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380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医疗输液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医疗器材。
[000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医疗输液装置,根据输液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玻璃瓶输液装置、塑料瓶输液装置和软袋输液装置。其中只有软袋输液装置是不必采用进气管,仅依靠自身张力压迫药液滴出,从而避免了外界空气接触和溶入药液,杜绝了药液被空气污染的可能。
[0004]然而,由于结构和材料方面的特性,相对于玻璃瓶和塑料瓶,输液软袋有如下缺陷:1、输液软袋对部分特殊药液有吸附作用,2、其添加于输液软袋上的材料易溶于药液,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燃烧、降解输液软袋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氯化物造成环境污染,4、输液软袋虽轻便,然而其成本比玻璃瓶和塑料瓶都略高。所以,玻璃瓶输液装置和塑料瓶输液装置因为其输液瓶具有易消毒、尺寸稳定、不易与药品产生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仍然广泛地使用。
[0005]然而,现有的玻璃瓶输液装置和塑料瓶输液装置在结构上仍然有比较明显的设计缺陷。图1是现有的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玻璃瓶、塑料瓶输液装置一般由输液瓶1、进气管13和输液管路3组成。其中输液管路3由瓶塞穿刺器、输液软管、莫菲氏滴壶、流速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针及其护帽等组件组成;进气管13为一段小口径的弯管。进气管13的作用在于往输液瓶I内输入空气,形成空气回路,以实现药液的持续输送。这两种输液装置的进气管13均插接在输液瓶I底部的瓶塞上,空气经由进气管13进入输液瓶I内,从药液中穿过,并上浮至输液瓶I顶部的空气腔内。
[0006]而根据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国家标准(GB8368-1998),“进气器件应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对空气中0.5 μ m以上微粒的滤除率应不小于90% ”。然而,空气中最小细菌尺寸为0.3 μ m,病毒体积为0.01?0.1 μ m。并且,医院以及医疗场所的输液区域是未进行安全处理的开放环境,空气的漂浮尘埃不计其数,因此进气管13的空气过滤装置保证药液免受微生物与微粒污染的作用是甚乎其微的,进气管13的使用导致了质量已经控制非常好的输液制剂变成了质量不合格产品,增大了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所以,空气中少量的微粒或细菌会在穿过药液的过程中溶入药液,对药液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液装置存在的容易对药液产生污染的安全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进气过滤管路,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瓶分别与所述进气过滤管路、所述输液管路密封连通;所述进气过滤管路与所述输液瓶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液管路与所述输液瓶的底部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气过滤管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器,包括一号过滤器和二号过滤器;空气依次流经所述一号过滤器、所述二号过滤器进入所述输液瓶。进气过滤管路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进气过滤管路上依次设置不同过滤器,能分别过滤掉空气中对药液有害的污染物质,其中一号过滤器过滤一种类型的污染物质,二号过滤器过滤另一种类型的污染物质。
[0011]进一步,所述一号过滤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管路的进气口上的过滤嘴,所述过滤嘴内设有颗粒过滤材料。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号过滤器作为第一层次的过滤装置,其结构包括过滤嘴以及设置在过滤嘴内部的颗粒过滤材料,能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状的、粉尘等具有一定外形尺寸的污染物质。
[0012]优选地,所述颗粒过滤材料为滤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滤纸的材质是纤维制成品,因此它的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较小的或者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这样通过过滤嘴的空气能有效过滤掉初级的污染物质。并且滤纸价格低廉、使用和更换非常方便。
[0013]进一步,所述二号过滤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管路上的滴壶,所述滴壶内装有溶液类过滤材料。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经过了一号过滤器的空气,残留有颗粒较小的固体污染物质,和部分液体类污染物质。这一类污染物质在经过二号过滤器时,被设置在滴壶内的溶液类过滤材料有效地消除和溶解掉。
[0014]优选地,所述溶液类过滤材料为所述输液瓶内的药液。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使用输液瓶内的药液能溶解空气中有害的固体颗粒、液体物质和气体物质,以免空气进入输液瓶后再度溶解到将注射到人体的有效药液中。同时,使用输液瓶内的药液作为过滤材料,非常方便,只要将输液瓶倾斜回灌到滴壶即可。
[0015]进一步,输液装置还包括滤管支撑架,所述滤管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一号过滤器和所述二号过滤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进气过滤管路虽然是与输液瓶的顶部连通,然而要发挥两个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则要求一号过滤器出口的水平位置位于二号过滤器容器的水平位置之上,同时,保证二号过滤器容器入口在下出口在上,故设置滤管支撑架可实现有效地放置进气过滤管路。
[0016]优选地,所述滤管支撑架包括U型管套和管夹,所述U型管套设置于所述进气过滤管路的转弯处,所述管夹用于固定整个所述进气过滤管路。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U型管套的作用在于保证进气过滤管路转弯处不发生弯折,不影响空气的正常通过,而管夹用于夹持整个进气过滤管路。
[0017]进一步,所述输液瓶顶部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有橡胶密封塞;所述进气过滤管路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一端设有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穿刺器通过所述橡胶密封塞与所述通孔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输液瓶顶部设有通孔,作为安装橡胶密封塞的开口 ;而橡胶密封塞的作用在于,能使进气过滤管路上的瓶塞穿刺器穿透且保持密封。通孔、橡胶密封塞和设置在进气过滤管路上的瓶塞穿刺器,可实现进气过滤管路与输液瓶密封连通。
[0018]进一步,所述进气过滤管路和所述输液管路的材质分别为三层复合膜材料。进气过滤管路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进气过滤管路和输液管路技术要求不仅塑性好,并且对药液无污染危害。故进气过滤管路和输液管路的中间层设计为塑性较好、即比较柔软的聚氯乙稀(Polyvinyl chloride,英文简称PVC),而内表层与外表层使用对药液无吸附与溶出作用的聚丙稀(Polypropylene,英文简称PP)。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与输液瓶顶部密封连通的进气过滤管路过滤并导入空气,不仅实现了对进入输液瓶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目的,而且避免了空气穿过溶液进入输液瓶,从而消除了外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溶入药液的可能,降低了药液被空气污染的风险。目前,由于空气污染了药液而导致的静脉输液医疗事故和案例频发,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如在医疗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将能够使广大患者的输液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对人类的健康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作为对比,附图中还包括了现有技术的图纸。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现有的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输液瓶;2-进气过滤管路; 3-输液管路;
[0026]4-一号过滤器; 5-二号过滤器;6-过滤嘴;
[0027]7-滴壶;8-管夹;9-U型管套;
[0028]10-通孔;11-橡胶密封塞; 12-瓶塞穿刺器;
[0029]13-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1,进气过滤管路2和输液管路3,进气过滤管路2与输液瓶I的顶部连通,输液管路3与输液瓶I的底部连通,并且,输液瓶I和进气过滤管路2密封连通,输液瓶I与输液管路3也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装置,将进气过滤管路2与输液瓶I的顶部连通,在输液过程中,能使空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