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158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罩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呼吸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罩组件。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面罩组件(或称呼吸面罩)主要应用到各种呼吸道疾病或者睡眠呼吸障碍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中。面罩组件通常需要与呼吸机相连,以便把呼吸机输出的可呼吸的气体提供给佩戴者。
[0003]面罩组件需要长期佩戴,佩戴舒适性对用户的体验影响非常大。设置有前额支架的面罩组件可以承压到佩戴者的额头部位,通过额头提供支撑力,以缓解面罩组件对佩戴者面部的压迫。然而,现有的面罩组件的前额支架的结构复杂,佩戴者不方便在佩戴过程中调节前额支架来适应自身的前额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面罩组件的前额支架的结构复杂,佩戴者不方便在佩戴过程中调节前额支架来适应自身的前额高度的不足。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面罩组件,包括: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进气接口 ;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进气接口铰接的第一端以及固定安装前额支架的第二端,用于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前额支架包括可与前额贴合的贴合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的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贴合部与安装部的连接部。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呈截球面,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球铰接。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进气接口的内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防止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进气接口内绕所述进气接口的轴线转动。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是第一平整面或凹球面,所述第二限位部是与所述第一平整面相配合的第二平整面或与所述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是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是设置在所述进气接口内表面上且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围绕所述截球面的轴线周向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或两侧,所述进气接口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卡槽。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额支架的安装部具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额支架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下端朝向所述框架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件。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是弹簧。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的连接部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组件,其包括框架以及与框架的框架主体相配合使用的前额支架。前额支架通过连接件与框架相连接。通过连接件与框架上的进气接口铰接连接,使得连接件可以在进气接口内摆动。连接件的摆动可带动固定设置于连接件第二端的前额支架摆动。这样,当佩戴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组件时,佩戴者即可根据自身的前额高度利用前额支架的摆动来自动调节前额支架,这样的调节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另外,前额支架以摆动的方式来适应不同佩戴者的不同前额高度,从而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佩戴者的佩戴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组装后的面罩组件的全剖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中A-A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额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标记说明:
[0027]11、框架主体;111、第二平整面;112、进气接口 ;113、球面;12、前额支架;121、上头带挂钩;122、下头带挂钩;123、凸柱;124、安装孔;125、支撑架;13、连接件;131、第一平整面;132、球面;133、圆柱面;134、凹槽;1341、底部;1342、侧部;135、第二凸起;14、衬垫;15、弯管组件;16、弹性件;98、连接件的摆动方向;99、前额支架的摆动方向。
[0028]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以及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包括框架和前额支架12。框架包括衬垫14以及与衬垫14相连接的框架主体11。框架主体11与衬垫14可以分体设置,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二次包胶一体成型。衬垫14使用柔性材料加工制造,以使其更好更舒适地和人的皮肤接触,同时也会与人的皮肤贴合良好,保证气密性。框架主体11用于与外部构件相连接。框架主体11可以接受外部施加的压力并传递给衬垫14。框架主体11的外周设置有前额支架12。前额支架12的上端设置有上头带连接挂钩121。
[0032]前额支架12的下端设置有下头带挂钩122。前额支架12的上端为本实施例的贴合部。佩戴者使用时,用头带将面罩组件戴在面部,需要多次地调整头带的松紧直至既不漏气,面部又没有明显的压迫不适感。操作前额支架12在靠近或远离佩戴者前额的方向上摆动(如图2所示的摆动方向99),最终将前额支架12的贴合部摆动到一个适合自身前额高度的位置后将头带固定在头部上。
[0033]在头带的牵拉作用下,面罩组件会得到固定。这时,前额支架12的贴合部(设置上头带连接挂钩121的一端)会抵压到佩戴者的前额上,前额支架12的贴合部与佩戴者的前额接触后,前额分担了一部分来自上头带的拉力,从而降低了面罩对最为敏感鼻梁两侧部位的压迫,使得佩戴该面罩组件时会感到更加舒适。
[0034]本实施例的面罩组件还包括连接件13。连接件13包括外表面呈截球面的第一端以及外表面呈圆柱面的第二端。截球面是指使用两个平行的平面去截一个球体,位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球体的外表面为截球面。框架主体11上设置的进气接口 112与连接件13的第一端球铰接连接。前额支架12包括可与前额贴合的贴合部、固定安装在连接件13的第二端的安装部以及连接贴合部与安装部的连接部。
[0035]本实施例中,安装部是安装孔124。前额支架12通过该安装孔124与连接件13的第二端相连接。前额支架12通过连接件13与框架主体11相连接。弯管组件15的进气管与连接件13的第二端相连接。前额支架12与框架主体11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以使得前额支架12有一定的摆动空间。
[0036]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连接件13的第一端在进气接口 112中转动,连接件13与进气接口 112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接件13的第一端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进气接口 112的内表面包括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以防止连接件13在进气接口内绕进气接口 112的轴线转动。这样,连接件13的第一端在进气接口 112内的摆动(如图2所示的摆动方向98)使得前额支架12相对框架主体11进行摆动,从而佩戴者很容易地促动前额支架12摆动。前额支架12通过连接件13与框架主体11相连接后,在佩戴者佩戴时,前额支架12可以在一个平面内进行摆动,前额支架12的摆动实现前额支架12的贴合部靠近或者远离佩戴者的前额。从而前额支架12可以进行不同幅度的摆动,这样就适应了不同人的前额高度。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13的外表面被构造为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平整面13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平整面131之间并与第一平整面131相连接的球面132。第一平整面131为第一限位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平整面131可以只设置一个。如图4所示,框架主体11上设置的进气接口 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平整面131相配合的第二平整面111。第二平整面111为第二限位部。第一平整面131与第二平整面111相配合,以对连接件13的运动范围形成限制,使得连接件13只能在进气接口 112内摆动(如图2所示的摆动方向98,而不会在进气接口 112中围绕进气接口 112的轴线进行转动。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13的外表面被构造为两个轴对称的凹球面以及位于两个凹球面之间的球面132。两个凹球面132的球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球心之间的连线与连接件13的轴线垂直。该凹球面为第一限位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平整面131可以只设置一个。框架主体11上设置的进气接口 1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该凸球面为第二限位部。两个凸球面相对设置,通过与凹球面配合而将连接件13夹持住。连接件13可以围绕两个凹球面球心的连线转动。
[0039]当佩戴者佩戴面罩组件时,在头带拉力作用下促动前额支架12摆动以将前额支架12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由于与连接件13相连接的前额支架12只能作摆动运动,从而佩戴者只需要沿一个方向调整前额支架12,前额支架12不会进行转动而使其贴合部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