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8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真空吸尘器是通过吸尘器本体产生的吸力除去灰尘等异物的机器,它已经普及到一般家庭,尤其因为能够清扫毛毯或沙发,吸尘器的需求有增长的趋势。
如图1所示,一般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2)、连接软管(4)、加长管(6)、吸头(10)。上述吸尘器本体(2)具有能够产生吸力的电机;上述连接软管(4)由柔软的材料制成,与吸尘器本体(2)连接;上述加长管(6)连接在连接软管(4)上,可以调整管子的长度;上述吸头(10)设置在加长管(6)的末端,能够吸入包括异物质的空气。
上述吸尘器本体(2)内部除了设置有形成真空、产生吸力的电机外,还设置有过滤所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质的过滤装置。吸尘器本体(2)下侧设置有一对脚轮(2a),通过该脚轮(2a)能够把吸尘器拉到任意的位置。
上述吸尘器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座(2b)与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可以缠绕在吸尘器本体内部的卷盘装置(图中未示)。
加长管(6)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控制手把(5)。控制手把(5)上设置有操作按钮(5a),操作者可通过操作按钮(5a)控制吸尘器。
启动吸尘器后,通过吸尘器本体(2)内部产生的吸力从清扫区域吸入含有异物质的空气。所吸入的空气通过加长管(6)及连接软管(4)后流入到吸尘器内部。设置在吸尘器本体内部的过滤装置过滤异物质后储存起来。被过滤的空气经过吸尘器内部的电机散热后排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能够吸入含有异物质的空气的吸头(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加长管(6)上。根据需要,上述吸头(10)可从加长管(6)上分拆下来,然后安装上套垫吸头或圆刷吸头等其他吸头来进行不同场合的吸尘工作。
如图2所示,上述吸头(10)底面中央形成有吸孔(12)。通过所述吸孔(12)吸入外部的空气。
启动吸尘器后,通过吸尘器本体内产生的吸力作用,被吸入的含有异物质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孔(12)的内部后流入到加长管(6)内部。
吸头(10)底面形成水平吸入流路(14)。所述水平吸入流路(14)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并且从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水平吸入流路(14)前侧形成前侧吸入流路(16),所述吸入流路(16)被若干个前端突起(16’)区划成若干个流路。
吸头(10)底部设置有固定旋转脚轮(20)的脚轮安装部(22)。所述脚轮安装部(22)左右形成一对,脚轮安装部(22)内部安装脚轮固定口(24)。所述脚轮固定口(24)为圆形,并可旋转的设置在脚轮安装部(22)上。
具体说明如下,上述脚轮固定口(24)以中央部分的铰链(hinge,图中未示)为中心可以旋转。这种脚轮固定口(24)的下端一侧固定有脚轮。随着吸头(10)的移动,上述脚轮固定口(24)旋转的同时引导吸头(10)的移动。
上述旋转脚轮(20)中央较松的插设有中心轴(S)。所述中心轴(S)的两端固定在脚轮固定口(24)上。具体为,中心轴(S)的两端插入并固定在形成在脚轮固定(24)的轴插入孔(24’)上。
吸头(10)的底面前端还设置有辅助脚轮(26)。所述辅助脚轮(26)固定设置在吸头(10)前端的左右两侧,用来支撑吸头(10)。辅助脚轮(26)的中央安装设置有中心轴(S),中心轴(S)的两端插入并固定在形成在吸头(10)底面的轴插入孔(27)上。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存在如下缺点上述旋转脚轮(20)和辅助脚轮(26)的中央有插入中心轴(S),这些中心轴(S)与旋转脚轮(20)、辅助脚轮(26)不发生干扰,可转动的插入固定在脚轮上。中心轴(S)的两端插入固定在轴插入孔(24’,27)上。
上述旋转脚轮(20)和辅助脚轮(26)在清扫面上滚动时,脚轮(20,26)与中心轴(S)之间产生的噪音通过中心轴(S)传递到吸头(10)上。
中心轴(S)固定在轴插入孔(24’,27)的状态下,当使用吸尘器时,脚轮(20,26)在清扫面上滚动产生的噪音将被扩大。
当操作者在公寓等公共住宅里用吸尘器清扫的时候,上层的吸尘器移动时产生的噪音可能传递到下一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作为脚轮的旋转中心的中心轴的两端松弛的安装,以降低脚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脚轮、中心轴、脚轮支撑部;所述脚轮中央部位贯通形成有轴穿孔;所述中心轴插入到脚轮的轴穿孔上,成为脚轮的旋转中心;所述脚轮支撑部上形成支撑中心轴两端的轴支撑孔。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脚轮设置在吸尘器吸头的底面。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心轴可滑动的、松弛的安装在脚轮支撑部。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心轴与脚轮是不相互联动的。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心轴可滑动的、松弛的安装在脚轮的轴穿孔上。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心轴的外径小于脚轮支撑部的轴穿孔的内径。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中心轴的外径小于脚轮的轴穿孔的内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吸头的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吸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吸头的底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吸头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流路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底部外壳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吸头110.底部外壳112.吸入口 114.水平吸入流路115.前侧吸入流路116.辅助脚轮
116’,132’.轴穿孔 117.脚轮安装部117’,134.脚轮支撑部 117″,134’.轴支撑孔118.连接部件安装部 118a.安装槽118b.脚轮穿孔 118c.弹簧支撑台118d.弹簧钩挂部 120.顶部外壳122.连接部件罩盖124.贯穿口130.流路连接部件140.噪音降低口150.加长管 152.吸入管154.半球体 160.罩盖S.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5、6、7所示,本发明的吸头(100)的外观大致上包括形成底面的底部外壳(110)和形成顶部外观的顶部外壳(120)。
顶部外壳(120)与底部外壳(110)的一侧还设置有引导所吸入空气的流路连接部件(130)与降低所吸入空气的噪音的噪音降低口(140)等其他的零件。
如图4所示,吸头(100)底面中央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12)。启动吸尘器后,通过吸尘器本体内产生的吸力作用,被吸入的含有异物质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头(100)的内部后流入到加长管(150)内部。
吸入口(112)的前端上侧具有噪音降低口(140),所述噪音降低口(140)的下面形成若干个凹槽,这个凹槽的作用是降低所吸入空气的噪音。
底部外壳(110)的底面形成水平吸入流路(114)。所述水平吸入流路(114)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并且从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水平吸入流路(114)前侧形成前侧吸入流路(115),所述前侧吸入流路(115)被若干个前端突起(115’)区划成若干个流路。
如图7所示,底部外壳(110)的底面前端两侧还设置有辅助脚轮(116)。所述辅助脚轮(116)沿着前后方向可旋转的设置,起到引导吸头(100)的前后移动的作用。上述辅助脚轮(116)的中央部位形成轴穿孔(116’)。
上述轴穿孔(116’)松弛的插入中心轴(S)。中心轴(S)是辅助脚轮(116)的旋转中心,为具有一定大小铁心形成的细圆棒(Round Bar)。并且中心轴(S)的外径小于辅助脚轮(116)的轴穿孔(116’)。此外因为中心轴(S)松弛的插入到轴穿孔(116’),能够自由的转动。
底部外壳(110)底面向上凹陷形成脚轮安装部(117)。所述脚轮安装部(117)的左右两侧端向下突出形成脚轮支撑部(117’)。脚轮支撑部(117’)的中央部位分别形成能够穿入上述中心轴(S)的轴支撑孔(117″)。
上述轴支撑孔(117″)贯穿脚轮支撑部(117’),并且其内径的大小要大于上述中心轴(S)的外径。中心轴(S)插入脚轮支撑部(117’)的轴支撑孔(117″)后可以自由转动。
换句话讲,中心轴(S)的外径要小于脚轮支撑部(117’)的轴支撑孔(117″)及辅助脚轮(116)的轴穿孔(116’)的内径。使得设置后的中心轴(S)与辅助脚轮(116)能够自由的转动。
如图4、5所示,底部外壳(110)中央部位的后端,向后突出形成连接部件安装部(118),所述连接部件安装部(118)上安装下文要说明的流路连接部件(130)。连接部件安装部(118)的中央向下凹陷形成安装槽(118a),所述安装槽(118a)的中央形成脚轮穿孔(118b)。脚轮穿孔(118b)上贯穿设置下文要说明的旋转脚轮(132)。
沿着脚轮穿孔(118b)的外围形成弹簧支撑台(118c),所述弹簧支撑台(118c)在安装槽(118a)上向上突出形成,能够挂上下文要说明的复位弹簧(return spring,138)。
安装槽(118a)上端还形成弹簧钩挂部(118d)。所述弹簧钩挂部(118d)挂上复位弹簧(138)的一端,使得吸头(100)左右转动后能自动恢复。
与底部外壳(110)结合的顶部外壳(120)的边缘与底部外壳(110)边缘相吻合。顶部外壳(120)中央部位后侧向后突出形成与连接部件安装部(118)相对应的连接部件罩盖(122)。所述连接部件罩盖(122)内侧垂直贯穿形成贯穿口(124),上述流路连接部件(130)插入设置在贯穿口(124)上。
连接部件罩盖(122)的前侧即顶部外壳(120)的中央部位向上突出圆弧形,形成通路,通过吸入口(112)吸入的外部空气经过上述通路的引导作用流入加长管(150)。此外,用下文要说明的罩盖(160)盖住贯穿口(124)的上侧。
安装槽(118a)上安装流路连接部件(130),所述流路连接部件(130)为圆筒形,其底面制作成与安装槽(118a)相对应的形状,使得流路连接部件(130)可以在安装槽(118a)上自由的转动。
如图6所示,流路连接部件(130)前面与侧面开口,通过吸入口(112)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上述的前面及侧面的开口流入到吸尘器内部。具体讲的话,流入到流路连接部件(130)的空气从后端排出后流入加长管(150)。
流路连接部件(130)的底面中央部位设置有旋转脚轮(132),所述旋转脚轮(132)的中央形成轴穿孔(132’)。
上述轴穿孔(132’)松弛的插入中心轴(S)。中心轴(S)是旋转脚轮(132)的旋转中心。所述中心轴(S)与上述的辅助脚轮(116)的中心轴(S)一样,为具有一定大小的铁心形成的细圆棒。并且中心轴(S)的外径小于旋转脚轮(132)的轴穿孔(132’)。此外因为中心轴(S)松弛的插入到轴穿孔(132’),所以能够自由的转动。
流路连接部件(130)的底面中央向下突出形成一对脚轮支撑部(134)。脚轮支撑部(134)的中央部位分别形成能够穿入上述中心轴(S)的轴支撑孔(134’)。
上述轴支撑孔(134’)贯穿脚轮支撑部(134),并且其内径的大小要大于上述中心轴(S)的外径。中心轴(S)插入脚轮支撑部(134)的轴支撑孔(134’)后可以自由转动。
换句话讲,中心轴(S)的外径要小于脚轮支撑部(134)的轴支撑孔(134’)及旋转脚轮(132)的轴穿孔(132’)的内径。使得设置后的中心轴(S)与旋转脚轮(132)能够自由的转动。
因为脚轮支撑部(134)以一体的形式形成在流路连接部件(130)底面,所以旋转脚轮(132)能够根据流路连接部件(130)旋转改变方向。又因为流路连接部件(130)与加长管(150)联动,上述旋转脚轮(132)总是与加长管(150)及下文要说明的吸入管(152)保持相同的方向。
流路连接部件(130)的底面前端向下突出形成挂住下文要说明的复位弹簧(138)的弹簧钩挂部(136),所述弹簧钩挂部(136)对应于安装槽(118a)的弹簧钩挂部(118d),形成圆弧形。流路连接部件(130)安装在连接部件安装部(118)上旋转的时候,与弹簧钩挂部(118d)交叉的同时把复位弹簧(138)的一端推向一侧。
安装槽(118a)与流路连接部件(130)之间具有复位弹簧(138),流路连接部件(130)转动时由于复位弹簧(138)产生的恢复力(Restitutive force)自动的被恢复到原来位置。复位弹簧(138)为环形,其两端固定在弹簧钩挂部(118d)两侧。
复位弹簧(138)的中央部位设置在弹簧支撑台(118c)上,故弹簧支撑台(118c)的外径要小于复位弹簧(138)的正常状态下的内径。具体讲,弹簧支撑台(118c)的直径小于常态下的复位弹簧(138)的直径,才能防止复位弹簧(138)被压缩时出现脱离现象。
如图5、3所示,流路连接部件(130)上端中央开口,所述开口与加长管(150)相连通。加长管(150)的前端还设置有吸入管(152),所述吸入管(152)前端又形成半球体(154)。
上述半球体(154)的外侧两端向侧面突出形成铰链(154’,hinge)。流路连接部件(130)的内侧两端即围住流路连接部件(130)上侧的罩盖(160)的内侧两端分别形成铰链孔(160’,160″),上述铰链(154’)安装在所述铰链孔(160’,160″)上。吸入管(152)的上下转动以铰链(154’)为中心,并受到流路连接部件(130)及罩盖(160)的支撑。
上述罩盖(160)的内侧形状大致为半球形,其内部直径等于或大于吸入管(152)的半球体(154)的外部直径,使得吸入管(152)能灵活转动。并且吸入管(152)的半球体(154)的外部直径要小于罩盖(160)的内部直径。
下面详细说明具有上述特征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头及脚轮安装结构的作用。
通过真空吸尘器脚轮安装结构的吸入(112)吸入的外部空气与异物质经过流路连接部件(130)、吸入管(152)、加长管(150)后流入吸尘器本体(图中未示)内部。
当要清扫缝隙或其他角落部位时需将倾斜吸头(100)与加长管(150)置于一个平面后,再适当地调整角度来进行清扫。因为流路连接部件(130)可转动的设置底部外壳(110)的连接部件安装部(118)上,所以吸头(100)与吸入管(152)相互间较容易的旋转。
流路连接部件(130)与加长管(150)及吸入管(152)联动(Workingtogether)后,流路连接部件(130)下端的旋转脚轮(132)也与吸入管(152)及加长管(150)联动。所以加长管(150)相对吸头(100)倾斜一定角度后,旋转脚轮(132)也相应转动一定角度,并与加长管(150)保持相同的方向。
因为无论吸头(100)与加长管(150)结合角度如何,旋转脚轮(132)总是与加长管(150)在一个直线方向上。所以当操作者用吸尘器进行清扫时,在加长管(150)前侧能够轻松的移动吸尘器吸头(100)。
清扫作业完成后,如果吸尘器吸头(100)与加长管(150)倾斜形成一定角度的话,通过复位弹簧(138)的作用吸头(100)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吸头(100)垂直于加长管(150)。
具体说明如下当吸尘器的吸头(100)倾斜的时候,设置在流路连接部件(130)下侧与连接部件安装部(118)上侧之间的复位弹簧(138)的两端张开。复位弹簧(138)的两端张开的时候,其一端挂在弹簧钩挂部(118d)的一侧端,另一端挂在弹簧钩挂部(136)的一侧端。并且复位弹簧(138)的两端张开的时候产生恢复到原状态的恢复力。
吸头(100)在倾斜的状态下完成清扫时,吸尘器吸头(100)的底面与清扫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后,由于复位弹簧(138)的弹性恢复力,吸尘器吸头(100)恢复到垂直于加长管(150)的原状。
用吸尘器清扫时,随着吸头(100)的移动,旋转脚轮(132)与辅助脚轮(116)也转动。因为所述胶轮的中心轴(S)松弛的安装在脚轮(116,132)上,所以当脚轮(116,132)转动时,中心轴(S)不转动。
详细说明如下随着脚轮(116,132)的旋转,形成在脚轮(116,132)内部的轴穿孔(116’,132’)内表面与中心轴(S)外圆周面之间产生滑动(sliding),使得中心轴(S)与脚轮(116,132)不能联动,有时候也会偶尔跟着转动。
并且,又因为上述中心轴(S)松弛的插入在脚轮支撑部(117’,134)的轴支撑孔(117″,134’)上,当中心轴(S)旋转时中心轴(S)的外圆周面与轴支撑孔(117″,134’)的内表面之间也会发生滑动。
前面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然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改变和修改。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底部外壳(110)底面的脚轮安装部(117)向下突出形成脚轮支撑部(117’),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脚轮支撑部(117’)也可以在脚轮安装部(117)的侧面向侧面方向突出形成等。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吸尘器吸头下端的旋转脚轮或辅助胶轮等引导移动的脚轮中,其中心轴可滑动的安装,并且中心轴两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流路连接部件或吸头的底部外壳的底面。
从而,能够显著的降低脚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具体讲,本发明中脚轮与中心都能够自由的滑动,防止脚轮滚动而产生的震动与噪音传递到其它部件上。
综合来讲,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能在整体上减少真空吸尘器吸头移动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脚轮、中心轴、脚轮支撑部;所述脚轮中央部位贯通形成有轴穿孔;所述中心轴插入到脚轮的轴穿孔上,成为脚轮的旋转中心;所述脚轮支撑部上形成支撑中心轴两端的轴支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设置在吸尘器吸头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可滑动的、松弛的安装在脚轮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与脚轮是不相互联动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可滑动的、松弛的安装在脚轮的轴穿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径小于脚轮支撑部的轴穿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径小于脚轮的轴穿孔的内径。
全文摘要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脚轮安装结构,其包括脚轮、中心轴、脚轮支撑部;脚轮中央部位贯通形成有轴穿孔;中心轴插入到脚轮的轴穿孔上,成为脚轮的旋转中心;脚轮支撑部上形成支撑中心轴两端的轴支撑孔。发明作为脚轮的旋转中心的中心轴的两端松弛的安装,以降低脚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文档编号A47L9/00GK1698512SQ20041001929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9日
发明者金京出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