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筷子,特别是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用餐的传统工具,使用筷子用餐美观大方有利身体健康,但不注意也可能会传染上疾病,经过清洗消毒的筷子,在用餐前抓来拿去,很容易又被弄脏,俗话说病从口入,筷子与口频繁接触,成了传染疾病的媒介,为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曾一度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并风靡一时,可悲的是一年竟吃掉上千万棵树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遏制住这种危险势头发展下去,一道命令颁下,才仃止使用了一次性筷子,退一步为了进两步,但是再迈出这一步,确实有点举步维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使用公用筷子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的弊端,而提供一种花钱少、使用方便、卫生干净的带卫生护套的筷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这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包括有箸体,其技术特点是它还包括有护套,箸体插入护套内,护套外形尺寸应与箸体相匹配设置,护套前端为封闭圆锥形体,后端为开口方柱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箸体插入护套内后,其后端开口处可采用电加热塑封或设护套盖,护套盖外形尺寸应与护套后端相匹配设置;所述的护套前端设有护套帽,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前端相匹配设置;所述的护套、护套盖、护套帽用无毒塑料薄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护套、护套盖、护套帽可一次性使用,因而清洁卫生,使用也方便,仅花掉一点费用,就可节约大量木材,有利环保,有利身体健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这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包括有箸体1、护套2,箸体1插入护套2内,护套2外形尺寸应与箸体1相匹配设置,护套2前端为封闭圆锥形体,后端为开口方柱形;所述的箸体1插入护套2内后,其后端开口处可采用电加热塑封,护套2前端设有护套帽4,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2前端相匹配设置;所述的护套2、护套帽4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
实施例2、参照附图1,这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包括有箸体1、护套2,箸体1插入护套2内,护套2外形尺寸应与箸体1相匹配设置,护套2前端为封闭圆锥形体,后端为开口方柱形;所述的箸体1插入护套2内后,其后端开口处可设置护套盖3扣上,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2后端相匹配设置;护套2前端设有护套帽4,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2前端相匹配设置;所述的护套2、护套盖3、护套帽4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包括有箸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护套(2),箸体(1)插入护套(2)内,护套(2)外形尺寸应与箸体(1)相匹配设置,护套(2)前端为封闭圆锥形体,后端为开口方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箸体(1)插入护套(2)内,其后端开口处可采用电加热塑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特征在于箸体(1)插入护套(2)内,其后端开口处可设置护套盖(3)扣上,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2)后端相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护套(2)前端设有护套帽(4),其外形尺寸应与护套(2)前端相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护套(2)、护套盖(3)、护套帽(4)用无毒塑料薄膜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属于一种筷子,它包括有箸体、护套,箸体插入护套内,护套前端设有护套帽,后端开口处可采用电加热塑封或设置护套盖,护套、护套盖、护套帽用无毒塑料薄膜制成,这种护套、护套盖、护套帽均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因而清洁卫生,使用也方便,仅花掉一点费用,就可节约大量木材,有利环保,有利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A47G21/00GK2657520SQ20032011120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温世明 申请人:温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