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6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煎烤器,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煎烤器种类相当多,最常见的一种煎烤器是在一烤盘上设置电热管来煎烤食物。然而,这种的煎烤器的缺点是清洗烤盘相当不方便,而且清洗时水易流入煎烤器的内部,进而损坏其内部的电子组件。于是人们设计出一种可分离烤盘的煎烤器,解决了上述的缺点,但是此种可分离烤盘的煎烤器在分离烤盘时,在分离上相当不便,而且当烤盘分离后,其煎烤器内部的电热管会裸露,而且异物容易掉落在煎烤器内,既不美观,又容易损坏电热管或其内部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煎烤器烤盘不可分离而不便清洗或烤盘可分离但分离不方便而且分离后内部结构裸露而造成不美观、不卫生且异物易掉落至内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烤盘、一第一加热装置,及复数握把。
该第一壳体包括一具有第一容室的底座,该底座相反的两侧壁上分别各开设有一贯穿的孔洞。该第一烤盘设置于第一加热壁的上方,并可分离地结合在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一烤盘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及二分别由该盘体相反的两侧缘一体向外延伸的支撑单元。该盘体具有一可煎烤食物的煎烤面以及一位于该煎烤面背面的加热面。
该第一加热装置,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的加热组件及一固设于第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烤盘与加热组件之间的导热板,该导热板与该第一烤盘之加热面接触并被该加热组件加热。
该握把设置于该支撑单元上。各该握把包括一固接于相对应该第一烤盘的支撑单元的下侧面的固定片、一设置于该固定片的下方的可移动的扣合件、一设置于该第一烤盘的支撑单元的上方的可移动的第一握盖,及一设置于该固定片的导引槽的弹性件。
该固定片具有一导引槽和二贯穿的定位槽,该导引槽和该等定位槽分别各具有一扣合端和一释放端。该扣合件具有一扣合本体、一由该扣合本体向该盘体方向一体延伸的扣合部,和一由该扣合本体向上一体弯折延伸的导引部,该扣合本体平贴于该固定片的下侧面,该扣合部穿设并卡掣于该第一壳体的孔洞中,该导引部位于该固定片的导引槽中,并可于该导引槽的扣合端和释放端之间水平移动。该第一握盖具有一盖本体,和二由该盖本体向下延伸穿过该固定片的定位槽且与该扣合件的扣合本体固接的定位部,该等定位部可于该等定位槽的扣合端和释放端之水平间移动。该弹性件恒使该扣合件的导引部向该扣合端移动,并进而带动该扣合件的扣合部恒卡掣于该第一壳体的孔洞中。
由上可知,本发明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能提供烤盘容易拆装和方便清洗的功能,而且可防止异物掉落至内部,而其内部的组件也不会外露,既美观又卫生,并且不容易损坏。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于一收合位置的状态;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于一展开位置时的立体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烤盘结合于该第一壳体时,其与第一加热装置和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加热壁相对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说明结合在该第一烤盘上的握把的构造;图6是由图3中的该煎烤器右底侧向上的方向观视的该第一烤盘的握把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其中,该握把的第二握盖未示出;图7是由使用者朝向该煎烤器的方向观视的该第一烤盘的握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中,该握把的第二握盖未示出;图8是一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该第一握盖向外移动,带动一扣合件向外移动,并挤压一弹性件,且同时使该扣合件的一扣合部脱离该第一壳体的一底座侧壁的状态;
图9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该第一握盖向外移动,带动该扣合件向外移动,并挤压该弹性件,且同时使该扣合件的扣合部脱离该第一壳体的底座侧壁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图1的立体图指出本发明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的较佳实施例在收合位置时的状态,图2的立体图则指出了该煎烤器在展开位置时的状态。
参照图3、4,该煎烤器包含第一壳体1、第一加热装置2、第一烤盘3、第二壳体4、第二加热装置5、第二烤盘6,及复数握把7。
该第一壳体1包括具有第一容室111的底座11、位于该底座11上方且与该底座11固接的第一加热壁12,及二分别开设于该底座11的相反的二侧壁且与该第一加热壁12的两相反的侧缘邻接的孔洞13,该孔洞13连通该第一容室111。该第一加热壁12包括二具有高度差的底部122和围绕部123,两者共同界定一凹槽121。在该围绕部123上凹设有四固定槽125。在该底部122开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容室111的第一穿孔124。该围绕部123的底面相对应该孔洞13处,分别向下压制形成有一凸块126,可参照图7。
该第一加热装置2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容室111内的加热组件21、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壁12的凹槽121中且封遮该第一穿孔124的导热板22,及二彼此上下叠置且位于该导热板22与该第一加热壁12的底部122之间的隔热板23。每一隔热板23分别具有一与第一穿孔124相对应的开孔231,使该加热组件21穿过该开孔231后连接该导热板22的底面。而该导热板22组装后的顶面221略高于该围绕部123的顶面128,详见图4。且该导热板22和该隔热板23分别与该第一加热壁12的围绕部123相间隔,彼此并相配合地围出一环形的沟槽部127,如图2。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隔热板23为云母片,且数量为二,但也可以是使用其它具有隔热效果的材质,且数量也可以仅为一,或是二以上之数目。上述加热组件21是一电热管。
该第一烤盘3设置于该第一加热壁12上方,并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31,和二由该盘体31相反的两侧缘一体向外延伸的支撑单元32,参见图5。该盘体31具有一可煎烤食物的煎烤面311,以及一位于该煎烤面311背面的加热面312。该加热面312接触该第一加热装置2的导热板22顶面221。在该加热面312上形成有四嵌于该沟槽部127的L型凸肋313,见图2、4。该凸肋313与该沟槽部127使得该第一烤盘3定位而不致任意水平移动。另外,该加热面312更形成有复数嵌合于该第一加热壁12的固定槽125中的凸柱314,也可使得该第一烤盘3定位而不致任意水平移动。
该第二壳体4、第二加热装置5和第二烤盘6的主要结构功能分别与该第一壳体1、第一加热装置2和第一烤盘3相类似,不再详细说明。
该第二壳体4包括一具有第二容室(图未示)的顶座41、一第二加热壁42,及二孔洞43。该第二加热壁42具有一顶部422和一围绕部423。在该顶部422开设有第二穿孔424。在该围绕部423上具有四固定槽425和二凸块426。该第一加热壁12和第二加热壁42共同的一侧彼此枢接。
该第二加热装置5包括一加热组件51、一导热板52,及二隔热板53。每一隔热板53分别具有一与第二穿孔424相对应的开孔531,使该加热组件51穿过该等开孔531后连接该导热板52。而该导热板52略凸出于该围绕部423。
该第二烤盘6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61。该盘体61具有一加热面612。该加热面612接触该第二加热装置5的导热板52。在该加热面612形成有四凸肋613和四凸柱614。该握把7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烤盘3和第二烤盘6相对应该等孔洞13、43的相反两侧。为了方便说明,以设置于该第一烤盘3上,且如图3中所示的方向中的右方握把7a为例,说明其细部构造。
参照图5、6、7,该握把7a具有一固定锁接于该第一烤盘3的支撑单元32的下侧面的固定片71、一设置于该固定片71的下方的可移动的扣合件72、一设置于该支撑单元32的上方的可移动的第一握盖73、一弹性件74,及一与固定片固定锁接的第二握盖75。该固定片71具有一贯穿的导引槽711和二贯穿的定位槽714,该导引槽711具有一扣合端712和一释放端713。各该定位槽714具有一扣合端715和一释放端716。该扣合件72具有一扣合本体721、一由该扣合本体721向该盘体31的方向一体延伸的扣合部722,和一由该扣合本体721相反于该扣合部722的另一侧缘向上一体弯折延伸的导引部723。该扣合本体721平贴于该固定片71的下侧面,该扣合部722穿设并卡掣于该第一壳体1上相对应的孔洞13中,该导引部723位于该固定片71的导引槽711中,并可于该导引槽711的扣合端712和释放端713之间水平移动。该第一握盖73具有一盖本体731,和二由该盖本体731向下延伸并穿过该固定片71的定位槽714且与该扣合件72的扣合本体721锁接的定位部732。该等定位部732并可于该等定位槽714的扣合端715和释放端716之水平间移动。该弹性件74位于该导引槽711中,且恒使该扣合件72的导引部723向该扣合端712移动,并进而带动该扣合件72的扣合部722恒向该第一壳体1中相对应的该孔洞13移动,并进而卡掣于该第一加热壁12的底面上相对应的凸块126。
参阅图6、8、9,当手将第一握盖73的盖本体731朝如图6、8中所示的方向81水平移动时,将带动扣合件72的导引部723由该导引槽711的扣合端712向该释放端713移动,而且该扣合部722也被带离开该第一壳体1的孔洞13及凸块126。此时,第一烤盘3即可与第一壳体1来分离。
参阅图2、3,在该展开位置时,将该第一烤盘3两相反侧的握把7、7a的第一握盖73向外拉动后,再向上提起,可分离该第一烤盘3。而该被分离的第一烤盘3可直接清洗。同样的,也可同时向外拉动在该第二烤盘6上该等握把7的第一握盖73,进而分离该第二烤盘6,并直接清洗该被分离的第二烤盘6,所以,不会有清洗时,水易流入煎烤器内部的情形产生,而在清洗擦拭后,可以快速又简易的装回煎烤器而来使用。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2、5皆具有导热板22、52分别来封遮该第一穿孔124和第二穿孔424,因此当该第一和第二烤盘3、6分离该第一和第二壳体1、4时,被煎烤的食材残渣或灰尘等异物,不致经由该第一穿孔124和第二穿孔424进入该第一和第二壳体1、4中。所以该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2、5的加热组件21、51或其它内部组件,不会被异物损坏。另外,设计上可以是在该第一烤盘3和第二烤盘6离使用者近端的一侧上,装设单一的握把7。综上所述,本发明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能提供烤盘容易拆装和方便清洗的功能。而且可防止异物掉落至内部的煎烤器,而其内部的组件也不会外露,既美观又卫生,并且不容易损坏。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包括第一壳体,包括一具有第一容室的底座;第一烤盘,可分离地结合在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一烤盘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该盘体具有一可煎烤食物的煎烤面以及一位于该煎烤面背面的加热面;第一加热装置,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的加热组件及一固设于第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烤盘与加热组件之间的导热板,该导热板与该第一烤盘之加热面接触并可被该加热组件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还包括一与底座固接的第一加热壁,该第一加热壁上开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容室的第一穿孔,该导热板装设于第一加热壁上并封遮该第一穿孔,上述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介于该导热板和该第一加热壁之间的隔热板,该隔热板使该导热板与该第一加热壁分融开,且具有一与第一加热壁之第一穿孔相对应之开孔,使加热组件可通过第一穿孔及上述开孔直接与导热板接触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壁包括二具有高度差的底部和围绕部,两者共同界定出一凹槽,该导热板和隔热板上下层叠设置于该凹槽中,其周缘与该围绕部相间隔,间隔处形成一环形沟槽部,该第一烤盘的加热面形成有至少一嵌入该沟槽部的凸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壁具有至少一固定槽,该第一烤盘的加热面形成有至少一嵌入该固定槽的凸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烤盘还包括至少一设于该盘体之一侧且绝热的握把,该握把可分离地结合在该底座的一侧壁上,使第一烤盘可随该握把的分离而与该底座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一具有一第二容室的顶座及一与该顶座固接的第二加热壁,该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共同的一侧端彼此枢接,使该第二壳体可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在一展开位置和一收合位置之间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及第二烤盘,该第二加热壁上开设有一连接该第二容室的第二穿孔,上述第二加热装置具有一与第二加热壁固接且封遮该第二穿孔的导热板、一设于该第二容室中且连接该导热板的加热组件,及一介于该导热板和第二加热壁之间的隔热板,该隔热板具有一与第二穿孔相对应之开孔,使第二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可通过第二穿孔及上述开孔直接与导热板接触加热,上述导热板位于该第二烤盘与第二加热装置之加热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壁包括二具有高度差的底部和围绕部,两者共同界定出一凹槽,该导热板和隔热板上下层叠设置于该凹槽中,其周缘与该围绕部相间隔,间隔处形成一环形沟槽部,该第二烤盘的加热面形成有至少一嵌入该沟槽部的凸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壁具有至少一固定槽,该第二烤盘的加热面形成有至少一嵌入该固定槽的凸柱。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烤盘还包括至少一设于该第二烤盘的盘体一侧的握把,该握把可分离地结合在该顶座的一侧壁上,使在该展开位置时,该第二烤盘可随该握把的分离而与该顶座分离。
11.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一底座以及一与该底座固接的第一加热壁,和至少一开设于该底座的一侧壁上贯穿的孔洞;第一烤盘,设置于该第一加热壁上方,该第一烤盘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至少一由该盘体的一侧缘一体向外延伸的支撑单元;加热第一烤盘的第一加热装置;至少一握把,与该第一壳体的孔洞相对应,且连接该支撑单元,并可分离地结合在该第一壳体的孔洞中,该握把包括一固定片,固接于该第一烤盘的支撑单元的下侧面,并具有一导引槽和一贯穿的定位槽,该导引槽和定位槽分别各具有一扣合端和一释放端;一可移动的扣合件,设置于该固定片的下方,并具有一扣合本体、一由该扣合本体向该盘体一体延伸的扣合部,和一由该扣合本体向上一体弯折延伸的导引部,该扣合本体平贴于该固定片的下侧面,该扣合部穿设并卡掣于该第一壳体的孔洞中,该导引部位于该固定片的导引槽中,并可于该导引槽的扣合端和释放端之间水平移动;一可移动的第一握盖,设置于该第一烤盘的支撑单元的上方,并具有一盖本体,和一由该盖本体向下延伸穿过该固定片的定位槽且与该扣合件的扣合本体固接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可于该定位槽的扣合端和释放端之水平间移动;一设置于该固定片的导引槽且恒使该扣合件的导引部向该扣合端移动的弹性件,该弹性件使该扣合件的扣合部恒卡掣于该第一壳体的孔洞中。
12.如权利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加热壁邻该第一容室的一侧面上形成一凸块,该凸块与该握把的扣合部扣合。
13.如权利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烤盘的盘体具有一可煎烤食物的煎烤面以及一位于该煎烤面的背面的加热面,上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的加热组件,以及一固设于第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烤盘与加热组件之间的导热板,该导热板与该第一烤盘之加热面接触并被该加热组件加热。
14.如权利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壁上开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容室的第一穿孔,该导热板装设于第一加热壁上并封遮该第一穿孔,上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介于该导热板和该第一加热壁之间的隔热板,该隔热板使该导热板和第一加热壁互相间隔,且具有一与该第一加热壁的第一穿孔相对应的开孔,使加热组件可通过第一穿孔及上述开孔直接与导热板接触加热。
15.如权利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具有一第二握盖,设置于该扣合件下方且固接于该固定片上。
16.如权利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包括一具有一第二容室的顶座及一与该顶座固接的第二加热壁,该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共同的一侧端彼此枢接,使该第二壳体可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在一展开位置和一收合位置之间转动。
17.如权利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加热装置及一第二烤盘,该第二加热壁上开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容室的第二穿孔,上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一与第二加热壁固接且封遮该第二穿孔的导热板、一设于该第二容室中且连接该导热板的加热组件,及一介于该导热板和第二加热壁之间的隔热板,该隔热板具有一与第二穿孔相对应的开孔,使第二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可通过第二穿孔及上述开孔直接与导热板接触加热,上述导热板位于该第二烤盘与第二加热装置之加热组件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烤盘可分离的煎烤器,包括第一壳体,包括一具有第一容室的底座;第一烤盘,可分离地结合在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一烤盘包括一可导热的盘体,该盘体具有一可煎烤食物的煎烤面以及一位于该煎烤面背面的加热面;第一加热装置,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的加热组件及一固设于第一壳体上且位于第一烤盘与加热组件之间的导热板,该导热板与该第一烤盘之加热面接触并可被该加热组件加热。本发明能提供烤盘容易拆装和方便清洗的功能,而且可防止异物掉落至内部,而其内部的组件也不会外露,既美观又卫生,并且不容易损坏。
文档编号A47J37/00GK1765271SQ200410036169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5日
发明者郭柏君, 林业评 申请人: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