转动板;所述导向柱的上部纵向设置有凸楞或者凹槽,所述定位环内部对应设置有定位凹槽或者定位凸楞,从而所述定位环在导向柱的上部仅可相对于定位柱滑动而不能产生转动;定位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定位片,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定位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通孔周侧的卡槽,所述定位片插入位于转动板上的卡槽内时,转动板受所述定位环的限制从而不能相对于导向柱以及固定板转动;所述固定板、转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中的两者,则相连接的二者之间的角度可作调节,所述卡槽的外侧设置有角度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均由支护架、包覆垫以及气垫组成,所述支护架的上侧面具有支护槽,所述包覆垫贴覆于支护架的上侧面以及周侧面,所述气垫连接于所述支护架的底部,从而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的高度随所述气垫充气多少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的中部具有凸起部,所述支护架的下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气垫的外侧边缘包裹所述支护架以及包覆垫的下部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上部具有位于所述导向柱上方的端盖,该端盖的内部连接有磁铁,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为铁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护理良姿调节枕,包括经由若干角度调节件依次连接的大腿垫枕、大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所述大腿垫枕、小腿垫枕、脚部垫枕的上侧面分别具有与大腿侧面、小腿侧面以及脚部侧面相适应的支护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互相之间角度可调节的大腿垫枕、小腿垫枕以及脚部垫枕,使得病患的下肢各部之间可以形成满足康复需要的角度,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病患家属可以无需专业护理知识而仅仅依靠角度调节件对病患的姿势进行继续调整。
【IPC分类】A61G12-00
【公开号】CN204484623
【申请号】CN201520141934
【发明人】纪婕, 胡翠琴
【申请人】江苏省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