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12927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仅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有效防止瘫痪病人瘫倒,同时还可以充当座位,当使用者感到疲惫的时候随时可以坐在安全带19上,也可以双脚离地,起到很好的休息缓解疲劳的作用。
[0044]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把手33,该把手33用于支撑瘫痪病人健康的手臂用力,给病人增加用力的支撑点,缓解疲劳;如图4所示,所述右支架11上悬挂有吊带34,该吊带34用于悬挂病人瘫痪的手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把手33和吊带34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右支架11上设置了把手,相应的左支架10上应该设置吊带;如图4所示,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固定有挡板35,该挡板35能够有效防止病人从左支架10或右支架11上滑脱出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所述吊带34和把手33均位于安全带III44的前面。
[0045]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根据使用者使用环境安装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将下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然后旋转调节上支撑6使上底座I顶在屋顶上,旋合锁紧螺母31锁紧,也可以不用调整支撑杆5的高度,直接将支撑杆5的高度设置成地面到屋顶的高度即可,这样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即被安装固定完毕。然后将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I和区域II,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138和区域1139,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插扣公头1125分别与插扣母头1124卡合将病人身体包围住,然后将两个插扣公头123分别与插扣母头126卡合连接,这样病人即被固定在安全带19上了。然后无线遥控电动推杆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瘫痪病人身体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抬起胳膊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分别位于左、右腋窝之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瘫痪病人正面进入或背面进入均可,优先选择背面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然后无线遥控调整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使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刚好支撑住病人的身体为止。然后可以将病人瘫痪的手臂悬挂在吊带33内,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支撑下,病人围绕支撑杆5做旋转运动。如果病人比较累了可以用健康的手去把持住把手32,运动过程中增加一个受力支撑点,能够缓解病人的疲劳。如果病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停止运动来休息,病人可以直接坐在安全带19上休息缓解疲劳,还可以双脚离地,将身体悬挂在旋转臂8上休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瘫痪病人进行独立的康复运动训练,还能缓解或减轻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病人能够随时随地坐下休息,使病人的运动的过程更加轻松,有效加长病人的运动时间,效果更加明显,更加人性化;同时安全带能够将病病人固定在安全支架上,从而有效放置病人瘫倒,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安全系数更高。
[0046]实施例三
[0047]图8是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杆5,该上底座I上固定有上轴承座3,该下底座2上固定有下轴承座4,所述支撑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4之间,通过这种结构保证了支撑杆5能够在上底座I和下底座2之间自由转动;
[0048]作为优选的,如图8所示,支撑杆5包括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该上支撑杆6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能够调节支撑杆5高度的调节机构29,如图8所示,该调节机构29包括竖直焊接在上支撑杆6下端的螺纹杆30、旋合在该螺纹杆30上的锁紧螺母31以及焊接在下支撑杆7上端的连接螺母32,所述螺纹杆30旋合于连接螺母32且插装在下支撑杆7中,并通过锁紧螺母31锁紧。当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先将锁紧螺母31旋松,然后转动上支撑杆6或者下支撑杆7使支撑杆5达到自己需要的高度后,锁紧锁紧螺母31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调节机构29还可以有多种结构,如上支撑杆6和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固定端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液压动力推杆与上支撑杆6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时只要按压液压千斤顶即可或通过丝杠丝母结构连接,需要调节支撑杆高度时,只需旋转上支撑杆6或下支撑杆7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现有技术灵活改变。通过设置该调节机构29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还能通过调整支撑杆5的竖直高度来增强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稳固性。
[004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下支撑杆7上通过滑动机构27设置有旋转臂8,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机构27的作用是方便调节旋转臂8的竖直高度的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要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设置滑动机构27,只需要根据病人实际的使用高度固定好旋转臂8在支撑杆5上的竖直高度即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我们设置了滑动机构27,所述的滑动机构27理所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上支撑杆6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灵活改变。作为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导轨部竖直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在旋转臂8上。作为另一种选择,该滑动机构27为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装在下支撑杆7上并与旋转臂8固定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如图8所示,旋转臂8与下支撑杆7之间设置有驱动旋转臂8沿滑动机构27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28,该驱动机构28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电机37固定在下支撑杆7上,该电动推杆的活塞杆36与旋转臂8连接。该电动推杆带有无线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无线控制,方便残疾病人的使用控制,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通过这种结构省去了人工调节旋转臂8的垂直高度的过程,即使瘫痪病人的自理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自如的完成操作。
[0050]如图8所示,所述旋转臂8设置有能够支撑病人围绕支撑杆旋转运动的安全支架9。如图10所示,该安全支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之间垂直设置有连接部12,如图8或图10所示,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位于旋转臂8的自由端,并通过锁紧装置41水平固定在旋转臂8上。如图8所示,插装件40与连接部12处于同一直线内。安全支架9通过插装件40插装固定在旋转臂8上后需要保证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始终位于水平面内。采用此锁紧装置能够固定安全支架9始终保持水平防止绕旋转臂8转动。优选的,锁紧装置41为螺栓,该螺栓穿过设置在旋转臂8和插装件4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采用这种结构还能够方便拆卸,当病人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时候,就需要将螺母松开,拔出螺栓,将安全支架9翻转180度,再将螺栓和螺母安装上即可。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均垂直设置在连接部12上。作为优选,如图10所示,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既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的同一侧(同在上侧或同在下侧),当然也可以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同一侧的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距离与病人的体宽相适应,采用这样机构以后,病人可以进入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之间的空间内。
[005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安全带19。如图8所示,该安全带19包括两根呈“X”形交叉固定的安全带120、安全带1121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上的安全带11144,所述两根安全带120交叉形成交叉部22。如图8所示,两根安全带I 20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2上,所述安全带120上均水平固定有两根安全带1121,该两根安全带1121分别位于交叉部22的上下两侧。如图9所示,安全带120与安全带1121形成有左、右对称的区域138和区域1139。如图9所示,安全带120的下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锁紧的插扣公头123,所述两根安全带III4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公头123的插扣母头126 ;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上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插扣母头1124,所述位于交叉部22下侧的安全带I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插扣母头Π24的插扣公头1125。所述安全带120、安全带1121以及安全带III44的长度均可以灵活调节。使用时,瘫痪病人的两腿分别位于区域138和区域1139,此时安全带的交叉部22位于使用者的裆部,插扣公头1125分别与插扣母头1124卡合将病人身体包围住,然后将两个插扣公头123分别与插扣母头126卡合连接。设置此安全带19不仅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防止瘫痪病人瘫倒,同时还可以充当座位,当使用者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坐在安全带19上,也可以双脚离地,起到很好的休息缓解疲劳的作用。
[0052]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左支架10设置有把手33,该把手33用于支撑瘫痪病人健康的手臂用力,给病人增加用力的支撑点,便于病人用力;如图8所示,所述右支架11上悬挂有吊带34,该吊带34用于悬挂病人瘫痪的手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把手33和吊带34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右支架11上设置了把手,相应的左支架10上应该设置吊带;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所述吊带34和把手33均位于安全带III44的前面。如图8所示,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部均竖直固定有挡板34,该挡板34能够有效防止病人从左支架10或右支架11上滑脱,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5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辅助病人抬腿的抬腿机构和用于驱动抬腿机构的动力机构。如图8所示,所述抬腿机构为用于套装脚部的脚蹬子13,设置此脚蹬子13能够帮助病人抬起患侧的腿脚,防止行走过程中拖拉患侧的腿脚,有效避免行走过程中对患侧腿脚的再次伤害。如图8所示,所述动力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