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8459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科临床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红十字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以前的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去伪存真、去粗采精,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多年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诊治疾病的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将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经过整理和归纳。并加以系统地研宄(包括循证医学的研宄),才发展为内科学。
[0003]在目前的内科临床治疗和护理中,一些内科病人中有丧失吞咽功能的,会导致无法进食,需要通过导管进行灌入,同时该类病人还需经常对胃部进行检查,需要蘸取胃酸进行检测,目前来说,上述的工作均是通过不同的装置分开进行的,使医护人员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该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实现多种功能,解决了现有内科临床装置操作麻烦,功能分体进行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包括伸入管,所述伸入管的下端伸入病人的胃部,所述伸入管下端端部处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一,所述伸入管下端外壁上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二,所述伸入管靠近上端处具有坚硬部,所述坚硬部位于病人的喉部处,所述伸入管的上端位于病人的嘴部外,所述伸入管的上端固连有向上设置的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漏筒,所述漏筒的下端固连于所述伸入管的上端,所述伸入管的上端外壁上还具有伸出的支管,所述支管位于病人嘴部外且所述支管端部具有旋盖,所述支管上具有导线,所述导线连通所述摄像头一和所述摄像头二,所述治疗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呈圆环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套设有呈圆筒形的PH试纸,所述安装块上还连接有拿持管,所述安装块能够从所述支管内伸入。
[0006]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装置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具有观察功能,将伸入管伸入病人的胃部后,打开摄像头一和摄像头二便可清晰的观察到病人胃部的具体情况,环形的摄像头设计巧妙。其次,具有喂料功能,当一些病人丧失吞咽功能,将食物或药物从漏筒的上端倒入,从伸入管的下端进入胃部内,实现了喂料。最后,是检测功能,若是需要检测病人胃酸酸度是否正常,将检测装置从支管的端部缓慢伸入至伸入管的下端,PH试纸会蘸到胃酸变色,然后将检测装置缓慢拉出即可,设计巧妙。本装置集成了三种实用的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本装置实现必须的工作,设计巧妙。另外,坚硬部设置防止一些病人喉部运动压迫伸入管导致影响喂料功能。
[0007]上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中,所述拿持管由软管材料制成。
[0008]软管变形效果好,方便拿持管的伸入。
[0009]上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中,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拿持管之间还具有硬管,所述硬管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与所述拿持管的端部。
[0010]硬管的设置使安装块在伸入的过程不会发生位置的颠倒,最后使pH试纸能够顺利蘸取到胃酸完成检测,设计巧妙。
[0011]上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中,所述漏筒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入管。
[0012]该种结构实现了漏筒的可拆卸,十分的方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多种功能。
[0015]2、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集成了三种实用的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本装置实现必须的工作,设计巧妙。
[0016]3、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中硬管的设置使安装块在伸入的过程不会发生位置的颠倒,最后使PH试纸能够顺利蘸取到胃酸完成检测,设计巧妙。
[0017]4、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的漏筒螺纹连接于伸入管,该种结构实现了漏筒的可拆卸,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伸入管;la、坚硬部;lb、支管;2、摄像头一 ;3、摄像头二 ;4、漏筒;5、旋盖;6、导线;7、安装块;8、pH试纸;9、拿持管;10、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包括伸入管1,伸入管I的下端伸入病人的胃部,伸入管I下端端部处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一 2,伸入管I下端外壁上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二 3,伸入管I靠近上端处具有坚硬部la,坚硬部Ia位于病人的喉部处,伸入管I的上端位于病人的嘴部外,伸入管I的上端固连有向上设置的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漏筒4,漏筒4的下端固连于伸入管I的上端,伸入管I的上端外壁上还具有伸出的支管lb,支管Ib位于病人嘴部外且支管Ib端部具有旋盖5,支管Ib上具有导线6,导线6连通摄像头一 2和摄像头二 3,治疗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呈圆环形的安装块7,安装块7内套设有呈圆筒形的pH试纸8,安装块7上还连接有拿持管9,安装块7能够从支管Ib内伸入。
[0022]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装置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具有观察功能,将伸入管I伸入病人的胃部后,打开摄像头一 2和摄像头二 3便可清晰的观察到病人胃部的具体情况,环形的摄像头设计巧妙。其次,具有喂料功能,当一些病人丧失吞咽功能,将食物或药物从漏筒4的上端倒入,从伸入管I的下端进入胃部内,实现了喂料。最后,是检测功能,若是需要检测病人胃酸酸度是否正常,将检测装置从支管Ib的端部缓慢伸入至伸入管I的下端,PH试纸8会蘸到胃酸变色,然后将检测装置缓慢拉出即可,设计巧妙。本装置集成了三种实用的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本装置实现必须的工作,设计巧妙。另外,坚硬部Ia设置防止一些病人喉部运动压迫伸入管I导致影响喂料功能。
[0023]拿持管9由软管材料制成。软管变形效果好,方便拿持管9的伸入。
[0024]如图2所示,安装块7与拿持管9之间还具有硬管10,硬管10两端分别固连于安装块7的一侧与拿持管9的端部。硬管10的设置使安装块7在伸入的过程不会发生位置的颠倒,最后使PH试纸8能够顺利蘸取到胃酸完成检测,设计巧妙。
[0025]漏筒4螺纹连接于伸入管I。该种结构实现了漏筒4的可拆卸,十分的方便。
[0026]本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集成了三种实用的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在本装置实现必须的工作,设计巧妙。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包括伸入管,所述伸入管的下端伸入病人的胃部,所述伸入管下端端部处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一,所述伸入管下端外壁上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二,所述伸入管靠近上端处具有坚硬部,所述坚硬部位于病人的喉部处,所述伸入管的上端位于病人的嘴部外,所述伸入管的上端固连有向上设置的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漏筒,所述漏筒的下端固连于所述伸入管的上端,所述伸入管的上端外壁上还具有伸出的支管,所述支管位于病人嘴部外且所述支管端部具有旋盖,所述支管上具有导线,所述导线连通所述摄像头一和所述摄像头二,所述治疗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呈圆环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套设有呈圆筒形的PH试纸,所述安装块上还连接有拿持管,所述安装块能够从所述支管内伸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管由软管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拿持管之间还具有硬管,所述硬管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与所述拿持管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筒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入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内科临床多功能治疗装置,属于内科临床领域,本治疗装置包括伸入管,伸入管下端端部处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一,伸入管下端外壁上固连有呈环形的摄像头二,伸入管靠近上端处具有坚硬部,伸入管的上端固连有向上设置的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漏筒,漏筒的下端固连于伸入管的上端,伸入管的上端外壁上还具有伸出的支管,支管位于病人嘴部外且支管端部具有旋盖,支管上具有导线,导线连通摄像头一和摄像头二,治疗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呈圆环形的安装块,安装块内套设有呈圆筒形的pH试纸,安装块上还连接有拿持管,安装块能够从支管内伸入。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实现多种功能。
【IPC分类】A61M25/00, A61B1/273, A61J15/00, A61B5/00
【公开号】CN204636287
【申请号】CN201520325106
【发明人】孙莉
【申请人】孙莉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