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感应发光/声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03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感应发光/声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感应警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茶杯、茶壶等器皿主要用来盛装液体,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上述杯器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外,在外观造型上更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增加视觉上的美观,进而增加生活的情趣。
然而,仅是单纯的外观变化已难以符合使用者求新求变的要求,因此在坊间已发展出各式各样能发出声音或灯光的杯器,以产生动态的声光效果;但一般的结构大多是利用切换开关或使用机械性的连动,以产生声光作用。其虽然各有特色,但在使用者长期使用下,已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此外,茶杯、茶壶所盛装的液体温度并不容易由外表面所察觉,尤其是液面上覆盖有油脂时,其表面与液面下的温差更是难以判别,当使用者提取或饮用时,常容易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利用一热感应组件检测盛装液体的的温差变化,从而控制亮光或声音(音乐)的产生或中断,使液体在设定的高温时产生声光效果,做为增加气氛或警示的作用,而在逐渐降温至设定值时,光/声自动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利用一与发光/声模块及电源连接的震动感应组件,可在热感应组件不作动时,摇动容器以导通电流,使电流再次导通,以发出声音或亮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杯;一可导热的内杯,容置于外杯的内部;一发光/声模块,设于内杯的外周缘与外杯的外周缘之间;一热感应组件,与发光/声模块及一电源电连接,置于外杯内部,用于感应测量内杯中液体的温度,并根据所测温度使发光/声模块发光/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一震动感应组件,其与发光/声模块及电源电连接,当液体温度逐渐下降至无法使发光/声模块作动时,可在容器摇动时导通电流,以再次使发光/声模块发光/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声光对高温的警示效果,避免高温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设为冷光板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热感应发光/声容器1;外杯2;开口21;支撑板22;通孔23;容置空间24;内杯3;发光模块4;热感应组件5;电源6;集成电路板7;震动感应组件8;液体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热感应发光/声容器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外杯2、一可导热的内杯3、一发光模块4以及一热感应组件5。
该外杯2由透光材质制成,其上端设为开口21,内部的底端设有一支撑板22,该支撑板22上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通孔23,该支撑板22的下方设有一容置空间24,供一电源(电池)6及一集成电路(IC)板7置入。
该内杯3可导热,其在实际应用时可为全面性的导热材质(如不锈钢杯),亦可为大部份的不导热材质(如塑料)及小部份的不锈钢片所组成。该内杯3可由上而下置入于外杯2的内部。
该发光模块4由数个发光二极管(亦可为冷光板(如图3所示))所组成,其置放于内杯3的外周缘与外杯2的内周缘之间(亦可置放于外杯的内、外周缘之间)。而上述热感应组件5系置放于的外杯2的下方,其上端穿过支撑板22的通孔23,下端分别与发光模块4及电源6连接,以使电源6、集成电路板7、发光模块4及热感应组件5呈一回路。
请参阅图4所示,可导热的内杯3置入于外杯2的内部时,其底部与热感应组件5的上端接触,当内杯3倒入高温(其温度可先予设定)的液体9时,热感应组件5可藉由与内杯3外周缘的接触,检测到液体9的温度,以使回路导通,从而使发光模块4发出亮光,并藉由集成电路的控制,以产生亮光变化;而在液体9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至热感应组件5所预先设定的温度时,则可使回路中断,而不会发出亮光。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发光模块4可以发声模块(图中未示)取代,该发声模块是一蜂鸣器,以在回路导通时发出声音(音乐),并于回路中断时,声音停止。而前述集成电路可直接内建于发光模块4或发声模块中。又该热感应组件5的上端可与内杯3的底部保持一间隔,以藉由热幅射或传导作用,实现检测感应。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一震动感应组件8与发光模块4(或发声模块)及电源6连接,可在外杯2上下或左右摇动时导通电流,以发出亮光或声音。藉此,可补充热感应组件5受限于温差控制的不足,而可在内杯3中的液体9温度下降至无法使发光模块4(或发声模块)作动时,仍可经由使用者的操作而使回路导通,以再次发出亮光或声音。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藉由热感应组件检测盛装液体的的温差变化,从而控制亮光或声音(音乐)的产生或中断,在一般家庭使用时可产生警示作用,以避免误触高温液体的危险;亦可而藉由在设定的高温时产生声光效果,以增加气氛,在使用上具有多重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藉由一震动感应组件的作动,以补充热感应组件受限于温差控制的不足,使用上还可增进其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在盛装高温液体时可产生声光刺激,做为增加气氛或警示作用,而在液体温度逐渐下降至设定值后,光/声自动停止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极具实用的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杯;一可导热的内杯,容置于外杯的内部;一发光/声模块,设于内杯的外周缘与外杯的外周缘之间;一热感应组件,与发光/声模块及一电源电连接,置于外杯内部,用于感应测量内杯中液体的温度,并根据所测温度使发光/声模块发光/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发光/声模块发生光/声变化的一集成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设于发光/声模块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外杯由透光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发光模块是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发光模块是冷光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震动感应组件,其与发光/声模块及电源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发声模块是蜂鸣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声模块设于内杯的外周缘与外杯的内周缘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声模块设于外杯的内、外周缘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感应发光/声容器,包含相互套合的外杯及可导热的内杯,在内杯的外周缘与外杯的外周缘之间容置一发光/声模块,并以一热感应组件与发光/声模块及电源呈电性连接;当内杯倒入液体时,该热感应组件可检测内杯中所盛装液体的温度,在设定的高温范围内时,使电流导通,以产生声光效果,而液体温度逐渐下降至设定值时,则光/声自动停止。
文档编号A47G19/22GK2790326SQ20052001846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1日
发明者杨维亨 申请人:杨维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