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内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7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锅内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发明涉及一种压力锅,特别是压力锅的内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锅内锅,如中国专利CN02123616.X,名称为一种压力电饭锅,它是公开了内锅与锅盖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具有容纳待煮物的内锅、及支持内锅的内锅支持部的本体;按需要控制内锅开闭的上部加热盘;可与内锅凸缘部锁定配合的锁定装置;以及引导内锅放入内锅支持部内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为设置在内锅支持部上端向上凸起的定位突起、及对应于定位突起且成形设置在内锅凸缘部上的插入部。这样在不损伤内锅外观前提下可轻易制作导向装置,其定位突起和内锅支持部成为一体,并使定位突起从内锅支持部边缘向上凸出,同时在内锅凸缘部上面形成有与之一体的、能使定位突起对应插入的插入孔,而可减少相应的焊接工序,进而具有可减少作业时间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该专利描述了内锅和与其配合的锁定装置之间的关系,内锅上有凸缘部上的插入部能够插入锅盖内的插入孔,从而锁紧锅盖装置。可是突出有插入部使内锅受力有限,对于压力锅的压力变化,提升压力锅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当增加该压力锅的压力的有所增加时,力的向外膨胀,特别是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压力。而受力点在压力锅内锅凸缘部上的插入部与该凸缘部的交接部分上,最大可能令压力锅内锅变形从而产生泄压、漏气、甚至爆炸的现象。生产厂家为了克服上述的现象,将用较厚的材料来生产内锅,这样一来,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通过锅盖与内锅直接扣合,保证压力锅内锅受力而不变形,同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合理的压力锅内锅。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压力锅内锅,包括锅壁和锅底,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锅口设有凸缘部,在锅口凸缘部下端的锅壁上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承体,支承体形成的外径比锅口外径大。支承体由若干个分布于锅壁上,支承体的顶部紧靠锅口凸缘部的底部。支承体是一个整体由带状材料卷接冲压而成的圈体,或是由整体的板材冲压而成圈体。位于支承体上端部或下端部上设有若干个凸缘部,外周边折向锅底处设有一加强壁,圈体内径略小于锅壁外径,支承体紧套于锅壁外,由铆钉铆固于锅体外壁上。锅壁、锅底、锅口凸缘部和支承体均由整体冲压成型。支承体的横截面为 型或者为“”型又或者为 型。支承体上设有一加强壁,将支承体分成两小部分的单元体。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是一种复杂结构,只需要几个折弯体或者在锅壁上直接加工支承体,每个支承体分布于锅壁上,用于承受整个内锅的压力。由于以前锅体的受力点在锅口部分,所以锅的厚度要用较厚的材料。而现在支承体设置在锅壁上,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因此比以前的厚度还要0.3-0.5毫米,甚至还要薄。形成成本低、减少作业时间和使用方便。压力锅内锅的改造使其更加坚固耐用。确保锅内压力上升时,内锅与锅盖保持扣合良好,内锅扣合边缘不会发生变形现象,提高安全性。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2是图1的局部剖视3是图2的局部放大4是图1的俯视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6是图5的局部剖视7是图6的局部放大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9是图8的局部剖视10是图9的局部放大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12是图11的局部剖视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中1、支承体;2、支承体的凸缘部;3、锅口的凸缘部;4、铆钉;5、圈体。
如图1到4所示,压力锅内锅,包括锅壁和锅底,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锅口设有凸缘部3,在锅口凸缘部3下端的锅壁上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承体1,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 型,其形成的外径比锅口外径大。上述的支承体1由若干个分布于锅壁上,顶部紧靠锅口凸缘部3的底部。支承体1由铆钉4铆固于锅体外壁上,确保支承体1紧固于锅壁上。支承体1是将锅口凸缘部3所受到的力引到锅壁上,大大减少内锅扣合边缘发生变形现象。
如图5到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上述的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 型。锅壁、锅底、锅口凸缘部3和支承体1均由整体冲压成型。使锅体增加密封性以及锅胆扣合边缘不会发生变形现象。而且该结构更简单,密封性更高如图8到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上述的支承体1是一个整体由带状材料卷接冲压而成的圈体5,或者是由整体的板材冲压而成圈体5。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型。位于支承体1上端部或下端部上设有若干个凸缘部2。外周边折向锅底处设有一加强壁,用于增加支承体受压能力,将锅口所受的压力引到锅的上部,使锅受力更大,更加坚固。圈体5内径略小于锅壁外径,利用冲压技术将支承体1的圈体5紧套于锅外壁。上述的支承体1由铆钉4铆固于锅体外壁上。确保支承体1紧固于锅壁上。
如图11到1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上述的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 型。结构更简单,密封性更高。锅壁、锅底、锅口凸缘部3和支承体1均由整体冲压成型。使锅体增加密封性以及锅胆扣合边缘不会发生变形现象。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为进一步加强锅体的抗变形能力。在第三实施例基础上,支承体1上设有一加强壁,将支承体1分成两小部分的单元体。同样达到使锅体增加密封性以及锅胆扣合边缘不会发生变形现象,而且结构更简单,密封性更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锅内锅,包括锅壁和锅底,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锅口设有凸缘部(3),其特征在于在锅口凸缘部(3)下端的锅壁上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承体(1),支承体(1)形成的外径比锅口外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由若干个分布于锅壁上,支承体(1)的顶部紧靠锅口凸缘部(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是一个整体由带状材料卷接冲压而成的圈体(5),位于支承体(1)上端部或下端部上设有若干个凸缘部(2),外周边折向锅底处设有一加强壁,圈体(5)内径略小于锅壁外径,支承体(1)紧套于锅壁外。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由铆钉(4)铆固于锅体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锅壁、锅底、锅口凸缘部(3)和支承体(1)均由整体冲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的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 型。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型。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的横截面为 型。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是由整体的板材冲压而成圈体(5)。
10.根据权利要求1、2、5或8的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体(1)上设有一加强壁,将支承体(1)分成两小部分的单元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通过锅盖与内锅直接扣合,保证压力锅内锅受力而不变形,同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合理的压力锅内锅。包括锅壁和锅底,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锅口设有凸缘部,在锅口凸缘部下端的锅壁上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承体,支承体形成的外径比锅口外径大。支承体由若干个分布于锅壁上,支承体的顶部紧靠锅口凸缘部的底部。
文档编号A47J36/00GK1977745SQ20051010188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冼国佳 申请人:冼国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