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542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用工作台范围内,对于呼吸内科的病患来说,在呼吸内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除常用的输液架以外,还需要经常使用呼吸机、吸痰器、氧气瓶、加湿器等医疗设备,现有的工作台通常的架构比较简单,无法将各类设备进行有序摆放,在使用中需要一一对各设备进行安装和接线。如果遇到呼吸科急救病人,无疑延长了抢救时间,同时,各类设备数量多且整体占地面积大;在呼吸内科的口常护理工作中,还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棉纱等医疗废弃物;再者,传统工作台上用于挂置输液瓶的支撑架往往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无法根据患者的方位随意的调整方向,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底座、固定座、滚轮、扶手、氧气瓶、输氧管、置物抽屉、把手、呼吸机、护理托盘、废液槽、垃圾桶、消毒液盒、出水管、支撑杆、升降杆和挂钩,所述工作台底座下侧四周都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下侧连接连接滚轮,工作台底座左端倾斜设有扶手,扶手底端固定在工作台底座侧壁上,所述工作台底座上侧左端设有氧气瓶,氧气瓶顶部连接输氧管,所述氧气瓶右侧设有置物抽屉,置物抽屉外壁上设有把手,所述置物抽屉右侧设有呼吸机,所述置物抽屉和呼吸机上侧设有护理托盘,呼吸机右侧设有废液槽,废液槽上侧设有垃圾桶,废液槽右侧上方设有消毒液盒,所述消毒液盒上设有电磁阀,废液槽下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工作台底座上侧右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侧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上侧左右两端都设有挂钩。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氧气瓶与输氧管的连接处设有阀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物抽屉上下共设有两个。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桶与废液槽的连接处设有滤网。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支撑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可通过扶手推着工作台进行移动,移动方便,提高了工作台的便捷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可利用氧气瓶和输氧管对病人进行紧急输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置物抽屉中防止医护用品和医护药品,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呼吸机能够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垃圾桶可对医护过程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废液由滤网进入废液槽中,实现了固液垃圾的分类收集,消毒液盒中的消毒液可对废液槽中的废液进行消毒,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医护人员可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对病人进行输液,无需手持输液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底座1、固定座2、滚轮3、扶手4、氧气瓶5、输氧管6、置物抽屉7、把手8、呼吸机9、护理托盘10、废液槽11、垃圾桶12、消毒液盒13、出水管14、支撑杆15、升降杆16和挂钩17,所述工作台底座I下侧四周都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下侧连接连接滚轮3,所述滚轮3为万向轮,工作台底座I左端倾斜设有扶手4,扶手4底端固定在工作台底座I侧壁上,医护人员可通过扶手4推着工作台进行移动,移动方便,提高了工作台的便捷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所述工作台底座I上侧左端设有氧气瓶5,氧气瓶5顶部连接输氧管6,所述氧气瓶5与输氧管6的连接处设有阀门,医护人员可利用氧气瓶5和输氧管6对病人进行紧急输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所述氧气瓶5右侧设有置物抽屉7,所述置物抽屉7上下共设有两个,置物抽屉7外壁上设有把手8,置物抽屉7中防止医护用品和医护药品,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所述置物抽屉7右侧设有呼吸机9,呼吸机9能够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所述置物抽屉7和呼吸机9上侧设有护理托盘10,呼吸机9右侧设有废液槽11,废液槽11上侧设有垃圾桶12,所述垃圾桶12与废液槽11的连接处设有滤网,废液槽11右侧上方设有消毒液盒13,所述消毒液盒13上设有电磁阀,废液槽11下侧设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上设有阀门;垃圾桶12可对医护过程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废液由滤网进入废液槽11中,实现了固液垃圾的分类收集,消毒液盒13中的消毒液可对废液槽11中的废液进行消毒,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所述工作台底座I上侧右端设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侧设有升降杆16,所述升降杆16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支撑杆15,升降杆16上侧左右两端都设有挂钩17,医护人员可将输液瓶挂在挂钩17上对病人进行输液,无需手持输液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医护人员可通过扶手4推着工作台进行移动,移动方便,提高了工作台的便捷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可利用氧气瓶5和输氧管6对病人进行紧急输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置物抽屉7中防止医护用品和医护药品,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呼吸机9能够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垃圾桶12可对医护过程中的垃圾进行收集,废液由滤网进入废液槽11中,实现了固液垃圾的分类收集,消毒液盒13中的消毒液可对废液槽11中的废液进行消毒,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医护人员可将输液瓶挂在挂钩17上对病人进行输液,无需手持输液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底座、固定座、滚轮、扶手、氧气瓶、输氧管、置物抽屉、把手、呼吸机、护理托盘、废液槽、垃圾桶、消毒液盒、出水管、支撑杆、升降杆和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下侧四周都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下侧连接连接滚轮,工作台底座左端倾斜设有扶手,扶手底端固定在工作台底座侧壁上,所述工作台底座上侧左端设有氧气瓶,氧气瓶顶部连接输氧管,所述氧气瓶右侧设有置物抽屉,置物抽屉外壁上设有把手,所述置物抽屉右侧设有呼吸机,所述置物抽屉和呼吸机上侧设有护理托盘,呼吸机右侧设有废液槽,废液槽上侧设有垃圾桶,废液槽右侧上方设有消毒液盒,所述消毒液盒上设有电磁阀,废液槽下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工作台底座上侧右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侧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上侧左右两端都设有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瓶与输氧管的连接处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抽屉上下共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与废液槽的连接处设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支撑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底座、呼吸机和废液槽,工作台底座下侧四周都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下侧连接连接滚轮,工作台底座左端倾斜设有扶手,扶手底端固定在工作台底座侧壁上,工作台底座上侧左端设有氧气瓶,氧气瓶顶部连接输氧管,氧气瓶右侧设有置物抽屉,置物抽屉外壁上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移动式工作台,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样,移动方便快捷,可对病人进行输液、输氧治疗,并可帮助病人进行呼吸,还可对医护过程中产生的固液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IPC分类】A61G12-00
【公开号】CN204484617
【申请号】CN201520118923
【发明人】蔡栋梁
【申请人】蔡栋梁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