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82阅读:1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簸箕,更相关于能清扫垃圾的簸箕。
目前常用的垃圾簸箕只能用来临时盛放垃圾,必须要先用扫帚将散落在地面上的杂物堆集起来,再扫放到簸箕中,最后放入垃圾箱,这种常用的垃圾簸箕必须要与扫帚配套使用,才能实现清扫垃圾的目的,既麻烦,效率又低;大型的垃圾清扫机虽然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适用于清扫街道上的垃圾,但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适用于清扫诸如家庭地面这类小场地的地面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但能清扫垃圾、而且结构简单的垃圾簸箕。
这种垃圾簸箕,包括簸箕体,簸箕体的三个凸边上固接有上伸、并在其顶端连为一体的三根手把筋,其结构特点是在位于簸箕体两个侧凸边的两根手把筋的下段之间装有微电机和与微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中心转轴,其中中心转轴与手把筋的衔接部位装有轴承,在中心转轴上套固一滚体,滚体的侧面上固接有刷毛固定板,刷毛固定板上固定有刷毛。
作为对这种垃圾簸箕的改进,簸箕体的底面包括固定周边和活动底舌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铰链衔接,固定周边与铰链相对的位置处设有能将活动底舌托住的挡销。
作为对这种垃圾簸箕改进的另一方案,在簸箕体上设有滚轮。
上述的垃圾簸箕,刷毛固定板的数量为4-8片,均布在滚体侧面上。
使用时,接通微电机的电源,微电机工作,中心转轴旋转,带动滚体旋转,滚体的旋转又带动刷毛固定板旋转,于是刷毛也随之旋转,手握手把筋,并将簸箕体放在被清扫的场地处,缓缓向前推动,便可将垃圾清扫到簸箕体内。当簸箕体的底面设有活动底舌时,转开挡销,靠簸箕体内的垃圾重力便可将活动底舌打开,很方便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内。
由上所述,这种垃圾簸箕,不但能清扫垃圾,而且与大型清扫机相比,结构简单,小场地的地面垃圾也能清扫。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实施例所述的垃圾簸箕的结构示意立体图,为图面清晰,图中省略了刷毛固定板和刷毛,图2是簸箕体上设有活动底舌的垃圾簸箕的底面结构仰视图,图3是设有滚轮的簸箕体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是刷毛在刷毛固定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簸箕包括簸箕体1,簸箕体1的三个凸边上固接有上伸、并在其顶端连为一体的三根手把筋2,簸箕体1上可以设有滚轮3,也可以不设,不设滚轮3的簸箕体1的底面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分为固定周边4和活动底舌5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铰链6衔接,固定周边4与铰链6相对的位置处设有能将活动底舌托住的挡销7,在位于簸箕体1两个侧凸边的两根手把筋2的下段之间装有微电机8和与微电机8的输出轴固接的中心转轴9,其中中心转轴9与手把筋2的衔接部位装有轴承10,在中心转轴9上套固一滚体11,滚体11的侧面上固接有刷毛固定板12,刷毛固定板12的数量为4-8片,均布在滚体11上,每片刷毛固定板12固定有若干束相互交错的刷毛13,微电机8由装在电池盒14中的电池通过导线15供电。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簸箕,包括簸箕体(1),簸箕体(1)的三个凸边上固接有上伸、并在其顶端连为一体的三根手把筋(2),其特征是在位于簸箕体(1)两个侧凸边的两根手把筋(2)的下段之间装有微电机(8)和与微电机(8)的输出轴固接的中心转轴(9),其中中心转轴(9)与手把筋(2)的衔接部位装有轴承(10),在中心转轴(9)上套固一滚体(11),滚体(11)的侧面上固接有刷毛固定板(12),刷毛固定板(12)上固定有刷毛(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簸箕,其特征是簸箕体(1)的底面包括固定周边(4)和活动底舌(5)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铰链(6)衔接,固定周边(4)与铰链(6)相对的位置处设有能将活动底舌(5)托住的挡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簸箕,其特征是簸箕体(1)上设有滚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垃圾簸箕,其特征是刷毛固定板(12)的数量为4-8片,均布在滚体(11)侧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清扫垃圾的簸箕,它包括簸箕体和与簸箕体固定并在顶端连为一体的三根手把筋,在其中与簸箕体的两个侧凸边固定的两根手把筋的下段之间装有微电机和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上套固一滚体,滚体的侧面上固接有刷毛固定板,刷毛固定板上固定有刷毛。使用时,接通微电机电源,刷毛便可将地面上的垃圾清扫在垃圾簸箕内。
文档编号A47L13/10GK2492186SQ01236498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马敏 申请人:马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