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用丝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0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厨用丝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和餐馆的厨房用具。
块茎状蔬菜瓜果(如萝卜、土豆、莴笋、黄瓜等)在食用前往往需要将其加工成丝状。而切丝的过程不仅费时、且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除非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为此人们已经设计、制作了各种刨丝的工具以提高工效,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出现丝状不规整、粗细不均匀、断丝、有碎屑、费劲甚至伤手等情况,导致人们不乐意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刨丝均匀方正、且省力安全的厨用丝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丝刨包括刀片和底座,刀片为整体的金属片,其上设置了刀口,其特征在于刀片呈一低一高两个面,低面与高面之间为至少一排斜向排列的连续的方孔刀口。
该厨用丝刨分为刀片1和底座2两部分(见附


图1)刀片由金属片制成,呈一低一高两个面,低面3与高面4之间是一排(或二、三排)斜向依次排列的连续的方孔刀口5。从刀口前方看(见附图2),一低一高两个面呈两条平行的直线(上线为横向刀口),其间是若干条等距排列的、并与该平行直线垂直相接的线段(即侧向刀口),形成连续排列的方格(即刀口的方孔、正方或长方均可)。从刀片侧方看(见附图3),也显示连续的排状方格,每个方格就是一片侧向刀口;一低一高两个面可以平行或不平行(如高面采用折转或倾斜的方式使其端部与低面平齐)。刀口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前后次序排列,即每个刀口都比其左边(或右边)刀口退后一些,故从刀片上方看(见附图4),刀口排列线如锯齿状,刀口排列方向与丝刨纵向之间的夹角约45°(或135°)。刀片前后两端向下折转形成固定边6,用以固定刀片于底座之上。底座可以使用木料或塑料制成,中间部位开一略小于刀片面积的漏丝孔7,该孔前后两端各开一条固定缝8。刀片覆盖在该孔上,两端的固定边插进缝里固定。底座也可以形成一低一高两个面(见附图5)、或同样高低的两个面。
使用时,手持果蔬(如萝卜)放置于方孔刀口前方,顺刀口方向推进,直至一层萝卜全部刨下,再撤回刨第二刀。就这样,每次刨去平整的一层,都变成了方方正正的均匀的萝卜丝,没有碎屑。
不崩、不断、省力的原理在于方孔刀口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依先后排列,每一根萝卜丝都分先后依次进刀和出刀。先后依次进刀,分散了进刀阻力,因此省力。先后依次出刀,保证了丝丝刨到尽头,不崩不断。由于刀口呈一条整齐的斜线排列,位置明确,只要稍加小心,操作者的手就不会受伤害。更由于轻松省力,手的动作很好控制,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手的安全。
另外,还特意设计了一块安全进料板(见附图6),将刨至末梢不便捏拿的剩余小料嵌入进料板底部的压料槽9中,由回料齿10和进料挡11定位,使剩下的小料也能安全进料刨丝,既无浪费、亦不伤手,即使粗心大意的操作者也能保证安全。

图1为丝刨结构示意图;附图2~4为刀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正视图,图3为侧视图,图4为俯视图、其中A向即刀口排列方向、B向即丝刨纵向);附图5为底座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进料板结构示意图(仰视)。
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刀片由一块厚度0.4毫米、边长分别100毫米和70毫米,锐角为45度的平行四边形的不锈钢皮冲压而成。每个方孔刀口4毫米见方。
权利要求1.一种厨用丝刨,包括刀片(1)和底座(2),刀片为整体的金属片,其上设置了刀口,其特征在于刀片呈一低一高两个面,低面(3)与高面(4)之间为至少一排斜向排列的连续的方孔刀口(5)。
专利摘要该厨用丝刨用于家庭或餐馆厨房。由刀片1和底座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刀口5位于低面3与高面4之间,为斜向排列的连续方孔。可把块茎状蔬菜瓜果(如:萝卜、土豆、莴笋、黄瓜等)刨成方方正正的均匀的丝状,不崩、不断、省力、安全。
文档编号A47J43/00GK2484883SQ0123831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3日
发明者徐继清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