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动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0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活动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活动拖把。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大类,家庭的洗涤或清扫,一般吸尘器小类,清扫地板、地毯、墙壁或墙壁覆盖物的用具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新型活动拖把。主要由横梁、把手、外箱、注水孔、保水腔、海绵、布条、扣环、钢丝网构成。它的海绵、布条、铁丝网由市场上选用。它的横梁、把手是圆杆形状,用木材材料,经过刨削加工制造。它的外箱是长方体形状,用木材材料,经过刨削加工制造。它的注水孔是圆孔形状,用木材材料,经过刨削加工制造。它的保水腔是长方体形状,用木材材料,经过开腔加工制造。它的扣环是双环形状,用铁丝材料,经过锻造加工制造。横梁采用螺纹方法安装在把手的上部位置,构成门框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稳定连接作用。把手采用铰接方法安装在外箱的中部位置,构成倒“T”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传力作用。注水孔采用开孔方法连接在保水腔的上面位置,构成圆孔形状通道结构,功能是起注水和洗衣粉作用。保水腔采用开腔方法安装在外箱的内部位置,构成长方腔形状容器结构,功能是起保持水作用。海绵采用铰接方法安装在钢丝网的下端位置,构成长方条形状吸水结构,功能是起吸水、排水作用。铁丝网采用铰接方法安装在注水腔的下端位置,构成网状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透水作用。扣环采用扣入方法安装在外箱的左右端位置,构成锁扣形状连接结构,功能是起连接两箱作用。布条采用铰接方法安装在外箱的下表面位置,构成触须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拖地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和原始的清扫地板、地毯、墙壁或墙壁覆盖物的用具技术相比有二个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扣环灵活开合结构,所以组装灵活性好;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保水腔及海绵吸水,所以可提高效率,节省资源;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结构死板,拖大面积不方便,频繁洗拖布的问题。
它的动态结构在实施中根据力学原理,它的扣环8通过外箱3作用于外箱3,从而完成连接的任务。根据力学原理,它的横梁1通过把手2作用于外箱3,从而完成连接稳定的任务。根据流体学原理,它的保水腔5通过海绵 6作用于铁丝网9,从而完成保水、透水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从而就能解决了结构死板,拖大面积不方便,频繁洗拖布的问题。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该实用新型的新型活动拖把是这样工作的在使用中,当需要拖大面积的时候,可以把两箱或多箱连接起来。根据力学原理,它的扣环8通过外箱3作用于外箱3,从而完成连接的任务。根据力学原理,它的横梁1通过把手2作用于外箱3,从而完成连接稳定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向注水腔注水和洗衣粉的时候,不用多次洗拖布,可一次性完成任务。根据流体学原理,它的保水腔5通过海绵6作用于铁丝网9,从而完成保水、透水的任务。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木材为材料,利用清洁工具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批量成批生产,以供应生活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活动拖把,它是由横梁(1)、把手(2)、外箱(3)、注水孔(4)、保水腔(5)、海绵(6)、布条(7)、扣环(8)、钢丝网(9)构成,横梁(1)螺纹安装在把手(2)的上部位置,把手(2)铰接安装在外箱(3)的中部位置,注水孔(4)开孔连接在保水腔(5)的上面位置,铁丝网(9)铰接安装在注水腔(5)的下端位置,布条(7)铰接安装在外箱(3)的下表面位置,其特征是扣环(8)扣入安装在外箱(3)的左右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动拖把,其特征是保水腔(5)开腔安装在外箱(3)的内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动拖把,其特征是海绵(6)铰接安装在钢丝网(9)的下端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活动拖把。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大类,家庭的洗涤或清扫,一般吸尘器小类,清扫地板、地毯、墙壁或墙壁覆盖物的用具组技术领域。它是由横梁、把手、外箱、注水孔、保水腔、海绵、布条、扣环、钢丝网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扣环灵活开合结构,所以组装灵活性好;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肿水腔及海绵吸水,所以可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其特征是扣环扣入安装在外箱的左右端位置。是一种很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活动拖把。
文档编号A47L13/20GK2524659SQ0126994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辞, 顾振利, 安黎岳, 冯岩 申请人:张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