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84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的保温瓶塞。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包括自动塞套、自动塞套底端附近的内螺纹、紧接自动塞套内螺纹的第二肩部、和自动塞体,还设有一个与自动塞体可替换的旋转塞体,其与保温瓶内部相接的底部呈封闭状,旋转塞体外形与自动塞套内部形状相匹配,旋转塞体底端附近外侧面设有与自动塞套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内螺纹可自由啮合于外螺纹中,从自动塞套第二肩部上方开始自动塞套和旋转塞体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又旋转塞体底端附近外侧面设有至少一条纵向凹槽,凹槽开口于底面与保温瓶内部相通,凹槽上方的旋转塞体上形成有第一肩部,一密封圈套设于旋转塞体并紧接第一肩部,不饮用时,旋转塞体旋紧于自动塞套中,密封圈紧贴于自动塞套的第二肩部和旋转塞体的第一肩部之间,饮用时,旋松旋转塞体,密封圈远离自动塞套的第二肩部。
凹槽设有二条,处于相对侧面。
紧接第一肩部下方的旋转塞体上形成有一颈部,密封圈套设于颈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旋转塞体结构简单,所以工作可靠性高,不饮用时,旋转塞体旋紧于自动塞套,其接合处依靠所设的密封圈可完全密封,瓶内液体不会意外流出,饮用时,旋转塞体旋松于自动塞套,这样密封圈远离自动塞套的第二肩部,所设的凹槽把瓶内部空间和旋转塞体与自动塞套之间上部空隙连通,这样瓶内液体即可从所述空隙中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和现有的自动塞体替换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B-B向断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塞体与自动塞套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为如是自动塞体90,其动作过程这里不在重述,这里只述为旋转塞体2的动作过程,把本实用新型固定于保温瓶口,原始状态为旋转塞体2旋紧于自动塞套1中,这时,密封圈24紧贴于第一肩部23与第二肩部12之间,把保温瓶口完全密封,饮用时,旋松旋转塞体2,这时密封圈24紧远离第二肩部12,凹槽22把保温瓶内空间与第二肩部12上方空间连通,在第二肩部12上方旋转塞体与自动塞套1存在空隙30,因此,保温瓶内空间即与外界连通,瓶内液体即可从凹槽22及所述空隙30中流出,人们可方便地饮用。饮用完后,再旋紧旋转塞体2,恢复原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包括自动塞套、自动塞套底端附近的内螺纹、紧接自动塞套内螺纹的第二肩部、和自动塞体,其特征是还设有一个与自动塞体可替换的旋转塞体,其与保温瓶内部相接的底部呈封闭状,旋转塞体外形与自动塞套内部形状相匹配,旋转塞体底端附近外侧面设有与自动塞套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内螺纹可自由啮合于外螺纹中,从自动塞套第二肩部上方开始自动塞套和旋转塞体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又旋转塞体底端附近外侧面设有至少一条纵向凹槽,凹槽开口于底面与保温瓶内部相通,凹槽上方的旋转塞体上形成有第一肩部,一密封圈套设于旋转塞体并紧接第一肩部,不饮用时,旋转塞体旋紧于自动塞套中,密封圈紧贴于自动塞套的第二肩部和旋转塞体的第一肩部之间,饮用时,旋松旋转塞体,密封圈远离自动塞套的第二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其特征是凹槽设有二条,处于相对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其特征是紧接第一肩部下方的旋转塞体上形成有一颈部,密封圈套设于颈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和自动两用保温瓶塞,用于保温瓶口的盖合密封,它设有一个与自动塞体可替换的旋转塞体,旋转塞体外形与自动塞套内部形状相匹配,旋转塞体通过螺纹啮合置于自动塞套中,自动塞套和旋转塞体间上部存在一定的空隙,又旋转塞体下部外侧面设有纵向凹槽,凹槽开口于底面,一密封圈套设于旋转塞体并紧接旋转塞体的第一肩部,旋转塞体与自动塞体可替换使用,使用旋转塞体时,瓶内液体可通过凹槽和所述空隙流出,只要旋松或旋紧旋转塞体即可实现保温瓶的开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和现有的自动塞体替换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文档编号A47J41/00GK2548526SQ0226276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6日
发明者林欣硕, 吴纪君 申请人:昆山富隆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