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373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外科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托架。
【背景技术】
[0002]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常常涉及到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在患者颅脑损伤或摘除患者脑瘤等情况下进行的手术。开颅手术一般在患者病患部位上的头皮上切开一个U字型的口,然后再头颅上打几个洞,取出相应的颅骨后进行医学操作后放回颅骨缝合伤口。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开颅手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蓬勃开展,开颅术后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维护病人生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开颅术后的护理更加重要,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而在护理过程中,体位的维持是第一位,搬动病人应特别小心,头部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因此,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稳固,病人舒适度高一些的神经外科托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托架,该托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大大减轻了病人的伤痛,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包括高度调节架、支撑板、中间板和弧形托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架的上方,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弧形托架设置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两个所述弧形托架之间安装有螺纹伸缩杆,两个所述弧形托架上部设置有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弧形充气垫、无纺布层,所述弧形托架、所述弧形充气垫、所述无纺布层从下到上依次粘连连接,所述弧形充气垫通过进气管与充气囊相连,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
[0006]所述中间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弧形托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0007]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两个高度调节支架,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支架分别包括连接杆、上支撑杆、下支撑杆、螺旋杆、底座,所述上支撑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旋杆之间,所述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螺旋杆相连,所述下支撑杆位于所述螺旋杆、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旋杆、旋转支撑杆相连。
[0008]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螺旋杆为同一个,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头安装有调节旋钮。
[0009]两个所述弧形充气垫的倾斜角度为20°,两个所述弧形充气垫底部的厚度均大于其顶部的厚度。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伸缩杆可以调整两个弧形托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该托架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采用高度调节架可以调整该托架的高度,在弧形托架上铺设弧形充气垫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的同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大大减轻了病人的伤痛,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充气囊2、进气阀3、弧形充气垫4、弧形托架5、螺纹伸缩杆6、滑槽7、中间板8、支撑板9、连接杆10、调节旋钮11、螺旋杆12、侧支撑杆13、下支撑杆14、底座15、上支撑杆16、旋转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包括高度调节架、支撑板8、中间板7和弧形托架4,支撑板8设置于高度调节架的上方,中间板7设置于支撑板8的上方,弧形托架4设置于中间板7的上方,两个弧形托架4之间安装有用来调整两者距离的螺纹伸缩杆5,两个弧形托架4上部设置有相对的凹槽,凹槽上方设置有弧形充气垫3、无纺布层,弧形托架4、弧形充气垫3、无纺布层从下到上依次粘连连接,弧形充气垫3通过进气管与充气囊I相连,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2。
[0014]实施例
[0015]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包括高度调节架、支撑板8、中间板7和弧形托架4,支撑板8设置于高度调节架的上方,中间板7设置于支撑板8的上方,弧形托架4设置于中间板7的上方,两个弧形托架4之间安装有用来调整两者距离的螺纹伸缩杆5,两个弧形托架4上部设置有相对的凹槽,凹槽上方设置有弧形充气垫3、无纺布层,弧形托架4、弧形充气垫3、无纺布层从下到上依次粘连连接,弧形充气垫3通过进气管与充气囊I相连,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2。两个弧形充气垫3的倾斜角度为20°,两个弧形充气垫3底部的厚度均大于其顶部的厚度。
[0016]中间板7上表面设置有滑槽6,弧形托架4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位于滑槽6内且与滑槽6之间滑动连接。
[0017]高度调节架包括两个高度调节支架,两个高度调节支架分别包括连接杆9、上支撑杆15、下支撑杆13、螺旋杆11、底座14,上支撑杆15位于连接杆9与螺旋杆11之间,上支撑杆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9、螺旋杆11相连,下支撑杆13位于螺旋杆11、底座14之间,底座14上设置有旋转支撑杆16,下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与螺旋杆11、旋转支撑杆16相连,两个高度调节支架的螺旋杆11为同一个,螺旋杆11的一端头安装有调节旋钮10,底座14上方设有与其垂直的侧支撑杆12,螺旋杆11 一端活动固定于侧支撑杆12的上方。
[0018]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通过充气囊I向弧形充气垫3内充气,然后调节螺纹伸缩杆5的一端的旋钮来拉近或伸开弧形托架4,以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待伸缩到合适距离后,即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通过高度调节架调节弧形托架4的高度,使病人感觉舒适一些。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伸缩杆5可以调整两个弧形托架4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该托架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采用高度调节架可以调整该托架的高度,在弧形托架4上铺设弧形充气垫3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的同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节架、支撑板、中间板和弧形托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架的上方,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弧形托架设置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两个所述弧形托架之间安装有螺纹伸缩杆,两个所述弧形托架上部设置有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弧形充气垫、无纺布层,所述弧形托架、所述弧形充气垫、所述无纺布层从下到上依次粘连连接,所述弧形充气垫通过进气管与充气囊相连,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弧形托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两个高度调节支架,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支架分别包括连接杆、上支撑杆、下支撑杆、螺旋杆、底座,所述上支撑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旋杆之间,所述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螺旋杆相连,所述下支撑杆位于所述螺旋杆、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旋杆、旋转支撑杆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螺旋杆为同一个,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头安装有调节旋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充气垫的倾斜角度为20°,两个所述弧形充气垫底部的厚度均大于其顶部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托架,包括高度调节架、支撑板、中间板和弧形托架,支撑板设置于高度调节架的上方,中间板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弧形托架设置于中间板的上方,两个弧形托架之间安装有螺纹伸缩杆,两个弧形托架上部设置有相对的凹槽,凹槽上方设置有弧形充气垫、无纺布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伸缩杆可以调整两个弧形托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该托架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采用高度调节架可以调整该托架的高度,在弧形托架上铺设弧形充气垫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的同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大大减轻了病人的伤痛,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IPC分类】A61G13/12
【公开号】CN204655420
【申请号】CN201520025576
【发明人】付春红
【申请人】付春红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