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519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该板式固定器平板上设有通孔TK,中间位Z;配套设有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并设有分体式大小腿、胸部粘扣式锁合带T、X;中间位Z两侧设有供大小腿、胸部锁合带T、X穿过的对称的通孔中相应通孔。通孔TK除了两端通孔,其余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两个通孔,右侧通孔右侧设有与受检者大小腿锁合带T宽度匹配的豁口Ⅰ、左侧通孔左右侧设有与受检者胸部锁合带X宽度匹配的割口Ⅱ。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设有侧凹槽,侧凹槽一侧为插筒,插筒上部显示的为与插筒匹配的分体式插柱,侧凹槽下侧设有螺孔及与螺孔匹配的顶部带圆盘的螺杆,螺杆底部设有手柄。
【专利说明】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涉及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背景技术】
[0002]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肾活检是一项带有创伤性检查,可发生多种并发症:血尿,肾周血肿,其发生率在48-85%。肾穿刺术中患者体位配合的效果,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现有条件下,术中需要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沟通,按压腿部,使患者保持相对静止的体位,而由于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还有不自主的反应,往往在肾穿针刺入的瞬间,患者会突然变换体位,使护理人员措手不及,影响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甚至发生肾脏周围血肿,出血量大,危及生命。现有的条件下,不仅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过程中人力投入大,而且风险极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舒适,有效固定患者,保证正确体位,可以有效的降低因患者变换体位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该板式固定器平板上设有通孔TK,中间位Z;配套设有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并设有分体式大小腿、胸部粘扣式锁合带T、X;中间位Z两侧设有供大小腿、胸部锁合带T、X穿过的对称的通孔TK中相应通孔;通孔TK除了两端通孔,其余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两个通孔,右侧通孔右侧设有与受检者大小腿锁合连接;所述的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设有侧凹槽,侧凹槽一侧为插筒,插筒上部显示的为与插筒匹配的分体式插柱,侧凹槽下侧设有螺孔及与螺孔匹配的顶部带圆盘的螺杆,螺杆底部设有手柄。带T宽度匹配的豁口 1、左侧通孔左右侧设有与受检者胸部锁合带X宽度匹配的割口 n。
[000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特点和明显的效果:
[0006](1)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平板上设有通孔TK,中间位Z;并配套设有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分体式大小腿、胸部粘扣式锁合带T、X;中间位Z 两侧设有供大小腿、胸部锁合带T、X穿过的对称的多个通孔中相应通孔。
[0007](2)所述的板式固定器的两对对角处开有插孔,手术床两对对角处配套设有分体式侧凹槽型卡夹器,板式固定器的插孔与所述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对应的插筒通过插柱实现插接,使板式固定器与手术床上下之间有一定空间。
[0008](3)板式固定器平板上设有通孔TK,除两侧端通孔,其余通孔中,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上、下两个宽相等通孔,且左侧通孔左右侧设有供穿过胸部锁合带X的豁口 n,右侧通孔右侧设有供穿过大小腿锁合带T豁口 I。
[0009](4)协助受检者俯卧在板式固定器平板上,使身体中间处在板式固定器平板上中间位Z处。
[0010](5)接着,调节大、小腿锁合带T和胸部锁合带X位置,使大小腿锁合带T分别处于受检者左、右腿膝盖上、下5公分左右的大腿、小腿处,使胸部锁合带X处在腋窝下5公分左右位置,用图2、图3所示锁合带T、X的粘扣Tl、XI锁合。[〇〇11](6)如果经过上述步骤(5)调节,仍然不合适,可沿所在右侧通孔中右侧的豁口 I,将大小腿锁合带T通过前述豁口 I移位至所在通孔的上侧或下侧通孔中,以调节左右间距; 同样,可以沿等分通孔中左侧通孔左右侧的豁口 n,将胸部锁合带X通过豁口 n移位至所在通孔的上侧或下通孔内,以调节胸部锁合带X左右间距。
[0012](7)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舒适,有效限位患者上下肢,保证正确体位,可以有效的减少因患者变换体位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尚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18、通孔TK,Z、中间位,20、插孔,21、豁口 1,22、豁口 II。
[0015]图2为本发明配套使用的大小腿锁合带示意图。
[0016]图中,T、锁合带,T1、粘扣。
[0017]图3为本发明配套使用的腰部锁合带示意图。
[0018]图中,X、胸部锁合带,X1、粘扣。
[0019]图4为本发明配套使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3、侧凹槽,3-1、插筒,3-2、插柱,3-3、螺栓,3-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0021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
[0022]见图1,图2,图3,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该板式固定器1平板上设有通孔TK1?16,中间位Z;配套设有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并设有分体式大小腿、胸部粘扣式锁合带T、X(见图2、图3);中间位Z两侧设有供大小腿、胸部锁合带T、X穿过的对称的通孔1?9、10?18中相应通孔。[〇〇23]见图1,上述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通孔TK1-18除了两端侧通孔,其余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两个通孔,右侧通孔右侧设有与受检者大小腿锁合带T宽度匹配的豁口 121、左侧通孔左右侧设有与受检者胸部锁合带X宽度匹配的割口 n 22。[〇〇24]见图4,如上所述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设有侧凹槽3,侧凹槽3—侧为插筒3-1,插筒3-1上部显示的为与插筒3-1匹配的分体式插柱3-2(顶部有提环),侧凹槽3下侧设有螺孔及与螺孔匹配的顶部带圆盘的螺杆3-3,螺杆3-3底部设有手柄3-4。[〇〇25] 从以上所述可见,参见图1,板式固定器1平板上设有通孔TK1?18,中间位Z宽4cm; 通孔2、3、4、5、6、7、8、9、10、11、13、14、15中,每个通孔宽3〇11,这些通孔中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上、下宽1.5cm通孔,且左侧通孔左右侧有供穿过胸部锁合带X的豁口 II22(9cm左右),右侧通孔右侧有供穿过大小腿锁合带豁口(6cm左右)。
[0026]下面简要介绍本发明的一种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〇〇27](1)见图4,首先将侧凹槽型卡夹器的侧凹槽3插在手术床两对对角处,用手柄3-4转动螺杆3-3,通过侧凹槽型卡夹器的螺杆3-3顶部圆盘,将侧凹槽型卡夹器固定在手术床两对对角处,并使侧凹槽型卡夹器的插筒3-1上口与板式固定器的两对对角处的插孔20对应。[〇〇28](2)见图2,按照预先测量好患者大小腿宽度、胸部宽度,将大小腿锁合带T穿过板式固定器1平板上中间位Z两侧设有的对称通孔1-9和9-18相应通孔,见图3,将胸部锁合带X 穿过板式固定器1平板上中间位Z两侧对称的通孔1-9和9-18相应通孔。[〇〇29](3)然后,再使插柱3-2穿过板式固定器的两对对角处的插孔20(见图1),并插入与所述的板式固定器两对插孔20对应的手术床侧凹槽型卡夹器的插筒3-1内(见图3),实现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连接限位。
[0030](4)协助受检者俯卧在板式固定器平板上,使身体中间处在板式固定器1平板上中间位Z处。
[0031](5)接着,调节大、小腿锁合带T和胸部锁合带X位置,使大小腿锁合带T分别处于受检者左、右腿膝盖上、下5公分左右的大腿、小腿处,使胸部锁合带X处在腋窝下5公分左右位置,用图2、图3所示锁合带T、X的粘扣Tl、XI锁合。
[0032](6)如果经过上述步骤(5)调节,仍然不合适,可沿所在通孔中右侧的6公分左右宽的豁口 121,将大小腿锁合带T(宽6公分左右)通过前述豁口 121移位至所在通孔的上侧或下侦_孔中,以调节1.5公分上下间距(缩小或加大上下1.5公分);同样,可以沿左侧3公分通孔通孔的左右侧的9公分左右的豁口 1122,将胸部锁合带X(宽9公分左右)通过豁口 1122移位至所在通孔的上侧或下通孔内,以调节胸部锁合带X1.5公分左右间距;上面提及的豁口 I 21、1122基本与大小腿锁合带T、胸部锁合带X宽度匹配。[〇〇33] 插柱3-2顶部设有提拉不,方便插柱3-2插入或取出。
【主权项】
1.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板式固定器,其特征是:该板式固定器平板上设有通孔TK,中间位 Z;配套设有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并设有分体式大小腿、胸部粘扣 式锁合带T、X;中间位Z两侧设有供大小腿、胸部锁合带T、X穿过的对称的通孔TK中相应通 孔;通孔TK除了两端通孔,其余每个通孔又等分成两个通孔,右侧通孔右侧设有与受检者大 小腿锁合带T宽度匹配的豁口 1、左侧通孔左右侧设有与受检者胸部锁合带X宽度匹配的割 口 n ;所述的连接手术床与板式固定器的侧凹槽型卡夹器,设有侧凹槽,侧凹槽一侧为插 筒,插筒上部显示的为与插筒匹配的分体式插柱,侧凹槽下侧设有螺孔及与螺孔匹配的顶 部带圆盘的螺杆,螺杆底部设有手柄。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5612499SQ20162020902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陈雪岩, 黄威, 孙亚丽, 宫玲, 刘巍, 苗蓓蓓
【申请人】北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