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3096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普遍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如此对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普通输液器没有药液输完时的自动封闭功能,始终存在着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极不安全的隐患,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空气进入血管更是致命的威胁。
[0003]为此,很多种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器被陆续实用新型出来。虽然其名称各一,结构各异,但是总体看来均是在输液器的滴斗内或者导管内设置一种由浮力与重力相互作用的安全阀门机构。其安全阀门包括外壳(滴斗或者导管)、设置在外壳内的可漂浮体,浮体中空且下方设置一弹性密封件,常见的为圆柱状硅胶体。外壳下端有输液时供药液流动的通道,输液通道口位于浮体的下方。使用过程中,浮体借助于其自身的重力、浮力等综合性力学影响,通过药液于外壳中高度的变化,使浮体及密封件离开或堵住输液通道口来实现输液通道的自动启闭。当药液处于正常输液高度时,浮体上浮,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体随着药液高度的下降直到封闭输液管路,从而杜绝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0004]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密封件容易变形或脱落。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属于无菌医疗器械,需要进过严格的灭菌过程方可使用。目前,该系列产品主要使用EO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时,需要将待灭菌的产品放入消毒柜中进行预真空处理,在形成真空的过程中,浮体内部空间中原有的空气逐步膨胀,密封件特别是中部较薄的部分非常容易变形,其变形量随着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封件极其容易由于变形扯动而从浮体主体上离位甚至脱落。当真空灭菌结束回到常压状态时,密封件由于内外压强的急剧变化产生回缩,但此时能否完好地恢复原状完全取决于密封件的强度、材料的耐受度以及结构受力状态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外部影响的变量较多、可靠性较低。
[0005]此外,由于浮体与外壳之间需留有足够空间供药液流通,可见两者间非紧密配合,运输之后浮体在外壳内产生不可预知的位移从而导致卡位或者错位,未使用即已失效,给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006]更重要的是,所有止液功能完全取决于密封件的光滑无暇,但是在大规模工业制造中,密封件上穿孔、沙眼、毛刺以及表面波纹不平整的现象无法彻底避免,由此造成密封不彻底、药液隙漏的问题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等社会不安定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件不会变形脱落、密封性能良好、浮体性能可靠、不会卡位且便于实现全自动机械组装批量化生产的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
[0008]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插瓶针、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针,导管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浮体包括浮体外壳,浮体外壳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密封件主体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滴斗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锥形部底部与导管连接,锥形部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所述密封部的底部设有堵头,锥形部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中轴,所述堵头设置在中轴的端部;或用一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堵头设置在柔性连接体的端部。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套装有限位件,堵头处于限位件的下方,堵头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
[0012]进一步的改进,浮体外壳顶部设有连通浮体内部的毛细孔腔。
[00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穿过密封件主体,中轴上端与浮体外壳连接,所述毛细孔腔设在中轴顶部的外周处。
[00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底部设有第一空腔,堵头上部突出成形有上端卡接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柱体。
[001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堵头上部内凹成形有第二空腔,中轴底部突出成形有下端卡接在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柱体。
[001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锥形部内部的中部凸出成形有引导部,引导部下方成形有第三空腔,所述堵头处于第三空腔内,堵头外侧凸出成形有阻止堵头脱离第三空腔的限位端;所述中轴处于密封部下方的部分内缩成形有溶液通路。
[0017]进一步的改进,处于密封部下方的中轴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十字形、凹四边形或内凹圆形。
[001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堵头上部凹陷成形有引水槽。
[001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轴与密封件主体连接的部位为实心;所述限位端上设有滤网。
[002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浮体外壳与密封件主体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所述锥头上端为内凹的球面状;所述滴斗为注塑滴斗或吹塑滴斗。
[002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2]1、由于浮体顶端有连接外部空间的毛细孔腔,当EO灭菌进行预真空处理时,浮体内外腔压强始终保持平衡,密封件不会发生变形,更不会错位甚至脱落。
[0023]2、密封件不会因为消毒导致变形,从而影响与滴斗下端的密封性。
[0024]3、浮体中轴位于下端输液孔腔中心,一方面可以作为限位器限制浮体上下活动的空间,防止浮体因液面高度过高上浮至滴斗顶端,从而堵塞影响药液畅通;另一方面可牢牢限制浮体与滴斗的相对准确工作位置,防止运输等外力导致浮体在滴斗内卡位或错位。
[0025]4、若密封件万一出现瑕疵造成密封不彻底的情况时,浮体下端半圆形堵头配合滴斗底部孔腔口形成双保险密封结构,当浮体由于液面下降封堵滴斗的同时,浮体中轴下端堵头同步封闭孔腔口,更进一步强化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输液器的示意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3为实施例1的滴斗和浮体止液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4为实施例2输液器的示意图;
[0030]图5为实施例2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6为实施例2的滴斗和浮体止液状态的示意图;
[0032]图7为实施例3的中轴与堵头连接示意图;
[0033]图8为实施例4的滴斗和浮体输液状态的示意图;
[0034]图9为实施例4的中轴横截面俯视图;
[0035]图10为实施例4中堵头的示意图;
[0036]图11为实施例5中浮体示意图;
[0037]图12为实施例5中限位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一次性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导管3,导管3上设有插瓶针1、滴斗2、药液过滤器4、静脉针5,导管3外套置有一流量调节器6,滴斗2为注塑滴斗,滴斗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输液管路的浮体18,浮体18包括浮体外壳8,浮体外壳8顶部设有连通浮体18内部的毛细孔腔7,浮体外壳8下部连接有密封件主体9,密封件主体9下部外凸成形有球面状的密封部10 ;滴斗2下部逐渐收缩成形有锥形部22,锥形部22底部与导管3连接,锥形部22内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密封部10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上端12。密封部10的底部设有中轴17,中轴17穿过密封件主体9,中轴17上端与浮体外壳8连接,毛细孔腔7设在中轴17顶部外周处。中轴17端部设有堵头14,堵头14为半球形,锥形部22内部的下部设有与堵头14配合以封闭输液管路的锥头下端13。中轴17套装有限位件15,堵头14处于限位件15的下方,堵头14外侧凸出成形有限位端19,中轴17处于浮体18内部的轴径宽于中轴17处于浮体18外部的轴径;浮体18的中轴17位于下端输液孔腔中心正上方。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为倒齿状,密封件主体9外周顶部成形有与浮体外壳8的外周底部配合设置的凹槽;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通过倒齿扣接在一起。
[0040]上述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调节阀门机构满足以下条件:输液时,当滴斗内液面高度处于正常值时,浮体处于悬浮状态,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体随着药液高度的下降直到封闭输液管路,杜绝空气进入患者血管或者回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0041]毛细孔腔7位于浮体外壳8的顶端,此毛细孔腔7在EO灭菌预真空时负责平衡内外压强,保持浮体完整性。浮体外壳8与密封件主体9采用倒齿扣接,保证连接牢固度。密封件主体9向外逐渐半球形突出密封部10,其表面为弧形,紧密配合滴斗下端药液流通口11 ;堵头14头部截面为半球形,锥头下端13与一体式堵头14紧密配合。
[0042]当滴斗内药液处于正常高度时,浮体18整体上浮至中轴17下端堵头14上表面顶住限位件15,此时药液经浮体外壳8与注塑滴斗外壳16之间的空腔向下流动,通过药液流通口 11、限位件15分别与两侧的锥头上端12以及中轴17形成的腔道继续往下流,直至通过锥头下端13中部的空腔流入下部导管3,从而完成输液的流程。
[0043]当滴斗内药液逐步下降时,浮体整体随药液回落,直至密封部10与药液流通口 11完全闭合,密封部10与锥头上端12通过线接触的方式闭合,与此同时,锥头下端13与一体式堵头14通过面接触的方式亦同步闭合,形成完美的双保险机制完全彻底地封死药液通路,达到自动止液的效果。
[004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密封部10的底部通过一柔性连接体代替中轴17,柔性连接体连接堵头14实现双保险机制的密封,此处不再赘述。
[00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