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310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指示驱血式静脉充盈袖带。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临床医疗工作中,静脉穿刺术应用非常多。通常是采用橡皮条止血带扎紧患者远端肢体阻止静脉回流,使静脉血管充盈显露,方便医护人员找到可穿刺静脉。但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控制止血带压力使其在适宜范围,压力过大可阻断动脉向远端肢体供血,压力过小不能有效阻断静脉回流,这两方面均不利于使肢体远端静脉充盈。又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异,例如肥胖、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影响,常常发生难以找到可穿刺静脉或静脉充盈不佳,进行多次试穿,经常穿出现刺失败,不但给患者造成较多损伤和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而且使治疗难以进行下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近心端到远心端先后充气加压驱血,以实现远端静脉有效充盈方便穿刺的指示静脉充盈袖带。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力指示驱血式静脉充盈袖带包括:基布、控制阀、充气球、压力指示器、设于基布内两个以上的条形气囊,以及设于基布上撕拉条;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一个进气口、多个出气口,以及嵌于壳体内通过旋转实现进出气工位切换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设有贯通的管道,旋转盘在不同的进气工位上实现连通进气口和某一个出气口,在封闭工位上封闭进气口和所有出气口 ;所述每个条形气囊各设有连通相应条形气囊内部空间的接头,各个接头经软管分别连接到控制阀对应的出气口上;充气球和压力指示器经三通管连接到控制阀的进气口。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指示器便于控制条形气囊的压力,使各个条形气囊的气压大于静脉压而小于动脉舒张压(适宜气压),保证可阻断静脉回流,而又不影响动脉向远端肢体供血,迫使远端肢体静脉充盈。再由近端向远端充盈条形气囊到适宜气压,驱使静脉内血液向远端回流,在一定压力下组织液回流入静脉量也增多,使肢体远端静脉更易充盈,有利于成功实现静脉穿刺。为了达到控制各个条形气囊的气压,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控制阀到不同工位,使各个条形气囊的先后充盈。
[0006]所述压力指示器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与三通管连通的半封闭容器,压力指示器设有随内部气压变化进行伸缩的指示杆。当使用充气球给条形气囊充气时,内部气压增高,指不杆随内部气压的变化,从开口伸出的长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指示器内设有活动瓣、弹簧和弹簧座,所述活动瓣在压力指示器内可活动,并且将压力指示器内的空间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与三通管连通,弹簧设于弹簧座和活动瓣之间且位于所述开放腔中,指示杆后端与活动瓣连接,前端对应压力指示器开口。
[0008]所述指示杆上设有标记刻度。从压力指示器前端向内的刻度依次由小到大标示,刻度尺上在压力小于静脉压区域涂以白色,表示压力过低,刻度尺上在大于静脉压而小于动脉舒张压区域涂以绿色,表示压力适宜,刻度尺在大于动脉舒张压区域涂以红色,表示压力过高。
[0009]综合成本、临床实际需要看,优选地,所述条形气囊有2?4个。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盘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进气口 ;所述条形气囊包括第一条形气囊和第二条形气囊,经各自对应的接头和软管分别连接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所述旋转盘在第一进气工位时连通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在第二进气工位时连通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0011]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相对于控制阀呈180°方向设置,进气口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呈90°角设置;所述旋转盘的管道开口方向呈90°。基于该技术方案,除了第一进气工位和第二进气工位外,旋转盘的其余位置都属于封闭工位。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12]所述接头设有放气阀。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打开放气阀即可排除条形气囊内的空气。
[00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指示驱血式静脉充盈袖带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先后逐级充盈气囊,控制气囊气压以实现有效充盈显露静脉的理念,并具体公开了实现该操作的袖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可分别对条形气囊进行充气,并配备压力指示器监控内部气压以防止造成损伤,旋转盘的工位设计简单方便,保证单行通气的同时还具有高保障的封闭性,条形气囊接头处还设有放气阀以方便操作结束后可放气折叠袖带以保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铺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实施例旋转盘第一进气工位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4是实施例旋转盘第二进气工位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5是实施例旋转盘封闭工位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压力指示器中活动瓣、指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出气阀放气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压力指示驱血式静脉充盈袖带,包括基布1、控制阀2、充气球3、压力指示器4、平行排列于基布I内的第一条形气囊51、第二条形气囊61,连通第一条形气囊51的第一接头52、连通第二条形气囊61的第二接头62、以及设于基布I上的撕拉条7 ;控制阀2包括壳体21,设于壳体21上的一个进气口 22、第一出气口 23、第二出气口24,以及嵌于壳体21内通过旋转实现进出气工位切换的旋转盘25,充气球3和压力指示器4经三通管8连接到控制阀2的进气口 22,第一出气口 23与第一接头52通过第一软管53连接,第二出气口 24与第二接头62通过第二软管63连接,旋转盘25内水平设有贯通的管道26,通过旋转旋转盘25实现在不同工位的切换。
[0026]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一出气口 23和第二出气口 24相对于控制阀2呈180°方向设置,进气口 22于第一出气口 23和第二出气口 24之间呈90°角设置;旋转盘25的管道26开口方向呈90°。当旋转盘25在如图3所示第一进气工位A时,旋转盘25的管道26连通进气口 22和第一出气口 23,对第一条形气囊51进行充盈;当旋转盘25在如图4所示第二进气工位B时,旋转盘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