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155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的新型经肛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腹腔镜手术使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在消化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中的益处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其中,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腹腔镜低前位切除合并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更是得到了广范地应用。但是,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是此类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可以导致广泛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等,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术后吻合口成为该类手术需要思考及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0003]对于目前已有的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措施中,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通常被建议预防性腹部造瘘,但是预防性腹部造瘘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造瘘口还仍需对患者再一次进行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及国际的研究指出,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的根本在于减少吻合口处肠压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是指出术后安置经肛引流管可以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及出血的发生。因此,传统的经肛引流管的改善及其使用的规范化是既简单又有效地解决此类手术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的关键所在。
[0004]发明者在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经肛引流管,并规范该种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保证了安置引流管部位的准确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更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的发生。
[0007]技术方案:
[0008]—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和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管体的上端呈鸭嘴形开口 ;在引流管前端稍向后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侧方透气孔,在引流管管体上端侧方透气孔的下部设有球状气囊,引流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球状气囊注气孔,球状气囊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引流管管体侧面自球状气囊下方印有刻度线;引流管内腔侧方引流孔与球状气囊上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瓣膜,在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有可旋转瓣膜开关;引流管最下端连接引流袋。
[0009]引流管管体由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其直径为1.2-1.5厘米,长度为50-60厘米。
[0010]侧方引流孔为椭圆形、圆形或菱形。
[0011 ] 球状气囊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2-3cm处。
[0012]在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有可旋转瓣膜开关,当可旋转瓣膜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可旋转瓣膜与水平面平行;当可旋转瓣膜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可旋转瓣膜与水平面垂直。
[0013]优点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具有如下优点:
[0015](1)由于引流管上端设计了球状气囊,可通过注射器向球状气囊注气孔注气10-20ml,保证了充气后的球状气囊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2-3cm,使得患者的排泄物不经过吻合口而是直接流入到引流管中。
[0016](2)由于引流管内腔设计了可旋转瓣膜,引流管置入直肠、球囊充气后,腹腔镜镜头可以进入引流管内腔以检查引流管所进入直肠的深度及位置、引流管是否盘曲、吻合口是否出血。此时关闭状态的瓣膜可以阻挡排泄物的通过,当腹腔镜镜头确保引流管的安全置入后,撤出腹腔镜镜头,连接引流袋,开通旋转瓣膜,使患者排泄物正常流出,收集到引流袋内。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瓣膜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侧方引流孔;2.可旋转瓣膜;3.球状气囊;4.引流管管体;5.可旋转瓣膜开关;6.球状气囊注气孔;7.引流袋。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配合其规范化术中使用流程,不仅能使得患者术后排泄物不经过吻合口处而直接经过引流管排出到引流袋内,而且通过内腔可旋转瓣膜的设计,腹腔镜镜头可以进入引流管内腔以检查引流管所进入直肠的深度及位置、引流管是否盘曲、吻合口是否出血。因此保证了安置引流管部位的准确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更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如图1中所示,该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新型经肛引流管由外侧方引流孔1、可旋转瓣膜2、球状气囊3、引流管管体4、可旋转瓣膜开关5、球状气囊注气孔6和引流袋7构成。引流管管体4是由有一定硬度的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引流管的硬度是指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又有一定的弹性。引流管管体直径为1.2-1.5厘米,长度为50-60厘米。采用该直径和长度是可以在直肠手术中有效达到引流的效果。
[0027]引流管体4的上端呈鸭嘴形开口,以利于引流管体插入患者直肠。引流管前端稍向后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侧方引流孔1,以保证排泄物的引流通畅。
[0028]侧方引流孔1可以是椭圆形、圆形或菱形等形状。
[0029]引流管体下端设置有球状气囊注气孔6,通过注射器注气10_20ml,使得引流管上方的球状气囊3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2-3cm处。引流管管体4侧面自球状气囊3下方印有刻度线,以便观察引流管进入直肠的深度。
[0030]引流管内腔侧方引流孔1与球状气囊3上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瓣膜2,以保证腹腔镜镜头进入引流管内腔后阻挡排泄物的通过,该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置可旋转瓣膜开关5。引流管最下端可以连接引流袋7,使排泄物收集在引流袋7中。
[0031]如图2所示,引流管内腔可旋转瓣膜2可通过引流管外的可旋转瓣膜开关5操控。当可旋转瓣膜开关5处于开启(on)状态时,可旋转瓣膜2处于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可以阻挡排泄物的通过;当可旋转瓣膜开关5处于关闭(off)状态时,可旋转瓣膜2处于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可以使得排泄物的通过。
[0032]例如,可旋转瓣膜2通过旋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引流管管体内侧,旋转轴的一端设有与其同轴的齿轮,可旋转瓣膜开关5连接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开有与旋转轴端部的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可旋转瓣膜开关5通过控制推杆的前进和后退使可旋转瓣膜2的旋转轴端部的齿轮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可旋转瓣膜2转动。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图2中所示,该新型经肛引流管,包括外侧引流孔1、可旋转瓣膜2、球状气囊3、引流管管体4、可旋转瓣膜开关5、球状气囊注气孔6和引流袋7。引流管体4是由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其直径为1.2-1.5厘米,长度为50-60厘米;引流管体4的上端呈鸭嘴形开口 ;引流管前端稍向后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椭圆形侧方引流孔1 ;弓丨流管体下端设置有球状气囊注气孔6,通过注射器注气10-20ml,可使得球状气囊3充气;弓丨流管管体4侧面自球状气囊3下方印有刻度线;引流管内腔侧方引流孔1与球状气囊3上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瓣膜2,该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置可旋转瓣膜开关5 ;引流管最下端可以连接引流袋7。
[0035]如图3、图4中所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手术后首先确保可旋转瓣膜开关5处于on状态,可旋转瓣膜2处于与水平面水平的状态。然后将引流管缓慢置于患者直肠内,当引流管置入到要求深度后,向球状气囊注气孔6中注气10-20ml,使得球状气囊3充气后卡在吻合口上方2-3cm处。为确保引流管位置的准确置入,可以通过腹腔镜镜头进入引流管内腔以检查引流管所进入直肠的深度及位置、引流管是否盘曲、吻合口是否出血。当腹腔镜镜头确保引流管的安全置入后,撤出腹腔镜镜头,连接引流袋7,开通可旋转瓣膜2,使其处于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使患者排泄物正常流出,收集到引流袋7内。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气囊及内置瓣膜结构的经肛引流管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4)和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管体(4)的上端呈鸭嘴形开口 ;在引流管前端稍向后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侧方引流孔(1),在引流管管体(4)上端侧方引流孔(1)的下方设有球状气囊(3),引流管管体(4)下端设置有球状气囊注气孔(6),球状气囊(3)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引流管管体侧面自球状气囊下方印有刻度线;引流管内腔侧方引流孔与球状气囊(3)上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瓣膜(2);引流管最下端连接引流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管体(4)由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其直径为1.2-1.5厘米,长度为50-6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侧方引流孔(1)为椭圆形、圆形或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球状气囊(3)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2-3c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有可旋转瓣膜开关(5),当可旋转瓣膜开关(5)处于开启状态时,可旋转瓣膜(2)与水平面平行;当可旋转瓣膜开关(5)处于关闭状态时,可旋转瓣膜(2)与水平面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涉及一种预防吻合口瘘及出血的经肛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和引流袋;引流管管体的上端呈鸭嘴形开口;在引流管前端稍向后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侧方引流孔,侧方引流孔的下方设有球状气囊,引流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球状气囊注气孔,球状气囊充气后卡在直肠吻合口的上方;引流管管体侧面自球状气囊下方印有刻度线;引流管内腔侧方引流孔与球状气囊上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瓣膜,在引流管管体下端外侧设有可旋转瓣膜开关;引流管最下端连接引流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能更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出血的发生。
【IPC分类】A61M1/00
【公开号】CN205041840
【申请号】CN201520738403
【发明人】王振宁, 马斌, 宋永喜, 邢亚楠, 于淼
【申请人】王振宁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