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就餐筷具。
传统筷具都由一种材料制成,金属筷太重,且导热快易烫手,故使用不方便,竹、木、无毒塑料筷强度太低易磨损,故使用寿命短且不易清洗、消毒,易粘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既不重、又易清洗、消毒,不易粘菌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重,又易清洗、消毒,不易粘菌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就餐筷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它主要包括前段和后段,其特征在于前段为无毒、耐蚀金属材料;后段为无毒有机材料,后段镶嵌在前段内。


图1为本实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前段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图2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段相接结构,具体为前段2是无毒、耐蚀金属材料段,该段为直接与食品接触段,后段1是无毒有机材料段,该段为手持段,后段1镶嵌在前段2内,如附
图1所示,前段2上大下小略呈锥形,前段2的下部为实心体,上部为空心体,如附图2所示,实心段为圆锥体,其断面如附图4所示,空心段形状可是空心圆锥体,也可是空心多边形锥体,这里选择空心正四边形锥体,每两边的夹角呈圆孤形,圆孤的半径为2毫米,空心体壁厚在0.3~0.5毫米之间,空心正四边形锥体的断面如附图3所示,前段2的下部圆锥体与上部空心正四边形的圆与方的形状过渡段长约30毫米,其长度的中心设在实心段与空心段的交界处,后段1也可分为两个部分下部是镶入段,其形状与前段2的上部空心正四边形的空心空间相同,这样可牢固地镶嵌在前段2内,如附
图1所示;上部为略有锥度的正四边形,其断面的外围形状与后段2的上部外围形状相同。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的长度设在210~230毫米之间,其头部直径在3毫米左右,呈圆孤形,尾部正四边形的边长约为9毫米。
权利要求1.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它主要包括前段和后段,其特征在于前段为接触食品段,选用无毒、耐蚀金属材料,后段是手持段,选用无毒有机材料,后段镶嵌在前段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其特征在于整体略呈锥形,下部小上部大,下部为圆锥形,上部可为圆锥形,也可为多边锥形,多边形的每两边的夹角呈圆孤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其特征为:前段为接触食物段,选用无毒、耐蚀金属材料,后段为手持段,选用无毒有机材料,后段镶嵌在前段内,整体略呈锥形,金属段的下部为圆锥体;上部为空心正四边锥形,每两边的夹角呈圆弧形,后段的下部为镶入段,上部为正四边锥形,每两边的夹角呈圆弧形。金属与有机材料相接筷的金属段易清洗、消毒,又不易粘菌,强度高,易插入食品中,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7G21/10GK2457933SQ0025956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2日
发明者顾国铭 申请人:顾国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